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工作机会少,年轻人只能往外跑”——这是许多小县城面临的困境。数据警示:全国县域人才年均流失率超15%,招远虽未公布具体数据,但“招雁归巢”等行动已侧面印证挑战。
当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卷走一批批年轻人,招远的选择不是被动等待,而是主动出击:2024年引进青年人才2878 人,发放补贴超2500万元,跨省招聘、精准对接、靶向引才……
这座以黄金闻名的城市,正用精准的政策、暖心的服务、优质的岗位,向全国青年发出邀约:与其漂泊远方,不如扎根家乡!
在招远,一场关于“人才回流”的突围战正在打响。
在近期举办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双选会和山东科技大学烟台专场招聘会中,招远市9家企业共提供363个优质岗位,吸引382名学子投递简历,达成就业意向262人,实现人才需求与高校资源的精准匹配。
招远凭什么“抢人”?
一、精准匹配:让岗位“找对人”,人才“找准路”
自2025年2月起,市人社局成立专项工作组,深入玲珑轮胎、招金集团等33家重点企业开展“点对点”人才需求摸排,建立“一企一档”动态数据库,精准掌握企业岗位缺口、技能要求及人才规划。通过“优聘引才云”平台发布106个岗位,计划招聘436名大学生,并联动高校公布岗位需求,架起校企供需桥梁。同时,结合《关于进一步加快吸引集聚青年人才来烟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为企业提供高层次人才引进奖励、生活补贴等政策解读,推动惠才红利直达一线。
二、走出去+请进来:不仅要本地人才回家,还要让全国青年看见招远
除本地高校招聘外,市人社局主动“走出去”,组织企业赴河南、山西、天津等地高校开展招聘活动,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关注招远。2024年,招远通过“名企名校行”“千企万岗进校园”等活动引进青年人才2878人,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三、政策加码:真金白银让年轻人“留下不难”
持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落实各项人才补贴政策,2024年累计发放人才补贴超2500万元。同时,通过“青年驿站”“招雁归巢”等品牌活动搭建交流平台,2024年组织50余名招远籍高校人才参与就业体验日活动,20余人获聘“校园招引大使”,形成“热爱家乡——推介家乡——建设家乡”的良性循环。
2025年,“金都聚才”工程再升级:
目标:引进青年人才超2800人,为黄金、制造业等主导产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创新:通过“人才飞地”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创新模式,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招远的探索证明,小县城不必做大城市的“人才输血站”,通过精准施策、情感链接与生态重塑,县域同样能成为青年“双向奔赴”的热土。这里没有“躺平”的温床,却有脚踏实地的机遇;这里或许少了霓虹闪烁,却多了成就梦想的广阔舞台。
【招远论坛呼吁】
家乡的振兴,需要每一个你的力量!
如果你正在迷茫:招远有年薪10万+的技术岗、有政府补贴的创业扶持、有“半小时生活圈”的宜居环境;
如果你在外漂泊:家乡的黄金产业正迈向高端,这里能给你的不仅是岗位,更是“被重视”的成长舞台;
如果你愿意代言:加入“校园招引大使”,让更多人看到招远的蜕变!
评论区互动:如果你是招远青年,你会选择留下还是离开?哪些政策最能打动你?欢迎分享你的“金都人生规划”!
生活在招远,关注我们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