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东营市召开提振消费实施方案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东营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燕少华就推进文旅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具体举措,做相关介绍。
燕少华表示,文化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是激发市场活力,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为充分发挥文化旅游在提振消费方面的优势,市文化和旅游局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 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行动计划》,出台19条具体措施,着力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激发文旅消费市场活力。
进一步丰富消费惠民举措。强化市、县及部门联动,围绕法定假日、暑期等旅游旺季,开展文艺演出、非遗展演、美食展销、民俗体验等系列活动;高标准办好孙子文化旅游节,打造“河海音乐节”“你的市集”等活动品牌;借势黄河口国际观鸟季等特色文旅消费时段,推出精品主题游览线路,提升服务保障质量,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组织A级以上景区、三星级以上饭店、等级民宿和旅行社等文旅企业参与全省系列文旅消费利企惠民活动,在云闪付APP享受通用支付和银行支付“双重”减免优惠,为游客带来真正的实惠。
深入实施“引客入东”。加强区域联动合作,策划“沿着黄河遇见海”“跟着微短剧游东营”“绿皮火车 慢游东营”等系列活动;在黄河口马拉松、铁人三项等赛事中植入文旅元素,推动赛事旅游融合发展;对接“齐鲁1号”特色旅游专列,推出东营特色线路产品和优惠政策,持续擦亮“黄河入海 生态东营”品牌。同时,拓宽入境旅游渠道,精准开展境外营销,持续提升入境服务便利化水平,吸引更多外地游客来东营观光体验。
不断扩大优质产品供给。加快推进黄河口科普研学基地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实施旅游景区提质焕新工程,进一步提升优化观鸟线路、湿地研学、河海交汇观览等旅游产品质量;打造“乐宿东营”住宿业品牌,提升星级饭店服务标准化水平,培育四星级、五星级民宿;打造黄河口美食品牌,发布5条美食旅游线路;组织举办“黄河口之春”、“欢乐黄河口”、“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4000场次以上;培育打造5个以市场运营为主、健康规范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举办“乡村好时节”系列主题活动15场以上;培育银发旅游新业态,推出休闲康养、生态度假等旅游产品,指导旅游景区落实老年人免票优惠等政策,以丰富的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更好满足市民游客需求。
大力培育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探索推进全市文物主题游径建设,积极打造“黄河入海 生态东营”研学旅游品牌,开展“知名景区+工业旅游”结对试点工作,举办红色文化主题月活动,策划推出一批革命文物主题展览;创新发展“非遗+旅游”,打造非遗主题景区和特色民宿,孵化提升一批非遗文创产品;对市美术馆等文化场馆进行沉浸式数字化改造,打造文旅新场景;提升雪莲大剧院创演水平,丰富“刘老根大舞台”等旅游演艺产品,全市全年组织不少于300场营业性演出,以新业态新场景激发游客消费新活力。
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县区争创省级旅游风景道,新建河口区、垦利区2处旅游风景道驿站;计划完成旅游公路服务功能提升3.9公里,进一步完善全市旅游公路网;开展A级旅行社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星级评定等工作,鼓励引导文旅企业标准化服务、规范化经营;健全营业性演出、电竞酒店、剧本娱乐等领域线上监管体系;联合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组织开展“不合理低价游”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不断优化文旅市场发展环境,促进文旅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让游客安心游玩、放心消费。(大众新闻记者 杜美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