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3
31
丨 阅 读创 造 生 活 丨
“译著联合书单”的前身为“我是编辑我推荐”,自2018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介国内的优秀译著类新书。书单由社科文献出版社旗下品牌“索•恩”发起,力邀国内众多知名出版机构和品牌参与,定期整理发布,向读者推荐有料、有趣、有颜值的翻译作品。
此外,我们也欢迎更多阅读类自媒体加入到这项工作当中,期待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将译著联合书单建设成为一个连接译者、编辑、媒体和读者的知识共享平台,更好地享受阅读带来的愉悦。
诠释现代人心灵困境的经典寓言小说
有关时代的复杂与痛苦,人心的异化与孤独∣
在流放地
[奥]弗兰茨·卡夫卡∣著 李文俊| 译
联合读创|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5年1月
本书精选了弗朗茨·卡夫卡的四部经典短篇小说,包括《变形记》《在流放地》《乡村医生》和《致科学院的报告》,为读者呈现了这位文学巨匠对人性、社会和存在的深刻洞察。
在《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雷戈尔·萨姆沙一觉醒来变成了一只巨大的昆虫,这一荒诞的转变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和孤独。
《在流放地》则通过一个军事流放地的残酷刑罚,探讨了权力与服从的复杂关系。
《乡村医生》以一位医生的奇异经历,反映了个人在困境中的无助与绝望。
最后,《致科学院的报告》通过一只猿猴的口述,讽刺了人类文明的虚伪与局限。
这四部作品不仅展示了卡夫卡独特的文学风格,也引导读者深入思考生活的本质和人类的处境。
联合读创营销编辑推荐
公号ID:creadion
拥有权力是危险的,没有它则是致命的∣
苏莱曼大帝的崛起:奥斯曼宫廷与16世纪的地中海世界
[英]克里斯托弗·德·贝莱格∣著 陈维∣译
索•恩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5年3月
本书生动记述了苏莱曼大帝的政治与私人生活,并以此为主线,展现了当时的宫廷政治斗争与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在讲述历史的同时,作者也探讨了权力、欲望与人性的复杂关系,以深厚的学术积淀深入剖析当时的历史事件。本书文字优美,具有极高的可读性,使阅读历史成为一种享受,受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的极高赞誉。
索·恩编辑燕羽推荐
公号ID:thornbird2018
与创造历史的伟大女性一起 体验惊险刺激的旅程∣
她们登上了太空:第一批NASA女性宇航员成长纪实
[美]洛伦・格鲁什∣著 莫晓星∣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方寸
2025年3月
萨莉·赖德,首位进入太空的美国女性,
朱迪思·雷斯尼克,第二位进入太空的美国女性,在执行“挑战者”号飞行任务时牺牲,
凯西·沙利文,首位在太空行走的美国女性,唯一一位集完成太空行走和创造深海潜水纪录于一身的人,
安娜·费舍尔,第一位在太空飞行的母亲,
玛格丽特·“瑞亚”·塞登,第五位进入太空的美国女性,
香农·露西德,一度是美国人和女性中在太空连续停留时间最长纪录的保持者。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将宇航员送往月球时,将女性排除在宇航员队伍之外,理由是只有军事试飞员(当时全是男性)才具备所需的素质。在那个时代,女性被引导远离科学领域的工作,并被认为太脆弱不适合太空飞行。不过,最终 NASA 改变了态度,向所有人开放了申请程序,不论种族和性别。在1977 年的 8000 名候选人中,上述女性脱颖而出,成为NASA第一批女性宇航员。备受赞誉的科学记者格鲁什,用详实的资料和生动的文字讲述了她们冲破阻碍成为宇航员及太空飞行的经历,展示了她们的才华与勇气。
社科文献营销编辑张思莹推荐
公号ID:ssapcn
从岩洞的发现史、世界遗产保护,
到岩画的含义与创作历程,
揭开远古生活密码与文明智慧∣
看见最早的绘画
[法]罗曼·佩吉奥∣ 著 曲晓蕊∣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5年2月
法国著名的拉斯科岩洞,是史前艺术重要的圣地之一,其精美程度有“史前卢浮宫”之称。1940年被法国4名少年偶然发现后,拉斯科岩洞进入世人视野。这里不仅保留着智人最早的大型绘画和雕刻艺术,其生动性和技艺之高超,让现代派和抽象主义的大师也望尘莫及。本书通过大量精美图片呈现了该岩洞主要的岩画,解释了其可能具有的实用、文化或宗教意义,以及与古人生活的关系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媒体运营汪鹏推荐
公号ID:pku-press
重构20世纪思想坐标系
从分配正义到公民友谊,两位哲学巨人的未竟对话录∣
罗尔斯与马克思
[美] 丹尼尔·布鲁德尼∣著 张祖辽∣ 译
东方出版中心
2025年1月
本书是“日月光华·哲学讲堂”之一。正文部分构想了一个“被限定的马克思”,并将其安置在20世纪政治哲学视域下与罗尔斯展开对话,在对话中展现二者在分配原则、人的观念、政治态度和证成等重要问题上的异同之处。作者力图表明:1.“被限定的马克思”将或多或少认同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2.人的观念是证成的落脚点,对人的观念的证成离不开反思平衡。
作为附录的三篇论文可视为对正文内容的进一步阐释。《公民友谊的两种类型》意在论证源自1844年的马克思的友谊观念比源自康德传统的友谊观念更具吸引力和可行性;《两个马克思式论题——异化劳动与关联性命题》试图引入规范性立场来阐释异化和共产主义等问题;《青年马克思和中年罗尔斯》则力图表明罗尔斯那里可能隐含一种异化观,该观念与青年马克思异化观的分歧在于对“尊重”和“关切”这两种政治态度的不同侧重。
东方出版中心营销编辑推荐
公号ID:orientpc
从大屠杀刽子手到爱好和平的民主主义者,
揭秘战后德国五十年奇迹般的复兴之路∣
文明的重建:战后德国五十年
[美]康拉德·H.雅劳施∣著 刘志刚∣译
译林出版社
2025年3月
1945年春,德军战败,世人沉浸在大屠杀这一难以言喻的罪行中,很少有人预料到,仅仅半个世纪后,德国人摇身一变,以繁荣民族的姿态站在欧洲一体化的前沿。德国人是如何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毁灭性打击中恢复过来,又如何从大屠杀的耻辱中重新站起来的?
