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引俄罗斯卫星通讯社3月20日消息,欧洲议会一份关于欧盟5G网络建设的报告引发国际社会关注。报告显示,17个欧盟国家未完全遵守欧盟委员会提出的将中国设备供应商排除在5G网络建设之外的建议,至少14个欧盟成员国在通信设备领域仍高度依赖中国企业,其中塞浦路斯对中国技术的依赖度达到100%。这一数据不仅折射出中欧产业链深度交织的现实,更在特朗普政府对欧盟加征关税的背景下,凸显出欧洲在经济安全与地缘政治之间的复杂博弈。
欧洲议会的报告揭示了欧盟在5G领域的结构性矛盾。德国、奥地利等国的电信网络中,超过半数设备来自华为和中兴。这种依赖源于中国企业在成本、技术和交付效率上的显著优势。以德国为例,其铁路系统使用的华为零部件已深度嵌入基础设施,短期内难以替代。欧盟对中国技术的依赖并非偶然。自2015年中欧签署5G联合声明以来,双方在标准制定、技术研发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中国企业通过参与欧洲多国的5G试验,推动了全球统一标准的形成。
这种互惠合作不仅降低了欧洲的网络建设成本,还加速了数字经济转型。然而,美国的干预正在打破这一平衡。特朗普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施压欧盟排除中国设备,英国、波兰等国已被迫跟进。但多数欧盟成员国选择谨慎应对,法国、意大利等国明确表示不会全面禁用华为。2025年3月,美国宣布对欧盟钢铝产品加征25%关税,欧盟随即启动价值260亿欧元的反制措施,包括对美国威士忌征收50%关税。特朗普则以威胁对欧盟酒类加征200%关税回应,引发美欧贸易战升级。
这场关税博弈暴露了欧盟对美国市场的脆弱性。据数据显示,欧盟对美国的葡萄酒出口量占其总出口量的31%,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葡萄酒产业正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相比之下,中国市场为欧盟提供了新的机遇。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葡萄酒消费国,空客等欧洲企业近期加速在华布局,正是为了对冲美国关税风险。中欧在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合作也在深化。
中国-欧盟投资贸易科技合作洽谈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欧双向投资存量突破2600亿美元,新能源汽车、绿色能源等新兴领域成为合作亮点。尽管依赖中国市场,但欧盟内部对华政策存在显著分歧。以德国、荷兰为代表的经济强国倾向于务实合作,而中东欧国家则受美国影响较深。匈牙利、塞浦路斯等国公开反对禁用华为,认为这将损害自身经济利益。
这种分化在5G政策上尤为明显。欧盟委员会2023年的“高风险供应商”清单试图统一标准,但仅有三分之一成员国遵守。德国工业联合会明确表示,全面排除中国设备将导致德国5G部署推迟至少3年,增加成本超200亿欧元。中国的回应始终强调合作共赢。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空客CEO时指出,中国将坚持高水平开放,欢迎欧洲企业参与中国市场。这种开放姿态与美国的单边主义形成鲜明对比,为中欧合作提供了政治保障。
中欧合作的深化面临多重挑战。美国推行的“小院高墙”战略旨在争取欧洲盟友的支持,与此同时,欧盟内部关于“去风险”策略的讨论亦可能对中国的政策立场产生影响。然而,双方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欧盟需要中国市场的稳定需求,中国则看重欧洲的技术创新能力。欧洲议会的报告和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共同揭示了一个现实:在全球化时代,任何经济体都无法完全“脱钩”。欧盟对华依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