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和一位家长聊天,他跟我分享了他的家庭情况。

他说:“阿Mo老师,我和太太一年能挣个七八十万,家里就一个宝贝儿子,在国际学校读高中,目前已经给孩子攒下了一千万。”

听起来是个让人羡慕的家庭条件,经济宽裕,孩子也有不错的教育资源。

但这位家长接着说道:“可这孩子知道家里给他存了这么多钱后,整个人都懒散了。以前还知道用功读书,现在整天打游戏、刷视频,作业都懒得写。问他将来想干什么,他就说反正家里有钱,躺平也够花了。”

说完这些,他来问我:“现在这情况,是该由着他躺平,还是得逼着他继续卷?”

说实话,听完我也挺感慨的。内心OS大概如下:



回归正传。设身处地地想象一下,如果我的孩子一出生就站在了财富金字塔的顶端,账户里静静躺着1000万,他想选择“躺平”的人生,我可能也会犹豫要不要支持。

毕竟,1000万确实够一个普通人过一辈子了。但纠结在于,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这笔钱真的能保证孩子未来几十年都能过得幸福吗?

那还真的不一定。(可加V:amoshuojiaoyu)



中国的“苦难式教育”…

开头那位孩子选择“躺平”,是因为知道了自己家里的真实财富,让他觉得有了兜底,即使不努力也能衣食无忧。这种心态其实不难理解——当一个人知道自己不需要为生计发愁时,很容易失去奋斗的动力。

毕竟,努力往往是为了应对不确定性,而财富的保障让他觉得未来已经“稳了”,自然也就没有了紧迫感。

去年爆火的电影《抓娃娃》中,沈腾饰演的马成钢是一个从贫苦家庭走出来的成功人士,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了有钱人。在他看来,自己的成功完全归功于从小锻炼出的吃苦耐劳的本事。

为了让自己的小儿子马继业也能复制他的成功,马成钢和妻子决定隐瞒家里的真实经济状况,他们带着儿子回到老家,过起了“苦日子”。马继业一边被父母逼着努力学习,一边还要懂事地捡瓶子贴补家用。



这种刻意制造的艰苦环境,最终让马继业不堪重负,被逼到崩溃的边缘。

有趣的是,电影中的情节在现实中也有类似的例子。比如王思聪,他在16岁之前,对家里的巨额财富一无所知。直到有一天,他跑去找父亲王健林求证,王健林才轻描淡写地回答:“这都被你发现了。”





孩子从小知道家里有钱,
究竟是福兮还是祸兮?

无论是电影中的马成钢,还是现实中的王健林,都是选择了隐瞒家庭财富。这种情况让我不禁思考一个问题:现在的孩子,还没出社会就已经知道家里有矿,这到底是福还是祸呢?

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种“福”。家里有矿,意味着孩子从小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优越的生活条件,甚至未来的经济压力也大大减轻。他不需要像很多人那样,为了买房、还贷、养家而拼命工作,生活起点比大多数人高得多。



这种物质上的保障,确实能让他少走很多弯路,甚至有机会去追求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而不是被迫为生计奔波。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财富的过早暴露,也可能成为一种“祸”。因为财富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保障,还可能带来精神上的懈怠。就像开头提到的孩子,原本还知道用功读书,但知道家里有钱后,就开始沉迷游戏、荒废学业,甚至对未来的规划也变得模糊不清。



这种“躺平”心态,本质上是因为他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和动力——既然家里已经为他铺好了路,为什么还要努力呢?

更深入一点来看,财富的过早暴露还可能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如果孩子从小就觉得“钱能解决一切”,他可能会忽视努力、责任和独立的重要性。长期下来,他可能会变得依赖父母,缺乏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即使家里有矿,但如果他没有能力管理和增值这些财富,也有可能会因为挥霍无度而让家底逐渐耗尽。

那么,让孩子知道自己家里有钱,到底是福还是祸?其实,关键在于如何引导。

财富本身是中性的,如果家长能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让他明白财富是父母努力的结果,而不是他可以不劳而获的资本,那么财富就能成为他追求更高目标的跳板。

反之,如果家长一味溺爱,让孩子觉得“躺平”是天经地义的,那么财富就可能成为他成长的绊脚石。

所以,问题的核心不在于1000万,也不在于孩子是否知情,而在于如何让孩子理解财富的意义,以及如何帮助他在物质保障的基础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人生价值。



家里有1000万,
孩子该躺平还是继续卷?

现在,让我们回到家长最初的问题:家里有1000万,孩子是该躺平,还是继续卷?

有家长的回答是当然要继续,1000万根本不够,如果孩子什么都不懂,哪怕有上亿资产也能败光。

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在理的。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1000万看似是一笔巨款,足够让一个人衣食无忧。如果选择“躺平”,孩子可以不用为生计发愁,过上相对舒适的生活,有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追求兴趣和爱好,压力也会小很多。

但它真的能保证孩子未来几十年都过得幸福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从理财角度来看,1000万如果只是存银行定期,按照目前2%-3%的年利率计算,一年利息大概在17.5万左右,虽然能维持基本生活,但想要实现高品质的生活,面对通货膨胀和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可能会有些捉襟见肘、甚至坐吃山空。



如果是选择投资股票基金等,虽然收益可能比较高,但是风险也很大,一旦投资失败,财富大幅缩水,生活也会陷入困境。

但另一方面,如果选择适当的“卷”,孩子可以通过努力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的机会。无论是学业、事业还是个人成长,持续的学习和进步都能让孩子在未来有更多选择权,不至于被时代淘汰。

也有家长心疼孩子,给出的回答是不卷了,因为卷得实在是太累了!既然家里已经有了1000万,孩子完全可以过上相对舒适的生活,不必再为了追求更高的目标而拼命努力。





孩子可以选择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学个感兴趣的手艺、开个小店,或者干脆去旅行、读书,享受生活的乐趣。

毕竟,现在有些人拿着3000块钱的工资,都敢直接裸辞去环游世界,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那拥有1000万的中产,为啥还要逼着自己去卷呢?钱是为了让生活更好,而不是为了让自己更累。



教育的核心,并不是简单地让孩子“躺平”或“各种卷”,而是帮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目标和价值。家长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孩子明白,财富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真正的幸福和成就感来自于个人的努力和成长。可以带孩子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公益活动,让他感受到帮助他人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快乐。

2️⃣设定合理的目标:和孩子一起讨论他的兴趣和未来的职业规划,帮助他设定一些短期和长期的目标。这些目标不一定要非常宏大,但应该是他感兴趣并且愿意为之努力的。比如,如果他喜欢科技,可以鼓励他学习编程或参与相关的竞赛。

3️⃣培养责任感:让孩子明白,财富是父母辛苦挣来的,而不是他理所当然可以随意挥霍的。可以通过让他参与家庭财务管理,或者让他自己管理一部分零花钱,来培养他的责任感和理财能力。

4️⃣适度放手,给予空间:家长不必事事都替孩子做决定,可以适度放手,给他一些自主选择的空间。这样既能让他感受到信任,也能让他在实践中学会承担后果。

如果您有意向让孩子选择国际赛道升学,或是需要择校备考,但又无从下手,可私聊我一对一咨询,给您一些专业的帮助,直通名校招生官,匹配湾区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感谢你的阅读!我是主笔阿Mo,分享最新择校升学情报,深度解读学校及教育,为大家输出最实用、最及时的择校升学干货。

关于教育、择校、升学等,如果你有任何话题想讨论,可以小窗私聊,获取更多一手择校升学资讯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