在重庆市城口县复兴街道和平社区,有一位家喻户晓的“守护神”,他曾于火场救下4名群众,也曾在深夜暗河中牵住落水孩童的手;他是山林里野生动物的“奶爸”,同时也是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们的“导师双哥”……他就是城口县公安局复兴派出所社区民警李双。

“社区之盾”无惧水火

以勇当先为受困群众开辟生命之路

2023年11月9日,城口公安接到报警称沱溪河公租房发生火灾,4名群众被困。李双立即与同事赶往现场,由于熟悉该楼房构造,他自告奋勇与消防队一同行动。


火场救援,争分夺秒。顾不得穿戴防护设备,李双迅速投入救援。在他的指引下,救援队伍很快到达了受困群众所在位置。在被困群众的房门被攻破时,他顶着扑面浓烟接过一名面容惊慌的小女孩,为安抚其情绪,他将警服披在女孩身上:“小朋友不要慌,警察叔叔来救你了,我们马上就去看医生。”在确认被救女孩无恙后,他又转身投入救援,直到4名群众全部脱困。

“从警两年来的多次危险救援中,我也曾心生畏惧,火舌狰狞,或者是幽深河流。”李双回忆道,但是想起肩上的警徽,想起“再往前一步”就能救下的群众,他就能再咬咬牙,再挤出一股劲奋勇向前。

2024年10月22日深夜,李双在与同事巡逻中接到指挥中心调度信息,称有人从桥上落水。“复兴,1分钟到。”李双迅速给出答复并赶到现场。由于同行民警不会游泳,李双在交代辅助事宜后一头扎入水中。四周一片漆黑,河水冰冷,加之听不到桥上岸边的声音,李双顿时感到毛骨悚然。恐惧感夹杂着疲惫让他在水中犹如四肢被挂上千斤铁石,只有救人的信念在支撑着他划动着双臂,四处呼寻。

在度秒如年的一番摸索后,李双在深水区看到了一张人脸。强烈的喜悦如同给他助了一把力,带着他和落水孩童游向岸边。直到上岸后,他才发觉四肢已无力再站起来。

“神鹰奶爸”无微不至

悉心照料受伤动物尽显铁汉柔情

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李双还是一位动物爱好者,在他的办公桌和家中摆满了各类动物相关书籍。平日里,他还经常给朋友们家中的宠物做“义诊”,被大家称为“李医生”。

2024年5月18日晚,复兴街道一群众散步时发现一只无法飞行的猫头鹰,遂报警求助。李双到达现场后,随即将它带回派出所。经初步查看,猫头鹰无明显外伤,根据他以往救助过猫头鹰的经验判断,现在这只猫头鹰幼崽很可能是在练习飞行的时候掉落的。于是,李双顺理成章地成了这只小家伙的“奶爸”。

“要想照顾好这个小家伙可不简单。”李双说,猫头鹰是夜行动物,一般在夜间进食,他常常需要在晚上和凌晨去送餐。几个月下来,猫头鹰吃得圆鼓鼓的,而李双却是瘦了一大圈。同事们调侃他:“我们养自家的孩子都没你养猫头鹰来得上心。”“你是把自己的肉喂给这小家伙了吧。”


不仅如此,为了让这只猫头鹰幼崽早日学会飞翔,李双在网上翻阅了大量资料,还专门请教了做兽医的姐姐。经过近1个月的训练,小家伙终于飞回了山林。

“看着小家伙飞向天空的时候,心里满是不舍,不过能看到它重返家园,心里还是非常欣慰的。”李双说。

从警2年来,李双累计救助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麂2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斑点猫头鹰2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果子狸1只、红嘴蓝鹊1只。

“青年导师”警民同心

与大学生志愿团体敲开基层宣传最后一扇门

参加工作以来,李双总觉得基层警务工作繁杂忙碌,自己的时间精力常常难以分配。在一次基层反诈宣传中,李双结识了几位大学生志愿者,发现相对于穿着警服的“警察叔叔”,身着志愿服的年轻人们更容易与街坊邻里搞好关系,他们有着爷爷奶奶们最爱的亲和力和讲解反诈知识时的伶牙俐齿,让反诈宣传进展十分顺利。

为了将这一支青年队伍引入公安力量,李双主动联系县公安局,申请为城口公安建立一支“青年志愿者服务小队”。想法很快得到县公安局的肯定和支持,李双马不停蹄地联系起了以往参加过志愿活动的大学生们,很快便组建了一支20余人的志愿小队。


光组队还远远不够,作为小队队长,李双同时也是小队的“宣讲导师”。根据学生们的学业情况,李双会适时适量地开展线上线下基层宣传培训小课堂,强化这支队伍的宣传能力。

“双哥作为95后,人也很亲切,和我们有很多的共同语言,我们很喜欢和他一起搞宣传活动。”志愿小队成员何怡嘉说。据了解,志愿小队成立1个月以来,已组织开展了2次宣传活动,居民反响良好。

“不仅仅是大学生,今后我还打算继续吸纳城口各中小学的青少年加入这支队伍中,为城口公安的宣传队伍注入最鲜活的力量。”李双憧憬道。

青春在奉献中闪光。李双用青年热血书写着基层警务的温暖篇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警徽下的温情与无畏,让青春在守护人民的路途上熠熠生辉。

通讯员 陈鑫林 重庆市城口县公安局供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