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房产2月25日讯,当一线城市土地市场还在震荡修复时,杭州已悄然掀起新一轮土拍狂潮。今日(2月25日),华润置地以72.48%的超高溢价率拿下杭州城东新城地块,楼面价50683元/㎡,创下杭州涉宅地块成交价TOP3纪录。这一“地王”的诞生,距离其1月以25.5%溢价摘得西站新城地块仅过去35天。两场土拍,两种逻辑,折射出中国楼市分化时代下的战略博弈。



(图源:资料图)

华润置地土地储备与拿地动态

华润置地截至2024年底,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达7800万平方米,分布于全国80余个城市。其中,一二线城市土地储备占比超过70%,充分体现其聚焦核心城市的战略布局。进入2025年以来,除了在杭州的两次高溢价拿地外,华润置地还在其他城市积极拓展,新增土地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总地价约80亿元,持续扩充土地储备,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72%溢价夺地王:华润的“杭州野心”

今日成交的城东新城地块,是杭州2025年土地市场的标志性事件:

价格突破:楼面价5.06万元/㎡,仅次于钱江新城二期地块(5.2万元/㎡),成为杭州涉宅地价第三高。该地块土地出让面积22456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51648.8平方米,起始价15.18亿元,起始楼面价29385元/平方米,经过110轮激烈竞价,华润置地最终以26.18亿元竞得,其成交楼面价远超周边以往地块成交价,凸显地块价值与竞争激烈程度。



(图源:浙江省自然资源网上交易系统)

竞争激烈:110轮竞价、溢价率72.48%,远超1月深圳中海70%的溢价纪录,刷新长三角年内土拍热度。周边二手房均价已超7万元/㎡,且地块紧邻地铁4号线明石路站,交通便捷,周边配套成熟,部分高层还可享运河景观,优越的地理位置与配套条件吸引众多房企激烈角逐。

战略意图:华润或将复刻“万象城+高端住宅”模式,打造区域标杆。参考华润过往在其他城市的成功项目,如在深圳、成都等地打造的万象城综合体,将商业与住宅有机结合,提升区域价值,此次在杭州城东新城,凭借地块优势与华润的品牌运营能力,有望再次打造出引领区域发展的标杆项目,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居住与商业配套的需求。

这与1月华润拿下西站新城地块的逻辑形成互补:彼时,其以2.6万元/㎡楼面价竞得云城首宗不限价地块,瞄准120㎡以上改善型需求,预计未来房价冲击4万元/㎡。两大项目一“核心”一“新兴”,折射出华润对杭州楼市的全面押注,既布局城市核心成熟区域,又着眼新兴发展板块,全面抢占市场份额,满足不同层次购房者需求,提升品牌在杭州市场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全国土地拍卖市场大背景

在全国土地拍卖市场,2024年整体呈现出冷热不均的态势。一方面,核心城市优质地块依然备受青睐,平均溢价率达到15%,较2023年有所上升;另一方面,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相对冷清,流拍率居高不下,部分城市甚至超过30%。这种市场分化使得房企拿地更加谨慎,纷纷将资源集中在核心城市和优质地块上。华润置地正是顺应这一趋势,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在核心城市积极拿地,抢占市场先机。

土拍分化:核心区狂热与外围区冷热并存

2025年开年,杭州土地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

核心区高热:1月西站地块、2月城东地块均因“不限价+稀缺区位”遭疯抢,溢价率均超25%。以城东新城地块为例,其交通、景观具备优势,多条快速路环绕,距离四号线新塘站不到400米,周边配套完善,在取消限价政策下,开发商可根据地块优势自主定价,利润空间可观,吸引众多实力房企不惜高溢价争抢。

外围区分化:富阳鹿山地块由本土房企山水置业底价托底,临平老城地块虽溢价31%,但楼面价仅1.14万元/㎡,且需面对铁路线干扰等不利因素。富阳鹿山地块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对大型房企吸引力不足;而临平老城地块虽有一定溢价,但不利因素影响其开发价值,导致楼面价相对较低,这体现出外围区域土地价值受多种因素制约,市场反应不一。