本书中,雅劳施描绘了德国重建被纳粹政权摧毁的文明与公民社会,从而实现国家复兴的详细历程。与其他探究德国如何应对纳粹历史的学术著作不同,《文明的重建》主要聚焦于一个迷失方向的民族如何从过去的错误中汲取实际教训,以及他们为创建一个注重人权的新社会所做出的斗争。这种视角富有挑战性地分析了德国人逐步形成的民族与性格特征,为世界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译林出版社编辑张欣阳推荐
公号ID:yilinpress
汉学家理雅各以哲学眼光审视中国典籍所蕴含的思想∣
中国圣书(一):书经、诗经、孝经
[英] 理雅各∣译注 丁大刚 潘琳∣主编
商务印书馆
2025年1月
19世纪英国著名的汉学家理雅各,牛津大学首任汉学教授,“儒莲奖”首位获得者,是英语世界唯一完整翻译“四书”“五经”的学者。他译注的《中国圣书》,至今仍在世界各地不断再版,不仅使中国典籍的生命在另一个时空得以延续,更为中西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文化之桥”。
《理雅各文集》第1卷辑录了由理雅各译注的《中国圣书(一)》,包括《书经》《诗经》《孝经》,并将序言、导论译为中文,辅以费乐仁(Lauren F. Pfister)所撰导读。
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文史室编辑推荐
公号ID:cpclassics
摆脱苦役和减少工时从来都不是不战而胜的!
星期五不上班之于21世纪,就像双休日之于20世纪!∣
星期五不上班
[英]威尔·斯特朗 凯尔·刘易斯∣著 重命名小组 | 译
拜德雅丨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5年3月
为什么我们需要缩短每周工作时间?随着不稳定性和低薪进一步深入就业市场,在与工作相关的压力和疲惫普遍存在的时候,我们显然需要一种新的、激进的就业方法,基于此,本书作者提出了一个强有力且切实可行的对策——缩短工作周。
对此,作者提供了植根于激进传统的分析,以檄文式的紧迫与关切解释了缩短工作周在资本主义经济背景下的意义,深入探讨了这一理念的历史及其政治含义,并呼吁我们,不论是在个人生活与人类繁荣的层面上,还是在性别分工,环境保护以及社会正义的层面上,缩短工作周都可以为我们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和公平的社会、一个以集体自由和人类潜能为基础的社会提供可能。
在未来的岁月里,重新激活对缩短工时的长期需求应成为我们社会中任何进步轨迹的核心。
拜德雅推荐
公号ID:paideia2015
通过对圣伯夫等11位法国19世纪重要的
文学批评家的详细评述,
引导我们触摸19世纪的思想内核∣
法国现代批评大师(“白璧德文集”第3卷)
[美]欧文·白璧德∣著 龚世琳 | 译
商务印书馆南京分馆
2025年1月
《法国现代批评大师》是欧文·白璧德重要的批评作品之一,涵盖了作者对圣伯夫等11位法国19世纪重要的文学批评家的详细评述。正如作者自己指出的那样,研究这些重要的批评家最能引导我们触摸19世纪的思想内核。白璧德用他凝练的写作向读者展示了19世纪法国思想运动的脉络,更重要的是,他有理有据地将这些批评家活生生地带到读者面前,例如,他的详细分析使一些批评家逐步摆脱了“浪漫主义”这一唯一标签,他让我们看到了浪漫主义包裹下的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是如何体现在圣伯夫式的人文主义之中的。白璧德在《法国现代批评大师》中的尝试不仅为文学批评研究提供了模范样本,更为思想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巧妙的入思路径。
商务印书馆南京分馆(新启文化)营销编辑刘显刚推荐
公号ID:gh_0c1241d1dc5e
中国艺术史经典,列文森奖获奖作品
从墨梅画重新理解中国文化
墨梅:一种文人画题材的形成
[美]毕嘉珍∣著 陆敏珍 ∣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5年3月
在过去的600年中,墨梅是最受青睐、得到最广泛实践的东亚水墨画题材之一。作者毕嘉珍全面阐述了这种中国画类型的形成,本书充分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展现了艺术、文学、文化和政治以及群体、个人的活动如何相互作用促成了新的画派及其范式。墨梅出现于12世纪初的宋代,在14世纪中期蒙古统治下形成范式,这些均可得到文献证明。此外,本书批评性地考察了墨梅如何从宋代精英文人的艺术选择成为后来中国绘画正统艺术的过程。
江苏人民出版社编辑推荐
公号ID:jsrmcbs1953
