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老白第59篇原创笔记

前言

昨天整理手机相册时,发现一张沙滩上横着生长的椰子树相片。

突然很好奇,为什么那么弯的树干还能让人们荡秋千,却依然坚韧?

于是我问DeepSeek:弯腰的树对你有何启发?

它洋洋洒洒说了一通,无非是适应环境、永不放弃等等大道理。

然而,其中一条“低调谦逊、保持本色”,让我想起弘一法师说的:

“一个肯放下身段,肯弯下腰的人,不一定比你差,而是他的格局比你大。
他弯下的是腰,挺直的却是人品。”
01 厉害的人,都用沉淀代替张扬

以前在网上看到过一个讨论:

“为什么基层领导大多难相处,高层领导却往往平易近人?”

有一个答案很简短,但真实又扎心:“犯不着。”

记得几年前的一次大型年会,我们单位负责准备工作,主要是给数百个手提袋分别装入笔记本、春联、宣传手册等物品。

开会当天中午,我和另外几个部门负责人去查看进度,同事们或蹲或坐,围成一圈正忙着。

后勤主管当即大怒呵斥:“就剩2小时了,你们还没准备好?搞啥名堂!”

话音刚落,背对着我们的一人转过身,竟然是单位二把手。

他平静说道:“你们来的正好,搭把手,争取1小时内完活。”

埋头干活时,同事悄悄告诉我:“二把手早就来了,我们说了绝对来得及,不会耽误时间,他还是坚持留下来帮忙。”

我觉得,高层领导不是靠展现姿态收获人情,而是他们本来就明白:

能力越单薄的人,才需要虚张声势;底蕴越深厚的人,更懂得藏锋守拙。

张扬永远是人的本能,静下心来沉淀才是一种本事。

02 弯下腰,更能看清脚下的路

我的微信收藏列表有一篇文章:

《为什么领导总是不能发现真正干活的人?》

这个职场常见的现象,背后原因很复杂,在我看来,主要还是认知差异。

前几年,我的老领导调任别的单位,恰好我遇到个问题,属于他职能范围,便向其请教。

老领导很上心,多方打听,给了几条实用建议,但操作难度仍然很大。

后来,朋友帮我直接找到负责具体事务的人,三下五除二解决了。

这件事情,我至今没和老领导提起。因为他并非脱离实际,只是位置限定了他的目光,更多聚焦在抬头向上,而非低头向下。

据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经常赤脚走在雅典街头,学生问他原因,他说:

“当我低头看路时,才能看清每一块石头的纹路;而盯着天空的人,往往会被绊倒。”

职场亦如此。

无论身处什么岗位,端着架子怕被看低的人,容易被困在自己搭建的高台;

而愿意俯身倾听埋头做事的人,却在弯腰的瞬间,更能看清职场真相。

03 放下身段,人生路越走越宽

网上有句话说得好:

“放下身段,绝不会使高贵者变得卑微。

相反,它更能增加人们的崇敬之情。”

前不久,《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记录了苏州一位副局长体验外卖员生活的事迹。

这位85后的副局长,在2周的体验生活中,写下了4000字的日记,发现了很多原来在办公室里接触不到的细节。

其中有一段原文:

“一个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社区好多暖蜂驿站,但是送货的过程其实不太会特意拐到那些驿站去休息。
确实应该反思一下,到底这些驿站设置在哪里,才能更对骑手有吸引力,利用率更高。”

一位网友评论:“我是蜂鸟配送员,这个写的真的很真实和具体,有深度的文章。”

而更多的网友,则纷纷发自内心称赞。

我想,无论这位副局长将来的人生道路如何,他都一定对这句话深有体会:

所谓身段,本质是自我设限的围墙。拆了后,才能看见更辽阔的风景。

身段也像弹簧,压得越低,才能弹得越高。

写在最后

尼采说过:

“人的精神有三种境界:骆驼、狮子、婴儿。”

初入职场时,我们曾像骆驼般负重前行,生怕被人看轻;

有所成就后,容易像狮子般张牙舞爪,沉迷虚名;

而真正通透的人,最终会回归婴儿般的质朴:

不端着架子,不计较姿态,像水一样流向最低处,却最终汇聚成海。

共勉~

感谢你读到这里,想必我的文字让你有所感触。

欢迎你点个关注,让老白有机会见证你的进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