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故宫的展览中,颇具研究价值的当属底蕴丰厚的凌家滩文化玉器展,凌家滩文化距今已有5300年至5800年的历史,是我们了解五千多年前先民生活的重要媒介。
文明先锋展览 | 图源:微博@故宫博物院
在观赏众多文物之后,与当下意识冲击最大的当属其中的“猪”形象器物。在猪形象器物打造上,猪一改人们传统中的印象,多出了一分“尊贵感”。这份尊贵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大环境有关。凌家滩文化时期,家猪是生存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在物质资源相对匮乏的新时期时代,拥有大量的猪无疑是一种财富的象征。
07M23玉猪 | 图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除此之外,猪在当时还有很大的可能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角色,猪是部落之间交换其他物品的重要媒介,那时候的猪有点类似于今天的“黄金”了。
玉猪 | 图源:微博@故宫博物院
展览中出现的玉猪,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同时代形体最大和最重的玉雕作品。发现于墓口的上方,专家猜测可能有着某种指示或者镇墓功能。从古至今,人们在祭祀天地、祖先时,都会选用猪、羊等大型牲口,这类动物的形象也多被当成祭祀的象征。
玉猪 | 图源:故宫展览APP
猪在凌家滩先民的朴素宗教信仰中,也被视为一种与神灵沟通的媒介,一些宗教祭祀的器物也会加入猪的形象元素,进而表达对于神灵的崇拜与敬意,祈求风调雨顺、安居乐业、庄稼丰收。
玉鹰 | 图源:微博@故宫博物院
而展览中出现的玉鹰,鹰的翅膀也是猪的形象,鹰的腹部刻有八角星纹,将猪、鹰和星纹设计在同一个器物之中,可见当时猪的地位。
98M29玉鹰 | 图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对于将猪同星纹放在一起,有的学者研究后解释,在凌家滩文化中,有一个能够指示立春到来的猪形星座,学名叫做天豕,是二十八宿中西方的第一宿奎宿。立春过后,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代表着一年的开始。因此,猪的形象在当时的天文系统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通过是否拥有代表财富的猪形器物,以及精美的玉器,还能大体地分辨出其所有者的身份层级。
青玉祖神像 | 图源:微博@故宫博物院
在古老的凌家滩文明中,有着明显的阶层文化和贫富差距。比如这件很具代表性的青玉祖神,这件玉人以“上人下兽”复合而成,从他那自带王气的气质中,可以看出他应该是一位具有行政与军事权力的王者,是部落的一位领导者。
无形的凌家滩文化,通过诸如玉猪、玉鹰等一件件有形的器物得以生动地呈现,让生活在5000多年后的我们依然能够感知到先民们的生活碎片和宗教信仰,感受到新石器时期伟大的原始文明。
备注:本文内容以官方资料为基础,在细节创作上适当地发挥了一些联想和创造。
【小提示】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仅为配图表达。如有问题,请私信联系【松兰书社】小学士说明,万分感谢。转载文章需经【松兰书社】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