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特朗普宣布4 月2日是美国的“解放日”,宣称这一天将载入美国史册。究其缘由,4月2日是特朗普将正式向全球“选战”之日,他认为美国能借此从“不公平贸易体系”中解脱出来,甚至将自身与华盛顿相提并论,妄言超越其历史地位。特朗普觉得美国长期遭受贸易伙伴的“剥削”,企图通过统一调整关税税率,使其与贸易伙伴对美税率持平,以此重塑“美国优先”的贸易规则。



自特朗普重新执政以来,美国已先后两次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上月4日宣布加征10%的关税,本月4日又追加了额外10%。 对此,中国迅速展开反制措施,针对美国能源和粮食等部分产品加征10%和15%关税,且这些加税措施将严格执行,不会给予减免。这一连串的反制措施,让美国“内伤”严重。然而,特朗普政府仍在打肿脸充胖子。3 月 25 日,美国再次将 50 余家中企列入 “实体清单”,摆出要与中国死磕到底的架势。

与此同时,美方还加大了舆论攻势。全球化智库学术委员会专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黄亚生教授竟抛出三个荒谬至极的“建议”:一是要求中国主动改善与美国的关系;二是让中国停止“支持俄罗斯”;三是中国放弃在南海的部署,并承认菲律宾对相关岛屿拥有主权。其字里行间的意思,就是劝中国先服软,似乎只有这样,美国才会“网开一面”。但这种言论完全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低估了中方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决心,意志与能力。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中国的反制措施已经亮剑。例如,稀土出口管制再次升级,这一举措直击美国相关产业的要害。美国对华围堵政策,不仅让高通、美光等美企在中国市场份额损失了 40%,还促使中国在5G、人工智能等领域突破西方的垄断地位,实现了弯道超车。对美国而言,对全球加征关税必然推高美国消费品价格,增加制造业回流成本,进而加剧通胀压力,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因为关税成本最终还是会转嫁到美国消费者身上。

有分析指出,特朗普口中的“解放日”几乎成了盟友关系的破裂之日。加拿大、墨西哥等盟友已经对美国的加税措施实施报复性关税,若这种反制持续下去,与美国的矛盾必将进一步激化。在乌克兰危机后,欧盟对美国能源和市场存在依赖,新的关税政策无疑将加剧欧洲国家的经济衰退,使欧盟的处境愈发艰难,这极有可能促使欧洲寻求与中国及“全球南方”合作,重构贸易体系。再加上特朗普对美联储的干预政策,进一步破坏了美元的稳定性,全球摆脱对美元依赖的进程也将加速。可以预见,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最终只会落得个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下场。

要知道,脾气谁都有,拿出来是本能,压下去是本事,我们能笑着跟你讲道理,但也能翻脸告诉你什么是规矩。面对美方的步步紧逼,中方立即实施有力反制,特朗普则有了妥协和让步之意。3月23号,特朗普派亲信、美国参议员戴恩斯访华,在中方坚守立场、寸步不让之后,三天后特朗普又改口说只要能达成 TikTok 相关协议,就“愿意减免对华关税”。显然,中方的反击开始奏效了。

回顾历史,在面对外部压力和挑战时,中国人从未有过“服软”的先例。远的不说,就拿近代中国来说,面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历经无数艰难险阻,赢得了民族独立和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及其盟友,中国人民志愿军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战斗精神,打出了国威军威,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在新中国建设时期,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和技术垄断,中国依靠自身的努力和智慧,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奠定了国防安全的坚实基础,在科技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



面对特朗普即将向全球“宣战”,中方早就已经把话说开了:中国人民从来不信邪、不怕鬼,从来不吃霸凌霸道那一套,施压、胁迫和威胁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对中国搞极限施压,那是找错了对象,打错了算盘。美方如果真想谈,就应该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同中方磋商解决各自关切。如果别有所图,执意打关税战、贸易战或者别的什么战,中方将奉陪到底。中方不止一次强调,贸易战的核心逻辑是“双输”,没有绝对的赢家。但如果非要比较出一个输赢,中国也绝不会是输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