本雅明代表作的全新译本∣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德] 瓦尔特·本雅明 | 著 庄仲黎 | 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启真馆
2025年3月
本雅明的文字,无论置于哪个时代都历久弥新,而其身为哲学家、文学、艺术评论家、左派思想家和译者的多重身份,更让他的作品被各个领域奉为经典。本书分为美学理论、语言和历史哲学、文学评论三个部分,收录了本雅明最具代表性的十篇作品,像是《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摄影小史》《巴黎,一座十九世纪的都城》《译者的任务》《说故事的人》等,让读者得以从各个面向理解其思想理路,一窥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心灵。
启真馆营销编辑推荐
公号ID:qizhenguan-book
以拔尖和过度犒赏少数人为由,
忽视大多数人的价值和才能,
使我们生活的世界陷入了焦虑与困境∣
反卷社会
[美]阿夫拉姆·阿尔珀特∣著 李岩 | 译
雅理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5年1月
内容简介:我们生活在以追求伟大、拔尖为导向的社会中。在这样的社会里,我们被迫要努力跻身最富裕、最有权势以及最有名的人士之列。阿尔珀特向我们表明了,没有人能够真正从这种竞争性社会秩序中获益,我们对于追求伟大的痴迷会导致压力与焦虑,会破坏我们的人际关系,会引发广泛的政治与经济不平等,还会破坏自然界。他向我们描述了应如何超越对伟大的追求,创造出一个人人都能有所作为的社会。通过减少与彼此的竞争,我们所有人都能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与目标,满足物质与情感需求,并开始过上更为闲适的生活。
雅理读书营销编辑推荐
公号ID:yalipub
20世纪古代哲学“分析革命”引领者、柏拉图研究泰斗弗拉斯托代表作
还原苏格拉底矢志追寻德性、知识与幸福相统一的精神理想∣
苏格拉底:反讽家与道德哲学家
[美]格里高利·弗拉斯托∣著 吴鸿兆 |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5年3月
苏格拉底身处西方哲学发生重大转折的时刻,以及古希腊自然哲学、伦理学与形而上学的交点;他的观点、立场、言辞和思想充满张力与魅力,对它们的刻画与定位也历来困扰着后学。弗拉斯托穷数十年研究之力,从柏拉图、色诺芬、亚里士多德及一众苏格拉底派记录者交叠繁复的文本中勾勒苏格拉底的真实形象:一位坚持采用辩证方法追索何为良好生活之问题,同时矢志探求知识、德性与幸福相统一之真理的哲人——一位反讽家与道德哲学家。
本书的写作融合“经史”与“义理”、论证与诠释,是二战后英语世界分析哲学在古代文本研究上实现范式突破的经典之作。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学术分社推荐
公号ID:sdx_xueshu
聚焦于古代文化和法律的盛景∣
古代法律文化史
[西班牙]胡伦·艾特沙白
∣著 冷霞 |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5年3月
法律文化史就像一部园艺史,本书使读者得以近距离聚焦于那个时代的文化和法律的盛景。法律观念和制度是如何影响社会文化的?法律本身是如何被其文化背景塑造的?法律文化研究在世界各国都一直深受学术界重视,并日渐扩大着其影响。法律文化史将历史上的法律文化即历史上出现的并对后世的法律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法律思想、法律制度、法律事件、法典、法学家等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综合各个时期世界上的经济、政治、道德、文学艺术等多种因素,并阐述作为文化的法律的各种内在的和外在的联系,它是对法律史和法律文化研究的一种深化。本书不试图提供百科全书式的报道,而是旨在展示文化的案例研究,强调特定的文化造物如何表达和探索它们所属时代的关键法律问题,以及必然会涉及的关键政治和社会问题。
上海人民出版社营销编辑推荐
公号ID:spph_spph
好人的沉默是邪恶的通行证
权力寸土不让,除非我们据理力争∣
沉默之恶:天使之城的危险与权力
[美]保罗·普林格尔∣著 李磊 | 译
广东人民出版社丨万有引力
2025年1月
本书是一部兼具犯罪、名人名校丑闻、深度调查报道元素的纪实作品。2016年4月,《洛杉矶时报》的资深调查记者保罗·普林格尔收到了一则吸毒过量事件的内幕消息,事关南加州大学医学院院长卡门·普里亚菲托。在随后的调查中,普林格尔遭遇了空前的阻碍——无人接受他的采访,警方没有提供任何实质性信息,普里亚菲托和南加州大学始终以沉默应对,懦弱的报社高层已与权贵们沆瀣一气,千方百计阻挠他的调查,甚至封杀他的报道。面对权贵保护网辐射出的腐败和罪恶,普林格尔和他的同事挺身而出,顶着重重阻力,抽丝剥茧,深入调查追踪,刺破洛杉矶当局、南加州大学和报社高层“官官相护”的沉默与谎言,挑战那看似不可撼动的权力高墙。
