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是光绪帝的七弟,宣统帝七叔,清朝灭前,担任过清朝禁卫军大臣,然而他还没打一仗,宣统便退位。
起初的时候,还能依靠《清室优待条件》勉强生活,可随着溥仪被赶出皇宫,又成为伪满皇帝,《清室优待条件》成为废纸,他失去了生活来源,随后他开始摆摊,期间溥仪邀请他去东北,然而他拒绝了拉拢,留住了气节,他就是清朝末代王爷—载涛。
建国后,载涛不仅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救济,同时还受到了周总理接近,毛主席不仅亲自接见了他,还颁发了委任状,这让载涛十分感动并落泪:“知我者主席也。”
作为道光帝的孙子、光绪帝的七弟,溥仪的的叔叔载涛,从出生那一刻便拥有极高的地位,光绪16年(1890年)三岁不到载涛就被封为镇国将军,十五岁的时候住进贝勒府,他成为了京城家喻户晓的“涛贝勒”,在这之后,载涛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没事的时候唱戏、养花、遛鸟、没事的时候赛马,可以说他过上了,无数八旗子弟希望的生活,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自己在清朝的超然地位,这是其他人没办法超越的存在。
表面上载涛是个纨绔子弟,可实际上他曾曾经奔赴法国留学法国索米尔骑兵学校,专修骑兵作战科目,回国后加封郡王,之后被任命为禁卫军大臣。
宣统登基后,奔赴日本、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考察陆军,后奔赴英国担任专使大臣,宣统三年的时候,载涛又掌控军咨大臣并掌管禁卫军,后任蒙古镶黄旗都统。
虽然,载沣担任了军咨大臣相当于总参谋长,掌控军令,而他所掌控的禁卫军则是负责保护京城的关键职务,以他这个职务,完全能在清朝时期横着走,然而这时候清朝已经岌岌可危。
所以担任载沣在成为军咨大臣后,压根没有打过仗,所以他这个军咨大臣就是徒有虚名。
宣统宣布退位后,载涛深居简出,停止一切社交活动,在府里种花养鱼,没事的时候,就骑车出去转悠。
这时候,他还能依靠《清室优待条件》领取一定份额的补助,期间,张勋短暂复辟,载涛虽然也参与其中,而他也因此再次出任禁卫军大臣,然而这场闹剧仅12天失败,在这时候载涛也认识到清朝不可能在复兴,随后他就放弃了这个想法,在这之后他曾经担任过将军、翊卫使等职务,这些职务是个闲职,他也因此领到了较为丰厚的报酬。
可随着冯玉祥发起北京政变,溥仪被赶出皇宫,废除了相关优待条件,此举直接导致生活在北京的原满清皇族日子一天不如一天,载涛也在没办法情况下,卖掉了自己涛贝勒府,随后在宽街的山老胡同购置了一处较小的宅院,隐居起来。
期间,由于失去了生活来源,载涛只能坐吃山空,很快就把房子、古董、字画啥的统通卖掉,而且还辞掉了家里的佣人,可这依旧没能改变他的生活,期间张作霖和宋哲元希望他出来做官,然而他拒绝了两人的邀请,而是继续过着清苦的生活。
这期间的载涛内心也很折磨,毕竟曾经的他,是高高在上的王爷,如今清朝灭亡后,他慢慢变成一个普通人,这让他在一段时间内难以适应,虽然难以适应,但是他还是守住了节操,没有前往东北担任伪职,守住了民族节气。
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在东北扶持末代皇帝溥仪建立了伪满洲国,伪满洲国建立后,无数前清皇族遗老前去投奔,希望能捞到一官半职。
日寇也十分希望载涛能去东北,因为他若能加入伪满政府的话,对日寇来说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为了能说服载涛去东北,日寇派出了土肥原贤二去邀请载涛,对此土肥原贤二有百分百把握说服载涛,毕竟生活上的落差,让这位曾经高高在上王爷,已经陷入了绝境,所以他只要高官厚禄的邀请载涛,一定能让他前往东北。
然而载涛直接拒绝了土肥原贤二,并指责溥仪,他冷笑回应:"要杀便杀,我载涛绝不做亡国奴!"
