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外交青年智库·深圳
Glory Diplomacy
让中国外交青年智慧被全球看见
为中国青年智库代言
黑色幽默:从“实习生招聘实习生”看职场新世代的生存法则
作者 / 狄阿万
自由撰稿人、独立思考者
读者来稿
小红书上一则题为《实习生给自己招一个实习生》的社交平台帖子,以“荒诞”的招聘条件、戏谑的“分包”逻辑和“赤裸”的颜值筛选机制,引发广泛讨论。这不仅是年轻职场人对实习生态的另类反抗,更折射出当代职场在思维模式、业态结构、社交规则与效率逻辑上的深层变革。
一、从“职场韭菜”到“野生资本家”的范式突破
该实习生以5600元月薪自费600元“外包”脏活累活的行为,堪称一场自下而上的“职场革命”。其本质是通过“个人分包制”解构传统雇佣关系,将实习生身份异化为“微型人力资源中介”。这种看似戏谑的思维创新,实则是年轻一代对“付费实习”灰色产业链的镜像模仿——当正规实习岗位供给不足时,供需失衡催生出“实习生招聘实习生”的次级市场。
更深层的是对劳动价值体系的颠覆。通过将重复性工作(dirty work)货币化定价,暴露出职场金字塔底端工作的真实价值。这种自我赋权的尝试,暗合零工经济时代“人人都是创业者”的思潮,但也触碰了劳动法规的灰色地带。
二、职场“细胞裂变”与组织架构液态化
招聘启事中“无证明”“偶尔偷下午茶”等非正式承诺,构建起微型职场生态系统。这种自组织的“细胞裂变”模式,预示未来工作形态可能突破企业边界,形成分布式协作网络。正如新质生产力理论所指,劳动要素的动态配置正从传统雇佣关系向“技能即时匹配”演进,实习生通过自主拆分工作任务,无意间实践了“工作任务市场”的前沿理念。
但需警惕其背后的业态陷阱。当个体被迫通过分包转嫁工作压力,实则是将系统性矛盾转化为个体生存竞争。相较于“劳动争议调解联络站”等系统性创新,这种个体层面的“业态创新”更显无奈,暴露了职场新人缺乏制度性支持的现实困境。
三、颜值资本主义与职场达尔文主义
“男帅女美”“露腹肌”等外貌要求,将职场社交资本推向极致。在社交媒体深度渗透职场的当下,颜值成为可量化的生产要素,构成“视觉简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现象既是“注意力经济”的延伸,也映射出Z世代对职场社交规则的重新编码——他们试图将娱乐化、游戏化的社交规则植入传统职场,构建新型同事关系。
但这种社交资本的重构充满矛盾。一方面,它打破了学历、资历等传统筛选标准,赋予职场新人更多展示维度;另一方面,将身体景观化可能加剧职场不平等,使“外貌竞赛”成为新的内耗战场。过度依赖浅层社交属性可能损害团队协作深度,这与招聘者期待的“工作效率提升”形成悖论。
四、技术赋能还是系统性失灵?
“快速干dirty work的本领传授”承诺,暴露出对效率工具的路径依赖。这种试图通过经验复制提升个体效率的逻辑,恰是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中智能客服、大数据风控等技术赋能的草根版本。但其本质仍是“战术勤奋”,未能触及效率困局的根源:当企业因成本考量压缩实习培养投入,再高效的个体技巧也无法弥补系统性支持缺失。
真正的效率革命应如创新思维研究所倡导的,通过流程重构、跨部门协作等系统创新实现。反观“实习生招聘实习生”模式,虽在短期内转移工作压力,却可能陷入“分包链无限延伸”的效率黑洞,最终消解职场新人的成长空间。
结语:解构之后,如何重构?