广东人民出版社·万有引力编
辑推荐
公号ID:gravitare
探讨设计研究的诠释性转向,
提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以用户为中心的方法∣
设计、共情与诠释:迈向诠释性设计研究
[芬兰]伊尔波·科斯基宁 ∣著 于清华
∣译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2025年3月
本书为设计研究者提供一种理解不同视角下的设计研究路径,即从以人为中心到系统化思维的转变。作者所引用的案例大多源自其在阿尔托大学任教期间与同事、学生共同开展的课题,这些实例展示了他们如何运用设计手段解决芬兰、巴西和印度等国面临的社会问题。本书可以为设计研究者探索如何通过设计的手段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有效的参考。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编辑推荐
公号ID:jsmscbs
我们真的有自由意志吗?是谁在主导我们的选择?∣
当代自由意志导论
[美] 罗伯特·凯恩∣著 徐向东∣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丨大学问
2025年2月
是谁主导我们的选择?谁为我们的行为负责?我们是自由的人,还是被操纵的人偶?这是一本适合所有人阅读的自由意志导论,它向我们介绍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激烈争论,展现了关于自由意志的智慧交锋。
全书围绕自由意志和决定论是否相容这一问题,通过展现两种不同立场的辩证角逐,详述了当代有关自由意志的争论以及各家学者的主要观点。作者通过弥尔顿《失乐园》、赫胥黎《美丽新世界》等经典文学作品,以及选择入职哪家公司、帮助别人还是按时参加重要会议等现实生活案例,来引入和阐述自由意志问题,使得这本书通俗易懂,让读者能够尽情感受智慧火花的碰撞,享受头脑风暴的乐趣。
广西师大出版社·大学问编辑推荐
公号ID:yashupin
托尔斯泰×甘地×普鲁斯特一致推崇的伟大作家,
写给普通人的经济生活箴言录∣
永久的欢乐:罗斯金政治经济学三论
[英] 约翰·罗斯金∣著
董志刚| 译
上海三联书店
2025年4月
本书是罗斯金关于政治经济学讲座的合集,包含三大讲座:《永久的欢乐,及其在市场上的价格(艺术的政治经济学)》《给那后来的:政治经济学要义》《微尘的赠礼:政治经济学原理六篇》,内容涉及艺术、商业、政治、伦理等方面,作者基于国民福利与劳动者尊严的立场,全面重释了政治经济学的根基与原则问题。其中《给那后来的》对圣雄甘地产生了极大影响,促使他在南非和印度开办乌托邦性质的田园劳作场所。
罗斯金反对经济上的功利主义,坚持劳动者的平等地位,主张同工同酬,强调商业中的责任与义务,坚信唯有生命是财富。这生命,包括其所有爱的能力、欢喜的能力和赞美的能力。他认为,养育最大数量的高贵而幸福之人的国家,才是最富有的;最大程度地完善自己生命之职责的人,才是最富有的。在罗斯金这里,关于这些事情的每一个问题,最终都归到了正义这个重大的问题当中。
上海三联书店图书编辑推荐
公号ID:sjpc1932
一本写给“啃老”族家庭的指南书∣
8050问题:如何拯救极限家庭
[日]川北稔
| 著 马静
|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贝贝特
2025年3月
在初入职场的年纪遭遇就业冰河期,随之而来的“疤痕效应”会持续存在。
随着时间推移,当初就业受挫的年轻人到四五十岁会承受更严重的心理创伤。他们拒绝走出家门,拒绝与人交流;他们羞于求助,害怕求助,也不知向谁求助。当问题封存于家庭内部,当八十多岁的父母再也无力支持子女的生活时,“8050家庭”又该怎样走下去?
本书将“8050 问题”视为高龄父母与壮年期子女同住而产生的社会问题,聚焦在拥有 40 岁以上子女且难以成为援助对象的家庭。在邻国日本,超过100万人正身处类似境遇之中,其中,40~60岁的蛰居人口超过了60万。
“8050问题”,已然不再只是日本的社会问题,更是东亚社会未来可能会面对的课题。书中所介绍的有关“8050问题”的成因、现状与未来值得关注。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贝贝特编辑推荐
公号ID:hupobook
《开卷八分钟》特别推荐图书;根据作者定稿全新修订∣
伟大的字母:从A到Z,字母表的辉煌历史
[美] 大卫·萨克斯∣著 康慨 | 译
崇文书局
2025年3月
我们的字母从何而来?它们怎样得到自己的形貌、特定的发音,以及前后顺序,并在我们的《字母歌》中名垂千古?
