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 年,湖南 16 岁女孩考上了重点高中,父亲却把通知书烧了。无奈之下,她只好到县城做保姆。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女孩的命运竟被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所改写,最终她成为了博士。
这位乐善好施的老人名叫彭选勋,退休前是位德高望重的校长,为祖国输送了大批大批的可造之材。
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家里人都劝他以后就安享晚年就好,可彭选勋虽然离开了一线,但他始终没法安生待着,每当看到小小年纪居然不在课堂上学习知识的孩子,他的心里总是忍不住阵阵抽痛。
更何况当时国家发展得还没有如今这么完善,不少偏僻一点的村子都只想着要劳动力,家里情况不好的有很多,根本都不愿意送孩子去上学。
于是彭选勋将自己的退休金以及多年来的积蓄都投入到了这上面,一直做着帮助失学儿童回归校园的慈善工作,坚持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贫穷而失学。
1993年,他的夫人突然说起邻居新来一个年仅16岁的保姆,是一个可怜的姑娘,名叫喻赛波,本来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明明靠着名列前茅的成绩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偏偏家里穷供不起她上学,父亲一狠心直接把女儿的录取通知书给烧了。
说起来就让人唏嘘可怜,喻赛波很想读书,那天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却没办法改变通知书已经变成一地灰烬的局面。
喻赛波的父亲也是十分无奈,妻子离世后,他一个人拉扯两个女儿,生活实在是过得困难,女儿考得好确实是一件大喜事,他也很高兴,只不过高中的学费、伙食费、住宿费等对于这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硬是借遍亲戚朋友都没有借到一分,这才含泪出此下策。
事情已经这样了,喻赛波没有办法,她想着自己可以先赚钱攒学费,攒够了自己总是能够继续上学的。
于是喻赛波来到了县里一个老师家里做保姆,人勤快又干净麻利,大家都很喜欢她,因为知道喻赛波家里的情况,平日里也十分关照,家里一堆藏书也都让她随便翻阅。
喻赛波便像一个海绵一样孜孜不倦地吸收着书海里的知识,而她的情况也都在老师圈里传开了,彭选勋听到夫人说完之后,他的心里一阵酸楚,决心要帮助这个姑娘。
他连饭都吃不下去了,当即就找到了喻赛波,声音轻柔地问道:“孩子,你想继续念书吗?”
喻赛波知道这个爷爷,或许是被慈爱的声音所安抚到,她有些哽咽,脑袋不住地点头,但嘴里却说的是“只是家里的情况不好,我要攒够钱了再继续读书。”
彭选勋不认同她的想法,而是坚决地告诉喻赛波,只要她想读书就一心好好学习,其他的事情都交给他来处理。
喻赛波有些错愕,她不知道这个爷爷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但心里也怀抱着期望,希望自己能够顺利继续学业,又十分感激地向彭选勋道谢,并且保证自己一定不负所望。
随后彭选勋亲自跑到了喻赛波家里,他必须要先给喻赛波的父亲做一做思想工作,当得知确实是只有经济问题之后,他给喻赛波的父亲保证道:“只要你同意,这些事情我都包圆了,你不用担心,我们不能够让这么一个好苗子就这么荒废了。”
喻赛波的父亲激动得泪流满面,他感激地不停道谢,“我不是个好父亲,没办法让女儿过上好的生活,甚至连让她安心读书都做不到,实在是太谢谢您了,只要孩子能够继续上学,我就是当牛做马也会记您一辈子,会报答您的……”
后来彭选勋便去安排喻赛波上学的学校,原先考上的学校早就已经开学,已经不接收这后来的“插班生”了,于是他不得不又跑了几所学校去做工作,最后找到自己一个同学才成功让喻赛波进了学校。
毕竟喻赛波的成绩本就不错,回到学校后的她更是废寝忘食地学习,因为她要追赶同学的学习进度,更不能辜负彭爷爷为她所做的一切。
喻赛波家里偏僻遥远,彭选勋甚至帮她解决了住宿的问题,让她能够在周中留在自家,周末再回家。
彭选勋两口子十分高兴喻赛波住在家里,时常给她做一些好吃的,这个年纪的孩子各方面都得注意,他们觉得自己老了用不了什么,便一门心思地都花到喻赛波身上。
1996年,喻赛波因为承受的压力过大,她十分害怕自己考不好给彭选勋丢脸,结果因为心态问题,身体也紧绷着,真就没考好。
喻赛波看到自己成绩都崩溃了,可是彭选勋还是在鼓励她没关系,相信她是有实力的,复读一年再来一次就行。
在彭选勋一家人的支持下,喻赛波在第二年考上了湖南师大,而她大学期间的所有费用依旧被彭选勋包圆了,甚至还找自家女儿借了借。
而喻赛波则是坚持每年拿着奖学金,来减轻自己上学的压力,毕业后她顺利拿到了一家知名企业的offer,但彭选勋却鼓励她坚持深造。
她听从了彭爷爷的意见,考了研究生又考上了博士,毕业后更是进入了中科院分属研究所工作。
喻赛波能够有如今的一切都离不开一直支持她的彭选勋,她坚持要回报这“再生父母”,可彭选勋却说,只要你学有所成之后能够报效祖国,这就够了。
大爱无疆,他像蜡烛一样,却只字不提自己的付出。
(参考:新浪网——退休校长资助小保姆读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