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汗心慌,因为汗血同源啊

很多人运动汗出后,体息过后还是口干身体乏没缓过来,也有很多人因为经常感冒发汗后,之后一段时间就发现心慌心跳失眠。久病身体差以为是肾的问题,用肾气芄没效,一把脉发现脉细,才知道是心“血”虚,用了生脉饮就缓解了。

其实看着是出汗,汗出得太多了就是”出“血”“,因为汗“血”同源啊。既然是同一个源头,这边多了,另一边就肯定会少。所以汗从肺皮毛出了,“血”在心就少了,这就是汗出后心慌的原因。那么生脉饮为什么可以缓解心慌呢?

既然是心“血”少,就要补心“血”(心阴),所以用麦冬滋阴,这样把心阴养起来了,再用五味子敛阴,让阴就要刚养起来就漏走了,因为再人参补气养阴,以气生“血”,生出心“血”来。

所以很多人用了生脉饮,发现,咦,怎么睡眠变好了,特别是夏天,因为夏属心,温度,气“血”向上浮,出汗太过伤了心阴,就容易有虚火,人就烦燥失眠,心里好像总装着事情,所以翻来覆去睡不着,现在把心阴补上了,而麦冬是甘凉的,五味子是收敛的,正好清心火,收敛安神,自然就睡着安稳。

另外以前一动就大汗淋漓,现在不会了。因为气可以固摄,生脉饮里有人参,把气补起来了,气力够就汗就不会漏,还有以上爱上火的现在偶尔吃点烧烤也不见上火了,心阴虚就是水少,容易虚火上炎,舌为心之苗,看到心尖边特别红,现在用麦冬的甘凉去滋阴,火自然就少了。因为麦冬偏凉,如果脾胃虚寒的可以用红参代人参,因为红参就是人参蒸制品,蒸过之后药性变转温了。

肯定有人问,既然补“血”为什么不用当归、熟地,要用麦冬呢?从这个方子用人参就知道,那是以心气亏虚为主,气虚推动力就差,当归、熟地还是偏厚重腻滞,气推不动就容易滞,那可是心啊,一刻都不能留滞。况且麦冬还可以润肺滋胃生津,偏于中上焦,加上人参可以补肺气来止汗。

那么如果心“血”亏虚为主,用什么方子呢?炙甘草汤(炙甘草、生姜、人参、生地黄、桂枝、阿胶、麦门冬、 麻仁、大枣)。伤寒论说,”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结代是什么意思,结就是流得很慢,代就是时有中止,脉象就好比河道,水少河道水流就细,脉就细,如果水时有时无,是不是说明水更少了,亏了。

所以炙甘草汤里面有也人参、麦冬,但少了五味子收敛的药,说明节流已经解决不了问题,要开源,那气“血”的源头在哪里?脾胃为气“血”之源啊,所以要补脾养“血”,用灸甘草、大枣、人参去甘温补中益气,再加大补“血”的生地、阿胶,再用桂枝去温振心阳,既补气生“血”,也温阳生“血”。

为何用生地,而不是熟地呢?《神农本草经》说生地”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说明它既补“血”又逐“血”痹,正符合心要“血”,但“血”又不能一刻滞留的特点。

所以当汗多伤气,用了生脉饮,汗是不出的,还是心慌面色苍白,就要考虑是不是“血”还没补上去,用点炙甘草汤(中成药相似的如人参归脾丸)。

以上说到中药,请在中医师指导下用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