本书中,每个字母都自成一章。特别是,每章都会简要介绍一下所述字母在近东字母表中的起源,包括公元前一〇〇〇年的腓尼基(Phoenician)字母表。每一章都经由古代希腊和罗马、中世纪的英格兰及此后诸时代,追寻所述字母的历史,并探讨该字母在文学、传统绘画、现代市场营销和流行文化,以及其他领域内所起的重要作用。除字母本身之外,本书还涉猎多种语言:英语虽当仁不让,却也兼及拉丁语、希腊语、古代闪米特诸语言(其中以希伯来语与其现代版本最为接近)、中世纪法语和现代法语,以及其他罗曼语言,还有德语,它们均与我们二十六个字母的故事密切相关。
通俗有趣、纵览古今的二十六个字母图文“传记”。融史料于晓畅的娓娓讲述,超百幅图片还原历史现场,各类附加补文展现时代的纵深,逸闻趣事更能打开你的脑洞。此版本译文据作者最后定稿全新修订,精心排版;正文用顺纹双胶纸印刷,翻阅舒畅;封面采用特种幼纹纸,手感细腻柔和。
崇文书局编辑推荐
公号ID:chongwenshuju1867
赛博格理论之母最新理论成果,
一场从“狗窝”开始的变革∣
伴侣物种宣言
[美]唐娜·哈拉维∣著 陈荣钢∣译
光启书局
2025年1月
在与人类的共同生活中,狗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一同参与战争、殖民、狩猎、畜牧、医疗等活动。狗在欧洲征服美洲大陆的过程中充当了殖民者的恐怖工具;在电子战争诞生前,训练有素的狗是最具灵性的一种武器;追踪猎犬不仅能吓住奴隶和囚犯,也救助了迷路儿童和地震灾民……它们不是家中的“毛孩子”,而是人类进化中的重要“同伙”,我们塑造了彼此的生命和历史。
从人与狗的故事出发,哈拉维想象人类与他者合作共生的无限可能。每个伴侣物种的关系,都是自然与文化的内爆,是在爱与差异中共同发展、相互构造的过程。《伴侣物种宣言》不仅是一部关于人与动物关系的学术著作,更是一种政治宣言,是在战事一触即发的全球态势中一种充满希望的政治行为。
光启书局编辑推荐
公号ID:luminairebooks
国外畅销经典《英语史》第六版在中国的首次出版∣
英语史(第六版)
[美]艾伯特·C. 鲍 托马斯·凯布尔 ∣著 高李义∣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25年1月
要理解当今的英语,最可靠的基础是了解英语发展至今所走过的道路。为了全面概述英语史的不同方面,《英语史》探索了从罗马征服英格兰至今的英语语言和文化发展。这本畅销的经典作品经过修订和更新,既鼓励读者增进对当代英语的理解,又鼓励他们培养对影响当今英语的各种问题的开明态度。该版本是作者对原始版本进行的第六次修订再版,国外已经绝版,这是该版本首次引进国内出版,新增了“21世纪的英语”的一章,更具有时代性。中文版也由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史”课程教师专业审读校对。
中央编译出版社编辑推荐
公号ID:cctphome
追索中世纪医学的深层奥秘,
探求中世纪医者的科学理念∣
中世纪医学:奥秘与科学
[英]托尼·芒特∣著 吴彤 | 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5年1月
对于我们这些拥有医疗保健、快速止痛和有效治疗等现代观念的人来说,“中世纪医学”这个词汇让人不寒而栗。因为在那个时代,屠夫和刽子手往往比受过大学教育的医学生更了解解剖学,甚至有些外科医生还是理发师。再加上中世纪盛期黑死病等瘟疫的盛行,更是给身为现代人的我们留下了恐怖的印象。但事实上,中世纪医学不仅会为普通病人提供饮食建议、养生之道等日常保养之法,还会为病重的患者做手术,并安排术后康复治疗等服务。有趣的是,除了这些专业知识之外,部分医者还相信独角兽、龙和大象具有治疗功效,认为星座可以预测未出生婴儿的性别,还将这些内容应用到了自己的治疗中。本书正是探索了中世纪医学的各类疗法,从科学严谨的到奇妙怪异的,从其“奥秘”与“科学”两个方面探讨中世纪人是如何治病和自救的。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编辑推荐
公号ID:sassp021
飞鸟是镜子,照出人类的孤独和梦想∣
鸟类启示录:一部文化史
[美] 博里亚·萨克斯 ∣著 陈盛 | 译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25年3月
每个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时刻:你凝视一只鸟,目光随着它盘旋、摇曳、飞升、俯冲,一时间觉得无比自由,人与动物之间的界限开始消弭,尽管只有片刻。
博里亚·萨克斯将这样的共鸣时刻命名为“鸟的启示”,事实上这样的共鸣古已有之,无形中塑造了人类的自我身份认同和人类文化。在《鸟类启示录:一部文化史》中,他将鸟类学、绘画、雕塑、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文学、诗歌巧妙编织,描摹了人鸟之间这种神秘的精神亲密关系。就像鸟儿用细枝、纱、蛛网、毛皮搭建了一个结构精美的巢,这是一个人类文明与大自然命运交错、共生的迷人世界:
猫头鹰是沉默的智者,鹰的飞行展现了王者尊严,夜莺为玫瑰歌唱爱与死亡的浪漫曲,乌鸦吐露严肃的末日预言。希腊人借由飞鸟的剪影占卜未来,格林兄弟在民间童话中学习鸟语,我们从上万只椋鸟的群飞中看见乌托邦,人类学家透过斗鸡习俗理解一个父权制村庄的运行。“母鸡热”映照了“美国梦”。在古埃及的环形时间里,人的灵魂是一只鸟的形状……
