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滨城区市场监管局坚持“平安是基、心安是魂”的理念,聚焦“安康”工程,以“四个最严”为准则,创新构建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三位一体”融合监管体系,通过责任压实、风险防控、社会共治等举措,全面提升安全监管效能,让百姓用药更心安。
压紧压实三方责任,构建协同治理格局
强化属地责任
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贯彻落实《山东省党政领导干部药品安全责任制规定》,将药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工作重点,切实履行药品安全尤其是疫苗安全政治责任。
深化部门协作
联合公安、卫健、医保等部门建立跨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开展跨部门综合监管,实现信息互通、线索共享,2024年向相关部门通报药械信息854条,开展联合行动85次,形成监管合力。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通过合规性检查、责任约谈、信用分级管理等方式,倒逼企业规范经营。
风险防控“三化”管理,筑牢安全屏障
风险研判常态化
建立季度风险会商制度,整合监督检查、抽检监测、投诉举报等数据,精准识别风险点。通过风险会商机制处置风险隐患215条。
隐患排查精准化
聚焦重点品种(如集采中选药、特殊药品、医疗美容医疗器械、染发类化妆品)和环节(网络销售、冷链运输),开展专项整治。2024年检查“两品一械”单位2100家次,责令整改286家次,立案72件。
应急处置科学化
制定《滨城区疫苗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修订《滨城区药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承办全市药品安全事件应急演练,提升快速响应能力。
社会共治“三维”发力,构建多元格局
科普宣传常态化
以“安全用药月”“爱肤日”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四进”宣传(进社区、学校、企业、农村),发放宣传材料2.5万份。在微信公众号开设科普专栏,系统发布安全用药用械用妆知识。
社会监督多元化
设立“守护夕阳”药师服务工作站、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点,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延伸监管触角,建立覆盖全区10个镇街的药品安全网格员队伍。通过12345等统一举报平台畅通公众反馈渠道,规范线索处理流程,落实“有报必查、查必有果”原则。
产业服务精准化
完善药品经营许可事项实施规范和办事指南,优化审批流程,建立“服务专员”制度,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合规指导等服务。2024年共办结药品经营许可228项,接收咨询1千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