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克兰驱车向北40分钟,Whangaparāoa半岛有热门的莎士比亚公园和Army Bay。


这个夏天,这里不太宁静。

大巴停靠在海边,车门一开,成群结队的人涌向沙滩,手里拿着各种工具——水桶、钢丝、刮刀等。

从一个岩池跳到另一个岩池,所有能抓到的活物都被塞进桶中,所到之处,片甲不留。


“所有的能动的一个不留,连海藻也要拿走。”Army Bay的居民Mark Linton感到很痛心。

01

“成群的来,岩石都被薅秃了!”

Linton还记得,在上世纪70年代,Army Bay的大号鸟蛤一捞一大把。

即使是10年前,这里的海洋生物还很丰富。


“现在,成百上千人把所有的活物一扫而空,有的鸟蛤比指甲盖还小。

“有的是大巴载着过来的,他们带着桶、钢琴丝这些工具,刮下所有活物带走,海藻都不放过。”

Linton表示,这些人把岩石都薅秃了。

“现在Whangaparāoa周围的岩石都已经完全裸露,每个岩池里都是空空如也。他们带走的是海鸟和鱼类的食物。”


Ngāti Manuhiri保护信托机构首席执行官Nicola MacDonald表示,这片海域损失非常严重。

“从低洼岩石池中捕捞海洋生物和贝类会破坏海洋生态,因为这些生物一旦被清除,很难再恢复,比如Pākiri Beach的青口岩已经因为过度捕捞而完全不长青口了。


“这些沿海海洋生物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昆虫、小鱼和海鸟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这让人很担忧。

“过度采集岩石上的贝类,清空岩池不应该是新西兰的作风。”

02

网红圣地遭灭绝式扫荡

再往北开,又是一个热门的赶海地Ōmaha海滩。


这里的岩石池有着丰富的海鲜,使得其成为一个休闲、赶海的网红胜地。

人一多,各种乱象又来了。

Ōmaha海滩居民Mary Coupe表示,成群的人拿着各种容器,里面装满海星等海洋生物。


“有一次看到一家人,父母带着小女孩拿着一个大‘碗’,双臂都快抱不住的那么大,里面装了三分之二碗的小海螺。”

“海螺有多小呢,可能10个加起来才有指甲盖大。”

帽贝和章鱼都是用桶装的,海星捡了就架在烧烤架上烤。


当地人也经常看到这样一个现象,成群结队的人在当地扎起帐篷,一呆就是好几天,吃饱喝足,满载而归。

两年前,新西兰媒体就曾报道,这片海滩连海星都快要灭绝了。


Coupe希望,所有申请新西兰签证或有公民身份的人都必须遵守Tiaki承诺。

“Tiaki 承诺”是2018年新西兰旅游局及其六个合作伙伴发起的一项倡议,要求游客向新西兰承诺:关爱人民和地方。


在新西兰旅行时,我会:
爱护土地、海洋和自然,轻手轻脚,不留下痕迹。
安全旅行,关心和体谅所有人。
尊重文化,以开放的心态旅行。

Coupe表示,应该让所有在新西兰的人“参与环保事业,成为自然环境的守护者”。

03

来历不明海鲜在网上售卖

今年不知道是天气太好还是食物太贵,很多人都注意到,去海边打野味的人变多了。

“我经常在奥克兰各个海滩跑步,总的来说,往年基本没人去赶海的地方,今年都出现了很多人捕捞。”


“我在Avon Estuary骑车有段时间了,确实有越来越多人在退潮的时候一窝蜂来捕捞。”

有的人甚至把赶海这项休闲活动变成了商业活动。

有人曾抓到过一次捕捞了超过4万只鸟蛤的团伙:


“有人在莎士比亚公园看到,特定种族的一伙人发疯似的捞鸟蛤,联系了渔业官员,还好他们及时赶到,发现这伙人的面包车里装了整整3层鸟蛤,比限制数量多捞了4万只。”

一些网友将这些疯狂捕捞跟网上来历不明的海鲜联系了起来。

有网友发布了一些截图,可以看到在Facebook有鸟蛤出售,10纽币一公斤:


这是一个生活在奥克兰的越南人小组,里面时不时就有人卖海鲜。


还有人出售成箱的鲜鱼:


在新西兰,基本所有的鱼都来自商业捕捞,私人出售捕获的鱼不可用于出售和交易。

很多网友谴责过度捕捞行为,认为应该罚款、没收工具,以儆效尤。

有人建议,新西兰应该学习澳大利亚的做法:

“多年前澳洲发生同样的事,然后政府颁发了禁令并设置了高额罚金。”

新西兰渔业局鼓励公众举报可疑或非法捕捞活动,但这引起了网友们的不满。


“为什么他们不直接去海滩检查并采取威慑措施?‘我们鼓励大家用手机APP进行自检’,这些人根本不在乎规则。”

不过,现在新西兰渔业官员非常缺人,也不可能会出现在所有的海滩,因此也有人建议,增加执法经费,把渔业官员增加三倍。

04

有人辩解:生活成本太高了

在网友们的众多争议中,还有另一种不同的声音。

但不少人认为,人们纷纷跑去打野也反映了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困难。



“现在食物越来越贵了,很多家庭支撑不起。过度捕捞的确不好,但你让他们怎么能对现成的食物视而不见?”


“过去几年什么都涨价,汽油、食物、交通。

“买不起超市食物只能去海边找免费的。”

归根结底,有人总结:新西兰还是人太多了。


“如果不是新西兰政府贪婪,把世界上那么多人塞在这两个小岛,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对此,你怎么看?

ref:https://www.nzherald.co.nz/nz/northern-auckland-residents-say-crowds-stripping-local-beaches-bares/LGGON4LOFBAN3JNR3GKSPHYEEA/
https://www.reddit.com/r/newzealand/comments/1ix9jwk/northern_auckland_residents_say_crowds_stripping/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