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年6月,阴霾、雾瘴的紫禁城充满了一片萧飒。彼时已经63岁高龄、须发皆白的左宗棠,异常矍铄地骑着一匹膘肥体壮的战马,悲壮地统领着6万湘军,一路向西,逶迤地向着人迹罕至的新疆腹地进发。

千里行军,在队伍的最前方竟赫然抬着一口漆黑铮亮的棺木。此次西征如若失败,左宗棠誓言将在失地“自行了断”。

甘洒热血、大义凛然的左宗棠,为了民族大业,为了能够保住华夏1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他将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孤注一掷地“豪赌”在了这场并无多少胜算的讨伐战争中。



史书曾如此草草记载此事:“宗棠舆榇发肃州。”虽然只有寥寥数言,却能直言道出左宗棠誓要收复新疆的强烈决心和超凡勇气。

若过年前,左宗棠和已归隐的林则徐曾在湘江秉烛夜谈,两个有着共同情怀的国之脊梁偶然相遇,所谈论的定然是为国为公、安邦定国的国家大事。

林则徐在新疆卫戍八年,对边疆由来已久的“历史”问题有着洞若观火的深刻认知-—西北地区的边防稳定,关乎着整个国家的安危,应图长治久安。



随后,已解甲归田的林则徐把新疆的边防图都悉数移交给了左宗棠,希望他能够励精图治,匡扶大厦将倾的晚清。自那时起,临危受命的左宗棠就把林则徐的郑重嘱托全然放在了心上。

时光无痕,转瞬已是30年之后。当新疆再度出现重大危机时,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却如丧考妣,竟然束手无策。

“鹰派”统帅左宗棠,在朝堂上声嘶力竭、力排众议,力主西征。为此,他和保守派统领李鸿章等人进行了数轮唇枪舌战,直吵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山雨欲来的新疆已是危机四伏,飘摇欲坠、大厦将倾的晚清政府在伊犁和乌鲁木齐的统治近乎崩盘。

自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既要面对西方列强的不断侵扰,还要疲于应付太平天国以及捻军的四处“作乱”,以致于在新疆的统治上出现了巨大的隐患。

由于地方割据势力趁乱伺机“起义”,新疆地区相继出现了多个割据政权。阿古柏趁虚肆意入侵,觊觎已久、虎视眈眈的沙俄亦在新疆边境问题上对清政府屡次发难,狼子野心的英国也不甘示弱,处心积虑地准备分一杯羹。



而后,穷兵黩武的沙俄不费吹灰之力便攻占了伊犁,并出口狂言要帮助朽化的清政府“收复”乌鲁木齐等失地。

沙俄是掠夺狂魔,它的贪欲由此便昭然若揭。清政府面对磨刀霍霍的沙俄自然也极度憎恨,必须出兵进行围剿,以全力收复被外敌所占领的新疆等地。

在这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大清王朝对于出兵剑指沙俄的决议,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善于诡辩的皇权派统领李鸿章等人固执己见地认为,海防比不毛之地的新疆更为重要,且新疆暴乱已经出现,想要彻底地拨乱反正,实属困难至极。



在如今大清财力和兵力捉襟见肘的严峻形势下,应该暂时放弃塞防。即所谓的“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由此可见,李鸿章对于国土的沦丧,其实并未放在心上,只区区一新疆耳。

李鸿章为了力劝慈禧放弃新疆的统治权,遂又进献谗言:“况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

面对李鸿章准备将新疆拱手让给沙俄的懦弱行为,左宗棠满心忧愤,他当即向踌躇不定的慈禧太后痛心疾首地陈述了新疆关乎中华“国运”的因果关系-—



虽然新疆位处于西北边远地区,但如果就这样轻易地放弃,那么新疆这块广袤、极具战略纵深的土地,要么被英国所蚕食,要么被沙俄所鲸吞,且沙俄又是大清王朝历来的心腹大患,又岂能这般白白拱手想让于外敌?

倘若新疆有失,朝廷便会痛失西北边防的关卡要塞,就再也不能形成边防的重要屏障,难保四方倭寇不会啸聚一方,进而肆扰近关一带。届时,朝廷想要闭关自守,想要亡羊补牢,终将无济于事,悔之晚矣。



而后,左宗棠又冒死进谏上书朝廷,廷议在新疆设省以及收复伊犁等要事。左宗棠曾与俄国方面有所交涉,并致书沙皇朝廷,但毫无结果。

清廷又派遣了崇厚为全权大臣出使俄国进行谈判。然而在谈判中,沙俄态度极其蛮横,且一边佯装谈判,一边派白彦虎等势力不断地肆意侵扰中国边境。

士可杀不可辱,风雨飘摇的大清终于迎来了他最后的“高光时刻”,慈禧龙颜大怒,准备绝地反杀--1875年,大清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全权督办新疆军务。左宗棠老骥伏枥,悲壮地抬棺出征,誓死捍卫新疆的领土完整。



善用奇谋的左宗棠制定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战略战术,率领湘军穿越茫茫沙漠戈壁,期间克服了万千阻碍,历经了两年多的浴血奋战,最后成功地击败了阿古柏侵略军,成功地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绝大部分地区。

随后,左宗棠又积极地筹备了收复伊犁的军事行动,他通过外交与军事的重压,迫使俄国归还伊犁。

新疆的收复,不仅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完整,也彰显了左宗棠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为了增加外交谈判的多重“筹码”,左宗棠亲自率军前往哈密,并在此处设立了抗俄司令部。

他让士兵抬着棺木悲壮地走在队伍的最前方,以此表明誓死抗击俄国、收复伊犁的决心。他的这一壮举,极大地震撼了沙俄,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民誓死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定信念。

在左宗棠的极力斡旋之下,1881 年,中俄终于“冰释前嫌”,签订了《伊犁条约》,最终,中国成功地收复了伊犁地区。



至此,新疆全境彻底地回归到了祖国的怀抱,左宗棠的旷世威名,也因此被深深地铭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大英雄 。

左宗棠的殊死一搏,换来了新疆30年的和平与稳定,使周边心怀鬼胎的一帮宵小之徒再也不敢擅自打新疆的主意。

左宗棠的战略眼光和雷霆手腕,为维护中国的国土完整和国家尊严立下了绝世功勋。左宗棠,这位真正的国士,他的英勇事迹将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惧多舛的厄运,永远昂首屹立于万千风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