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七旬的李大妈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从基本无法正常行走到回归正常生活的大悲和大喜。记者近日在烟台毓璜顶医院血管外科采访时了解到,家住龙口的李大妈身体状况极差,合并肾功能衰竭、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三年前出现行走困难,“之前还能走个200多米,但今年1月,突然行动受限,最多行走30米。”家属带着李大妈辗转几家医院都治疗未果,最终来到烟台毓璜顶医院莱山院区血管外科问诊。

在毓璜顶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李鲁滨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后,判定其病症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引起,详细分析患者病情特点并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采用不需放置支架的Jetstream血管斑块旋切技术进行手术,并让患者顺利出院,

“科室主任车海杰也做了相同病例的手术,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标志着此项技术在烟威地区首次开展,更让烟威地区的下肢血管治疗迈入4.0时代,我们也期待为更多患者打开通往正常生活的大门。”李鲁滨说。

从需要截肢到不用全麻进行手术

“李大妈下肢动脉CTA显示,其左侧膝关节上方以及膝关节位置动脉两处重度狭窄,接近闭塞。”提起患者,李鲁滨告诉记者,“这种情况的常规治疗是要进行球囊扩张支架植入,但患者的病灶邻近关节,如果放置支架,会受活动影响而导致支架受到挤压变形或折断,从而再次发生堵塞。”

在与家属多次沟通交流后,李鲁滨决定使用当下最先进的Jetstream血管斑块旋切技术,最终堵塞血管顺利打通,而且没有放置支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与李大妈病情相似的,还有87岁的患者吕某(化名),1月前在外院做了右下肢股浅动脉下段至腘动脉支架置放术,术后因未规律服用药物导致支架内再堵塞,右足及小腿缺血且疼痛严重,已接近截肢的程度。

血管外科主任车海杰将其收治入院,“患者同样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冠心病等病史,身体状况非常差,而且也是高龄患者,出血风险极高,没有溶栓的机会。往常这种程度可能就只能截肢了,现在有了动脉斑块旋切技术,不用全麻,可极大降低手术风险,可以试一试。”

对于手术过程,车海杰记忆犹新,“非常神奇,肉眼可见的栓子被抽走,再次造影就发现血流恢复通畅,手术结束后,患者的小腿立马就不疼了。”


血管外科车海杰主任(中间)及其团队骨干成员


血管外科李鲁滨副主任(右二)及其团队

从无到有,新技术守护患者大健康

据车海杰介绍,Jetstream血管斑块旋切系统作为全球领先的动脉斑块切除系统,于2024年11月引入国内,适用于外周动脉斑块切除,是一款同时具有旋切和抽吸功能的减容器械,拥有切除纤维斑块、钙化斑块等不同病变类型的能力,可减少血管内部狭窄程度,适用于股腘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能大大提高血管远期通畅率,为外周血管闭塞性疾病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得知消息的烟台毓璜顶医院血管外科迅速响应,用了不到四个月就将其引进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不仅完成此项技术的烟威地区‘首秀’,还为两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打通闭塞血管,保全肢体。”车海杰表示,医学的不断进步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动脉斑块旋切装置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及糖尿病足患者意义重大,它不仅有着减少支架的植入,局麻下便可进行手术,特殊位置的病灶清除等诸多优势,还能有效解决支架植入后血管再狭窄、闭塞等问题。”

据介绍,此次烟台毓璜顶医院引入的Jetstream斑块旋切技术,不仅为烟威地区下肢血管疾病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更改变了该地区此类疾病的治疗格局。

下肢血管治疗就此迈入4.0时代

车海杰告诉记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长期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高龄人群中较为常见,“尤其当与糖尿病并发时,被称为‘糖尿病足病’,其本质是血管的老化病变。”患者常因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症状备受折磨,病情严重时甚至面临截肢的风险。以往的治疗方式多采用病变部位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但再次狭窄、闭塞的发生率较高,二次处理也颇为困难。


JETSTREAM血管斑块旋切装置示意图

“随着Jetstream血管斑块旋切技术的引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正式进入了4.0时代。”他说,这项技术以其“减容增效”的优势,如同挖隧道的盾构机一般,能够精准地将血管内的斑块旋切抽吸出来,极大地降低了血管的再狭窄率,相较于传统的球囊和支架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有了新技术的加持,科室将继续紧跟医学前沿,在血管外科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引入更多先进技术,培养更多优秀专业人才,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尽我们所能为患者解除病痛,守护患者健康。”车海杰说。记者 潘光彩 通讯员 李成修 李凌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