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西段工程也启动了,现在就盼着早通车!”从事运输多年的张志海一直关注G220东深线东营段(南外环)改建工程的进展,“建好之后,东西又有一条大通道!”
G220东深线东营段(南外环)改建工程项目起于G220与东八路明海闸交叉点,止于G220利津与滨州界,全长67.3公里,分东西两段,按照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建成后不仅可以为东营市增添一条东西向的交通大通道,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布局,还将促进沿线经济协同联通、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贯通东西:再添交通便利大通道
“南外环建设完工通车之后,经G516上G220,然后一路西行到滨州,会方便很多!”前几天,张志海在网上刷到了G220东深线东营南王村至滨州界段改建工程启动的消息,这让他很兴奋,“新路路程更近,车道够宽,通过率也会更高。”
作为东营盛捷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志海心中有一本“路网图”,去哪儿送货走哪条路更便捷,他张口就能说的上来,是不需要过多盘算的“肌肉记忆”。
张志海的物流公司位于垦利区同兴路西四路附近,以运输超限设备为主,目的地多在滨州、济南济阳等方向。“比如现在往滨州送货,一般是先在城区里绕行合适路段,经利和浮桥过黄河,然后再走利津西外环,绕省道315去往滨州。”张志海说,绕路需要多跑五十多公里,但这并不是最困扰他们的,“最主要的是省道315道路较窄,而且本身车流量就很大,很容易堵车,无形中运输时间、成本就增加很多。”
对经常走G220往返滨州、广利港的杨国锋来说,每次送货最担心遇到上下班高峰期,“小车多,而且西四路往西很长一段是两车道,赶在一起的话大车小车都跑的挺小心。”
“东城、西城之间连接的国省道有北二路(S228)、南二路(G220)两条,现在部分路段交通量已饱和,危化品车辆占比高,且受跨黄河通道少的限制,路线绕行较远。”东营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张敏介绍,G220东深线东营段(南外环)改建工程项目建成后,将在东营南部形成一条横贯全市东西向跨黄河交通大通道,分流南二路大型车辆,解决客货混行、通行风险叠加的穿城“瓶颈”。
在东营区六户镇副镇长胡金国看来,项目实施带来的交通便利更可感可预见:在六户镇小许村以北,将建设一座互通立交,设置6入6出匝道收费站,实现与东青高速公路的上下互通,“以六户镇南部的小许、武王、神堂、梅宅、东辛集这些村子来说,现在村民要上高速大多只能绕行南二路,差不多得半个小时,非常不方便,这条路建成之后,这些村子的村民五到十分钟就能上高速了。”
串珠成链:促进沿线经济协同联通
从南二路庐山路路口,南行约7公里,路西便是东营中心城区物流园,远远便可看到建筑物上的“京东云仓”字样。
据悉,中心城区物流园区以建设全省重要的生产服务型区域物流枢纽为发展目标,规划建设综合管理服务区、公铁联运场站、公路货运场站、邮政快递物流、商贸物流配送中心及装备制造产业链物流等物流功能区。建成后,预计年营业收入可超过20亿元,直接提供各类就业岗位超过1000个。
“园区紧挨着新建设的南外环。”在说起这个物流园区时,胡金国首先提到的便是它的位置与交通优势,“如果没有G220东深线东营段(南外环)改建工程项目的话,东西方向的运输只能是以南二路为主,这样不仅增加了南二路的交通压力,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输成本。”
G220东深线东营段(南外环)改建工程的实施,为中心城区物流园实现公铁联运提供了很大便利,作用与意义不言而喻。
以路为线,串珠成链。全长67.3公里的G220东深线东营段(南外环)改建工程项目,如同一条丝带,不仅连通了东营市域内的纵向高速公路、普通公路、高铁及普通铁路客货运站、广利港等交通枢纽,完善区域交通网络,构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同时,还将高效串联高铁片区、东营高新区、东营区化工园区等重要经济板块,增加西部跨黄通道,促进沿线经济协同联通。
此外,G220还是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规划中沿黄达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G220东深线东营段(南外环)改建工程项目的实施,强化了支撑旅游发展的基础交通条件,让各个旅游景区穿点成线、聚点成片,建成后,可以畅通黄河口国家公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旅游通道。
城市生长:为城市扩容提供空间
3月18日,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谢何村附近,春风吹过,嫩绿的柳枝轻晃。当天,G220东深线东营南王村至滨州界段改建工程启动仪式在此举行,这也意味着G220东深线东营段(南外环)改建工程已进入全线推进阶段。
记者从现场也了解到,G220东深线东营段(南外环)改建工程项目全长67.3公里,按照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其中,东段为明海闸至南王村段,已于2024年4月29日开工建设,计划今年建成通车;西段为南王村至滨州界段,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实施以来全省首个特许经营的公路项目,特许经营期限27年,其中建设期2年,运营期(含收费期)25年。
“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促进我们农文旅产业发展。”东营区龙居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松说,便捷的交通给镇上的产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从G220与东八路明海闸交叉点,到G220利津与滨州界,这条横跨东营市东西的交通大通道备受关注。沿线县区、乡镇在看到这条路带来的交通便利的同时,也在深入挖掘一条路带来的城市扩容空间,以期努力抓住更多的机会。
东营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工程科工作人员曾测算过,南二路和南外环之间平均宽度为7到8公里,再乘上道路长度,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面积。这不仅为城市扩容提供了空间,也为周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
看到这一点的还有东营区六户镇。据悉,六户镇国土空间规划确定了“魅力城南、生态六户”的总体定位、“生态旅游观光+商贸物流+交通枢纽”的发展方向和“一核三心、四轴两带、六片多点”整体格局,并围绕这一规划打造“块”式发展布局,即重点打造镇区、高铁片区、中心城区综合物流园三大城镇开发边界片区,聚焦基础配套提升、新产业导入、既有产业挖潜三大方面,打造产业集聚新载体。
一条路,带来交通便利,带来发展机遇,也将带动城市“生长”。(大众新闻记者 张园园)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