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咖啡遇见乡村,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带来怎样的变革?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东沟村的“桃源半山”咖啡馆给出了答案。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轻轻拂过东沟村的青山翠谷,“桃源半山”咖啡馆内,磨豆机的欢快旋律已悄然响起。这座“村咖”正以它独有的模式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注入生机与活力。


“桃源半山”咖啡馆俯拍图

推开嵌着铜环的杉木门,一股融合了浓郁咖啡香与清新山野气息的暖流迎面扑来。店主王启迪正在为客人冲泡一款特调咖啡,咖啡豆选用云南小粒种,搭配本地野山蜂蜜,杯沿点缀着刚从后院采摘的薄荷叶。“这款‘云蜜薄荷’月销超过200杯,已经成为我们的招牌。”王启迪边擦拭着杯沿,边微笑着介绍,眼中闪烁着满足与喜悦。

庭院里,三三两两的游客正对着手机镜头寻找最佳拍摄角度。来自十堰市区的大学生小李正轻抿着杯沿细腻的奶泡,兴奋地说:“看,这个拉花是爱心形状!”透过落地窗望去,夯土墙上错落挂着竹编灯罩,原木长桌摆着用老树根改造的花架,每个角落都流淌着山居美学的巧思。

王启迪曾在上海餐饮界摸爬滚打。她意识到,将都市的精致生活理念带入乡村,或许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于是,她毅然决定回乡发展,恰逢十堰市城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大力推进农网建设,各类资源向农村倾斜。在烟草部门和村“两委”的支持下,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与精心选址,王启迪终于在家乡开出了第一家咖啡馆。


王启迪为客人冲泡咖啡

馆内的装修风格质朴而富有设计感,木质家具与绿植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返璞归真的温馨氛围。这样的环境,让每一位踏入咖啡馆的游客都能感受到身心的放松与愉悦,他们可以在此品一杯香醇的咖啡,悠闲地坐在花园的木椅上沐浴阳光,或是在夜幕降临之际,欣赏小院中巧妙的灯光设计,感受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深受都市“小资”文化熏陶的王启迪,将精致的生活态度融入咖啡馆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咖啡馆内,咖啡香与音乐声交织在一起,年青年们在此畅谈人生,与馆外的虫鸣、山水、花田共同构成一幅动人的风景画。

随着“桃源半山”咖啡馆步入正轨,王启迪又在附近建起了民宿和农场,形成了集咖啡、住宿、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周末或节假日,这里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篝火晚会、陶器制作、茶艺表演、音乐会、手工艺展览等,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文化生活,更吸引了大量游客慕名而来。

村民张玉是附近一家卷烟零售店的店主,她感慨万千:“自从咖啡馆开业后,我店里的生意明显好转,经常有游客来买烟和零食,我们家的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

张玉的感慨代表了众多受益者的心声。自从咖啡馆开业后,不仅她的卷烟零售店生意好转,整个村庄的活力也被激发了出来。看到这样的成效,城区局(营销部)更加坚定了支持乡村振兴的决心。

“通过文旅融合、产业联动,我们不仅盘活了乡村资源,更培育了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我们将继续探索文化产业与农网建设融合的新路径,擦亮乡村名片,赋能乡村振兴。”城区局(营销部)主要负责人表示。

从一杯咖啡到一个产业,“桃源半山”咖啡馆的成功实践,为更多乡村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振兴样本,也彰显了烟草行业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创新力量与责任担当。(文/图 王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