但是土肥原贤二压根不愿放弃,甚至拿出了枪威胁载涛,面对土肥原贤二的威胁,载涛就是一个态度,开枪吧。
土肥原贤二压根不可能开枪,因为这次来找载涛不是枪杀他,而是拉拢他,如果在这时候杀掉他,肯定会让伪满洲那些遗老遗少产生负面情绪,所以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土肥原贤二只能走了。
多年后,有人询问载涛,难道不怕当初土肥原贤二一枪打死他,载涛则是笑笑说:“个人生死和国格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这之后,大汉奸王揖唐也拉拢过载涛,载涛对此依旧拒绝,并对外表示,自己宁愿一辈子摆摊,也绝不肯为日本人做事。
载涛不愿汉奸,而且还痛骂溥仪,原来溥仪曾经邀请他都长春担任伪职,然而载涛写了一封信痛骂溥仪,说他卖国求荣,有辱祖宗。
在这之后,溥仪到沈阳扫墓,载涛不仅不去,而且还动员在北京的前清一老一手也不要去,这让溥仪十分尴尬。
正因为载涛不屈不挠,这让李济深为之佩服,所以在建国后,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期间,找到了周总理,希望周总理能邀请前清王爷载涛,参加了这次会议。
周总理十分认可李济深的想法,决定见一见载涛,在接见载涛前,得知载涛当年拒绝日寇,生活越发艰难,每天起早贪黑摆摊养活自己,于是毛主席和周总理决定给他发救济款,让他摆脱贫困,这让载涛对此很是感动。
随后,周总理接见了载涛,周总理一见到载涛,便上前紧紧握住载涛的手说道:“首届政协会议没请您,怪我把您这位几十万满族人民的代表给忘记了。”
这让载涛很是感动,觉得自己应该为新中国做一些事情,然而他又不知道做什么,随后他找到了李济深,希望他能给自己出谋划策,李济深的建议是让他出一个军马方面的议案。
听了李济深的话后,载涛立即回去写了一份关于军马的改良议案。
周总理看后很是重视,随后将这份议案交给毛主席,毛主席对这份议案十分赞赏,于是很快批准了该份议案,同时打算任命他为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接着转交给朱老总,朱老总交给炮兵司令部落实。
不久后,毛主席亲自接见了他,还将他任命为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并给他颁发了委任状,这让载涛感动到落泪,激动万分的表示:“知我者毛主席也”当天晚上还给毛主席写了一封回信,以表示自己对毛主席的感激。
在当上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后,载涛不辞劳苦,先后去了东北牡丹江、西北青海、甘肃和新疆等地视察军马场并指导工作。
之后,他又成为了全国政协委员,于是他来到政协参加学习。
期间,载涛在开会的时候,接到了家里来电:“北房东南角上塌了个大窟窿。你赶快回来设法修修吧!”
载涛没有马上回家,而是继续回到会议室,这时候一旁的人上前询问什么事情。载涛则是很风趣地说:“天不作美,房子塌了,我怎能修得起啊!”
于是,他找到会议主持人,请假回家修房子去。
不久后,毛主席得知了载涛家塌了的事情,随后表示从自己的稿费里拿2000元让载涛去修房子,并让章士钊送到载沣家。
这让载涛十分感动,事后载涛给毛主席写了一封感谢信。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军对于我军后勤线进行了不断轰炸,这让我军的后勤出现了巨大麻烦,在这个时候中央军委决定向朝鲜前线输送大量军马,以此解决后勤问题。
随后,这个任务落到了载涛身上,载涛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奔赴东北、新疆、内蒙古等地方,选购征集军马,在很快的时间就选好军马,不久后,这写军马被送到了朝鲜战场。
朝鲜战争结束后,周总理和乌兰夫亲自接见了载涛,并对他在朝鲜战争时期运送军马一事进行了表扬。
1970年载涛在病逝于北京,终年84岁,死后载涛被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载涛虽然是清朝王爷,但是他被安葬在新中国革命公墓,而这是他应有的荣誉。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