从信使、神明、宠物,到缪斯、计时员、狩猎伙伴,从鸟类身上,人类寻找自己的影子,也看见了自己渴望成为的样子。这种联结如此紧密,以至于一个没有鸟的世界事实上意味着人类的末日。正如评论家所言,“这是一本为这个艰难时代而写的书——它赏心悦目,给人启迪,同时也评估了要修复这样一个备受伤害的世界,什么是必不可少的”。
上海教育出版社编辑推荐
公号ID:SJYYX1958
三千多年来,
人们通过音乐、绘画、诗歌、戏剧等文艺形式,
不断演绎和重述着俄狄浦斯神话∣
俄狄浦斯
[美] 罗威尔·埃德蒙兹∣著 江帆∣ 译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25年2月
根据远古遗留的史诗残篇、诗歌残句以及支离破碎的瓶画图案,重建俄狄浦斯神话的故事源头,重塑悲剧英雄俄狄浦斯的世族谱系家族历史;从稳定的延续性和“死而复生”的间断性两个视角,分析历代广泛传播的代表性媒介作品,全面追溯俄狄浦斯神话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化历史,阐释俄狄浦斯神话的现代寓意。
西北大学出版社编辑推荐
公号ID:xibeidaxuechubanshe
阵亡是什么体验?
一部人与人类和平的必读之书∣
士兵之死:世界阵亡简史
[美] 迈克尔·史蒂文森∣著 伍莎恩∣译 李佳星∣校译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2025年3月
《士兵之死》将目光凝注在士兵生命的最后时刻,巡视了古典时代、中世纪、殖民时代的战场,重新走进美国南北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直至进入21世纪初的战事前线。这是一部关于人类冲突和战争的深刻敏感的历史,为观察战争行为本身提供了切身的直观视角。书中呈列了千百年来导致士兵在战斗中死亡的诸多细节,以鲜血与呼号为证,提供了对战斗本质、文化差异以及人类本身不变品质的深入反思。每个士兵的死亡都是一个现场,这不仅仅是与战役相连的冰冷数字,更是那些献出生命的具体的人的故事。它所牵出的,是让他们走向命运终局的心理和文化压力。
“我敏锐地意识到,写作这本书的过程好比走钢丝。不描述可怕的场景,就无法写出暴力和死亡。但人通常不是在发出高雅的叹息后优雅地倒地死去。他们往往是在一连串尖叫和鲜血中离开人世,被打入另一个世界。如何不在迎合暴力癖好的前提下对此做出公正评价?走钢丝的要求很高。我只能尽己所能慢慢前行。”
——迈克尔·史蒂文森
生活书店营销编辑推荐
公号ID:shenghuoshudian
从“娱乐至死”到“舆论至死”,
后真相时代我们如何清醒地活?∣
舆论
[美]沃尔特·李普曼∣著 文雯 | 译
好读文化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5年3月
本书是普利策奖得主、“现代新闻学之父”沃尔特·李普曼的代表作,首次全景式地描述了舆论现象,揭示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复杂性和局限性:由于个人认知的有限性,人们往往通过“拟态环境”——媒体构建的象征性现实——来认识世界,而非直接感知客观现实,这种“拟态环境”成为公众形成舆论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可能导致对真实世界的误解和偏见;此外,书中还深刻剖析了“刻板印象”对舆论的影响,强调这些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如何阻碍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
作者还探讨了舆论与民主政治的关系,对成见、兴趣、共同意志的形成进行了精辟的阐述,为理解舆论在民主社会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视角。本书自1922年问世以来经久不衰,被誉为“现代新闻业的奠基之作”,成为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案头书,比肩《娱乐至死》《景观社会》《消费社会》等经典。
好读文化编辑推荐
公号ID:haoduwenhua
越禁越喝的失败政策
看小小酒瓶如何深度影响美国国家政治∣
对酒精的战争
[美] 丽莎·麦吉尔∣著 张虹∣译
陕西人民出版社·一读
2025年1月
长期以来,禁酒运动一直被描绘为一场“动机高尚的社会实验”。然而,作者驳斥了这一神话,揭示了一段更重要、真实的历史,本书不仅记录了不同社会群体对禁酒令从出现到消亡的斗争,直观地呈现出禁酒对普通美国人日常生活的影响。这种审视历史的视角还重塑了大众对更广泛的历史发展的理解,包括发起新政的选举重组、20世纪美国联邦刑事国家的出现等,更重塑了美国国家政党政治,并给美国以州为特色的发展道路打上了独特的、永久的印记。
陕西人民出版社推荐
公号ID:sxrmbook
帕韦塞:卡尔维诺的第一读者和精神导师
我们需要一个故乡,即使只是为了离开它∣
月亮与篝火
[意] 切萨雷·帕韦塞∣著
∣译
中信出版·大方
2025年2月
《月亮与篝火》是意大利作家切萨雷·帕韦塞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小说,首次发表于1949年。弃婴“鳗鱼”厌倦了在美国的闯荡,回到意大利北部乡村寻找失去的童年,却意外了解到故乡在法西斯占领时期的残酷往事,意识到他所追寻的故乡早已破碎。无尽的怅惘中,他再次踏上旅途。