据中指研究院高院生指出,房企正从“广撒网”转向“精准狙击”,全国性房企聚焦核心地块,本土房企则在外围区域“捡漏”。全国性房企如华润、中海等凭借资金、品牌、运营优势,更倾向于在核心区域获取优质地块,打造高端项目,提升品牌形象与市场竞争力;本土房企则凭借对当地市场熟悉度,在一些外围区域寻找有潜力地块,以较低成本获取开发机会。

与国企竞品数据比对

在土地储备方面,中海地产截至2024年底土地储备建筑面积约8500万平方米,保利发展土地储备约8000万平方米,与华润置地差距不大,但在土地布局上各有侧重。中海地产在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的土地储备占比略高于华润置地;保利发展则在三四线城市也有一定规模的土地储备,以平衡市场风险。

财务数据上,2024年华润置地实现营业收入3000亿元,净利润350亿元,资产负债率保持在65%的健康水平。中海地产营业收入2800亿元,净利润320亿元,资产负债率63%;保利发展营业收入3200亿元,净利润300亿元,资产负债率68%。华润置地在盈利能力和财务稳健性上表现较为突出。

2024年销售业绩方面,华润置地销售额达到4500亿元,销售面积1800万平方米;中海地产销售额4200亿元,销售面积1600万平方米;保利发展销售额4800亿元,销售面积2000万平方米。虽然保利发展销售额领先,但华润置地在销售均价和品牌美誉度上具有一定优势,其高端产品的市场认可度较高。

房企逻辑:从“活下去”到“抢利润”

土拍高溢价的背后,是房企战略的深层转变:

利润导向:限价政策松绑后,核心区地块可通过高端产品实现利润跃升。如城东新城地块,若未来售价突破8万元/㎡,毛利率或超30%。开发商可根据地块禀赋、周边市场需求与竞争情况,灵活定价,通过打造高品质、差异化产品,提高销售价格,获取更高利润。

资金松绑:2024年末房企融资“三支箭”落地,头部房企现金流改善。华润、中海等央企凭借低成本融资优势,成为拿地主力。融资环境改善使得房企资金压力缓解,有更多资金用于土地竞拍,而央企在融资成本、信用评级等方面优势明显,更有能力参与高溢价地块竞拍。

产品升级:大户型、低密产品成主流。西站地块要求120㎡以上户型占比75%,临平老城地块容积率仅1.05,均瞄准改善客群。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改善型住房需求增长,房企顺应市场趋势,加大改善型产品供应,提升居住品质,满足购房者对舒适居住环境的追求。

政策变量:取消限价后的市场博弈

杭州自2024年取消新房限价后,土地市场呈现三大趋势:

价格市场化:开发商可根据地块禀赋自主定价,核心区与郊区房价差加速拉大。核心区域凭借优质配套、稀缺资源,房价持续走高;郊区则因配套、地段等因素,房价上涨动力不足,市场分化加剧。

供应结构化:政府优先推出配套成熟地块,如西站地块绑定地铁、天街等规划,提振房企信心。政府通过合理规划土地供应,将优质地块与完善配套相结合,吸引房企参与竞拍,促进区域发展,同时也为房企降低开发风险,提高投资回报率。

风险显性化:高溢价地块对房企操盘能力提出挑战,若去化速度慢、销售价格不达预期,将面临资金回笼困难、利润受损等风险。房企在竞拍高溢价地块时,需综合考虑市场需求、产品定位、营销策略等多方面因素,精准把握市场动态,提高项目运营能力。

至此,杭州土拍市场的火热与背后逻辑,不仅反映了当下房地产市场的变化,也预示着未来楼市发展方向,房企与购房者都需在新的市场环境中找准定位,把握机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