这场黑色幽默般的职场实验,既是对现有制度的辛辣嘲讽,也是新世代寻求破局的原始方案。它提示我们:当“付费内推”“简历优化”成为明码标价的商品,当零工经济重新定义雇佣关系,职场规则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
未来的制度创新,需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基础上,构建更弹性的人才流动机制、更包容的价值评估体系,以及真正赋能而非异化劳动者的技术生态。
唯有如此,方能让职场新人的创造力从“野生突围”走向“系统绽放”。
大外交青年智库(简称“大外交智库”)(Glory Diplomacy Youth Think-tank,Glory Diplomacy或GDYT)是一家创办于2017年的以外交安全为主的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社会/青年智库,总部在中国深圳,是深圳首家非官方外交安全智库、中国首家青年智库,创始人是王盖盖。GDYT一直坚持“只有修炼好内功,才能放心去实战”的发展理念,从2017年创始初期稳扎稳打,于2018年成立青年原创评论组(于2022年改组为《智本青析》编辑部)并创办《智本青析》电子刊至今;2019年在海南开设分支机构即海南大外交学会(GDYT HN),同年成立青年发展研究院,该中心在2019年创办“大外交青年发展与实践启航项目”研修班至今,在2021年创办“世界青年菁英坊《早点知道》讲座项目”至今;2020年成立应试就业研究院并创办《真题解析》付费专栏;同年7月,成立外交外事涉外安全决策咨询公司,集中研究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海外利益分析与保护、青年外交与青年发展、区域国别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与全球治理等事务;2021年成立外文编译评议组并创办《大译编参》电子刊至今(该编辑部于2022年创办《每日信报》微电子日刊),同年成立区域国别研究院(该院于2022年创办《新国别简报》栏目);2022年成立世界外交数据中心、全球治理研究院(该院于2022年创办《鸿士论天下》栏目)、国家安全研究院、党的理论创新研究中心,并合并所有专访项目(青坊谈、最有影响力人物访谈、21世纪中国外交天团、学人专访等)整合为《与名人对话》栏目,组建“青年智库特种部队”全职高精尖部门(该部门于2023年创办《中华内参》内刊)和全球范围内的“大中华菁英圈”(该共同体于2024年创办《全球统战》内刊),开启“Smallibrary·小书屋”全球青年阅读挑战计划(该计划于2022年创办《智库书屋》栏目),运营新知太学(网络)书院(该书院于2022年创办《线上共读》栏目);2023年,成立全球创业研究中心、全球湾区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海外利益研究中心、数字经济研究院、海洋治理研究中心、基式外交研究中心,在香港开设分支机构“香港大外交学会(GDYT HK)”,创办“华湾国际创业发展新菁英汇”国际人才交流平台,创办“湾山友(WSY)”户外爬山徒步读书研讨国际精英俱乐部;2024年,成立新型智库研究院、企业出海研究院(整合全球创业研究中心、跨国公司研究中心、海外利益研究中心等三大中心于一体)、“荔林读书会(LOC)”(整合“国关读书会”“华湾读书会”“湾山友读书会”“全球4%读书会”等四大读书会于一体)等。GDYT从2021年以来,多次举办全国(含全球)青年国际问题学术研讨、思想交流、政策分析与企业出海等活动,如“国际问题研究型青年智库发展模式探索论坛”、“新型国际问题青年智库建设与发展论坛”、“国际关系青年辩论赛”、“国际关系青年辩论赛最佳辩手论坛”、“世界青年菁英坊《早点知道》系列讲座”、“国际问题/区域国别学术研讨会(GDYT·ISAS)”系列活动、“《与名人对话》系列采访活动”、“《鸿士论天下》系列讲座活动”、“新时代中国国际战略高端论坛与菁英论坛”、“华湾国际创业发展新菁英汇”系列活动、“GDYT与国际知名学者对话”、“湾山友俱乐部粤港澳国际精英户外实践交流”系列活动、“荔林读书会”国际前沿思想沙龙等等。自创办以来,GDYT一直致力于“让壹亿中国大外交青年智慧与方案被全球看见”,聚集全球各地有志青年为实现个人、企业、社会、国家和世界和平发展而奋斗,至2021年底,已发展成集专家顾问、研究员(含高级)、特约研究员(含高级)、助理研究员、编译评议员、时政评论员、实习生、志愿者等全方位国际人才体系(200人)的样本标杆青年智库,聚焦中国与全球大外交领域青年的原创方案、发展计划和外交延伸等助力与服务,在“对照全球外交发展、对接世界高端智库、对比新型平台建设”的三原则指导下,为中国的外交与安全发展贡献青年力量和方案,为中央及地方政府部门提供内参、为企业国内外发展提供商业咨询、为国际问题智库建设提供调研路径、为非政府组织及个人提供咨询等服务,被海内外青年誉为现代智囊的“青年精英大脑集中营、集散地”,是全球新型外交青年智库的开创者和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