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优化儿童友好发展环境,提高儿童文明用网、安全用网意识和能力,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网络文明观。

网络世界精彩纷呈,但也暗藏风险!近日,黄浦区五里桥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持续深化“吾苗成长·让爱圆满”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分类治理服务体系实践探索,联合瞿溪路小学启动“蒲公英·让爱融合”流动儿童社区成长与融入计划,聚焦流动儿童的网络使用及网络安全议题,成功举办了一场网络安全活动。


01 网络安全“童”行 好习惯伴成长

儿童福利社工以一张“上网好习惯自查图”拉开网络安全活动的序幕。“连续看屏幕不超过20分钟、不乱点陌生链接、设置好手机支付密码、不玩网络烂梗……”同学们纷纷举手,热情回应,争先恐后地分享自己日常上网的小故事。大家在互动中学习,在分享中成长。


02 网络知识学习 做理性小网民

在网络世界里,儿童和青少年面临着诸多风险,儿童福利社工凭借专业知识与温暖陪伴,为他们筑起安全“防护墙”。无论是保护个人信息、谨慎网络交友、合理网络消费,还是预防沉迷网络,在社工的悉心引导下,同学们逐步学会识别各类网络风险,成长为聪慧、理性的“小网民”。



03 趣味知识闯关 安全护航成长

进入闯关环节,同学们自由组队,兴致勃勃地投身到网络安全趣味答题之中。题目涵盖“保护个人信息”“网络社交”“网络消费”以及“网络防沉迷”等多个关键领域,每一道题都让他们在思考中收获知识。随后,社工带领大家共同学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条例进行细致解读,帮助同学们了解自己的网络权益和义务,助力每一位同学成长为网络世界里守护自身安全的“安全小卫士”!


04 玩网络飞行棋 记安全小知识

一场充满趣味与知识的“网络安全飞行棋”之旅开启!每一格棋盘都藏着网络安全小知识:“遇到陌生链接怎么办?”“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同学们掷骰子、走格子,在欢声笑语中学习网络安全技能。每当有人答对问题,现场都会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不知不觉间,同学们已将许多“安全小知识”悄悄装进了自己的“智慧行囊”!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未成年人群体的网络使用频率显著提升。特别是流动儿童群体,因家庭流动性强、父母照护时间有限、信息资源匮乏等特点,成为网络安全风险的高发群体。通过专业化、趣味性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帮助流动儿童提升风险防范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技能,既是保障其身心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促进社会融合、推动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本次活动聚焦流动儿童群体需求,为他们筑起一道安全、健康的网络成长屏障。今年,五里桥街道也将持续拓展“蒲公英·让爱融合”流动儿童社区成长与融入计划,通过“家校社医法+X”联动开展多元化服务,助力流动儿童健康成长!

网络安全小贴士


保护个人信息

在网络世界中,涉及个人及家庭成员隐私的敏感信息,包括姓名、照片、家庭地址、电话号码、身份证号、银行卡号、个人行踪等,均属于重要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必须严格保管,切勿随意向他人透露。

网络慎交友

在网络交友方面,家长可以和孩子制定以下约定:不随便加陌生人为好友;若无特殊情况,不单独与网友见面,尽量在线上交流;遇到不适的言辞或行为,要及时告知父母等。

网络防沉迷

在预防网络沉迷方面,家长要以身作则,注重家风建设,与孩子共同制定上网规则。通过陪伴和引导,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上网习惯,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从而避免沉迷网络。

即可查阅更多

资料来源:上海未保、i五里微信公众号

编辑:谢真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