中信出版·大方编辑推荐
公号ID:citic-dafang
一部致敬少年诗神之作,讲述不一样的兰波∣
兰波这小子
[法]皮埃尔·米雄∣著 骜龙 |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丨六点分社
2025年2月
兰波是19世纪法国著名诗人,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超现实主义诗歌的鼻祖。少年时代兰波便开始写诗并展现出惊人的才华,但他同时也放荡不羁,充满反叛精神,后来早早退出诗坛,英年早逝,成为诗坛稍纵即逝的神话。
“写兰波的书只有唯一一本,所有内容写出来都一个样。”《兰波这小子》以其独特的方式打破了这一传统。它既是断章,仅仅截取兰波生命中几个不起眼的时刻;也是残篇,以兰波写完《地狱一季》为全书结尾。同一个故事夹杂着两种声音。一个声音讲述不一样的兰波:受困于家庭牢笼,年少成名却难在巴黎找到立足之地,为爱奔走却在他乡斩断情缘,最终放弃文学远赴非洲。另一个声音穿引其间,是米雄自己的:他对兰波的阅读,对虚构的思考,对文学的坚持……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编辑高建红推荐
公号ID:Vihorae
只有回到生命本身,
哲学才能重新赢获自身在当代世界的价值∣
生命感受:何以成人?
[德]费迪南·费尔曼∣著 陈巍 王宏健 | 译
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
2025年1月
科学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无数解决问题的方案,但这些关于人之存在的终极问题——我们来自何方?我们是谁?我们何以成人——却似乎并未因技术的进步而变得更加清晰。本书是当代德国生命哲学家费迪南·费尔曼教授生前正式出版的最后一部学术著作,也是其代表作之一。书中,费尔曼延续了在生活哲学方向上的探索,从生活世界的不同层面出发,探讨了“人之存在”这一永恒难题。例如什么是快乐,什么是不快乐;我们与他人共同生活的社会性感受有哪些;时间体验如何塑造生命感受;数字世界的生命感受等。
费尔曼提醒我们回归生命的本质,重新审视技术在人类自我认知与成长过程中的角色,希望通过生命感受,将人召唤至其世界上的本己位置,找回在技术时代被践踏的人类尊严。
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编辑推荐
公号ID:shangwusd
范景中推荐,西方艺术鉴定“第一把交椅”∣
文艺复兴的意大利画家(典藏版)
[美]伯纳德·贝伦森∣著
李骁 ∣译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5年1月
《文艺复兴的意大利画家》是文艺复兴绘画最权威的鉴定家伯纳德·贝伦森的代表著作,共分四部分:《威尼斯画家》《佛罗伦萨画家》《意大利中部画家》和《意大利北部画家》。贝伦森首次提出并阐释了诸多重要美学概念和方法,例如“触觉值”“触觉想象力”“空间构图”等,成为后人理解和鉴定文艺复兴艺术的经典准则。该书曾被列为哈佛大学通识教程,并被美国著名艺术史家约翰-保罗·斯通纳德评为“塑造美术史的十六书”之一。2025年恰逢贝伦森诞辰160周年,也是该系列出版95周年,上海书画出版社首次翻译出版该著中文版。
上海书画出版社
编辑张箬溪推荐
公号ID:shanghaishuhua1960
边境管控的历史中,凝结着华人移民的血泪
华人移民形塑了边境管控乃至现代国际交往体系∣
忧郁的秩序
[美] 亚当·麦基翁∣著 潘一宁
∣译
也人·上海书店出版社
2025年2月
作为今日跨境迁移过程中必要凭证的护照、签证,并非理所当然的存在,而是19世纪以来边境管控的产物。一部边境管控的历史,就是一部全球史,同时是一部排华的历史。华人移民研究领军人物亚当·麦基翁极具创见性地提出,现代边境管控体系从19世纪白人移民国家排斥华人的过程中发展出来。最先由美国应用于华人的一套边检流程及排斥措施,随后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实践,加剧亚洲移民所受压迫的同时,促进了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国际体系及其不平等秩序的形成。
本书融合亚洲移民外迁的关键脉络、边境立法及其实践、强弱关系下的东西方交往、主权与自由迁徙权之法理争论等多重面向,细致呈现了边境与跨境迁移两者互动和互构的历程,揭露了移民管控从原则到实施的复杂细节,追溯了国际秩序和文明修辞的不平等源头。边境管控幽深交错的历史提供了一个警示:关于移民,从来没有简单的答案和对策。
上海书店出版社编辑推荐
公号ID:YeRenBooks
10—11 世纪发生在欧亚大陆上的一次规模宏大的民族迁徙∣
库蛮民族史证
[德] 约瑟夫·马夸特∣著 陈
浩 | 译
商务印书馆文津公司
2025年2月
本书属于“突厥学研究丛书”第四种。作者约瑟夫•马夸特(Josef Marquart)在《库蛮民族史证》一书中利用汉文、波斯文、阿拉伯文、古代突厥文、希腊文、拉丁文、俄文等多种语言的史料,勾勒了10—11世纪之际发生在欧亚大陆上的一次规模宏大的民族迁徙。作者把欧亚大陆西部的库蛮或波罗维茨与欧亚大陆东部的靺鞨、奚等民族联系起来,并对不同史料记载进行条分缕析和去伪存真,显示出作者精湛的史学素养和对重大历史课题的驾驭能力。本书在西方学界享有盛誉,此番首次译成中文,相信一定会推进中国学术界的相关研究。
商务印书馆文津公司编辑石斌推荐
公号ID:cpwenjin
加藤阳子“战争三部曲”收官之作,
剖析日本为何总是滑向战争∣
滑向战争:决定历史的交涉与日本的失败
[日]加藤阳子∣著
章霖 |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5年3月
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世界曾经通过三次外交事件考验日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然而,日本最终都没能选择正确的道路。
本书是日本东京大学历史学教授加藤阳子“战争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以外交交涉为切入点,围绕日本历史上的三次选择,即如何处理“九一八”事变、是否加入德意日三国同盟、对美关系是战还是和?详述日本最终“滑向”第二次世界大战旋涡的来龙去脉。作者基于严谨的历史研究和广泛的档案资料,深入分析日本的政治、外交和媒体环境,剖析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外交决策失误,揭示了日本在近代史上多次选择战争的道路,尤其是在二战期间选择与美国对抗并最终走向失败的深层原因。
浙江人民出版社营销编辑推荐
公号ID:zjrmcbs
与英国人类学家同行,
了解不同视角下的茶叶、历史与中国∣
绿色黄金 : 茶叶、帝国与工业化
[英]艾伦·麦克法兰 [英]艾丽斯·麦克法兰 ∣著
沈家豪 | 译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5年1月
茶是一个全球性产品,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礼仪和审美。茶叶推动了工业革命,茶叶贸易更让世界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绿色黄金》讲述了茶树是如何被发现并传播到全球,茶叶又是如何征服世界的故事。作者是茶农兼茶商的遗孀艾丽斯·麦克法兰和她的儿子艾伦·麦克法兰,他们从西方史学视角出发,结合自身经历,对茶树在阿萨姆地区的种植传播,茶文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表象与内涵进行了探讨。
本书以细腻的笔触,讲述茶叶与世界历史发展以及工业化的密切关系,揭秘茶叶何以造就了文化和贸易的全球帝国。全文生动流畅,兼具科普性和人文关怀的温情,是一部目光独到的茶叶史论著。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营销编辑推荐
公号ID:cspbooks
上野千鹤子性别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差异的政治学
[日] 上野千鹤子∣著 陆薇薇 | 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5年3月
虽然男人和女人的外在差异很容易被观察到,但仅仅凭生理上的不同就可以把人类划分为截然不同的两类吗?这其中有什么权力机制在起作用?严格区分两性的目的又何在?“性别”这一范畴究竟有什么意义?本书将致力于解答上述问题。
本书是对上野千鹤子教授性别理论的一次全面总结,并且将性别理论带到了政治学,甚至哲学的高度。上野教授认为,在“我们”与“他们”,“内部”与“外部”之间,被人为地划定着一条分割线。无论是性别还是人种之间,从来都不缺少“不带歧视的差别”,在那里必然会产生一种不对称的权力关系。该书通过对以上权力关系进行详细解读,让读者看到了性别理论带来的范式转换的意义,同时揭示了女性主义未来的发展方向。
可以说,本书是理解上野千鹤子的必读书。
浙江大学出版社营销编辑刘瑾推荐
公号ID:zupress
本期内容由索·恩、社科文献、北京大学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译林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拜德雅、商务印书馆南京分馆、江苏人民出版社、启真馆、雅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学问、上海三联书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贝贝特、崇文书局、光启书局、中央编译出版社、联合读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西北大学出版社、生活书店出有限公司、好读文化、陕西人民出版社、中信出版·大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上海书画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文津公司、浙江人民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澎湃新闻·翻书党、北京广播电视台城市广播、今日头条文化频道、中文學術聯合書單联合发布。
欢迎更多出版品牌加入我们的荐书活动。如有意请发邮件至:bianjituijian100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