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 惕
大量上市
有人吃进急诊
雨水节气过后
春天的气息愈发浓厚
此时正是春笋大量上市的时节
在品尝这“春季限定”美味的同时
也要注意
春笋若食用不当可能变“春损”
近日, 有人就因春笋进了医院
两男子贪吃春笋后晕厥呕血
上周,杭州40多岁的王先生晚餐时吃了不少春笋和香椿。饭后,他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紧接着眼前一黑,晕厥过去,家人赶紧将他送医治疗。
无独有偶,另一位40多岁的钱先生也对春笋情有独钟。一天晚饭他吃了不少春笋,夜间出现呕血、便血症状。由于有胃溃疡病史,家人迅速将他送至医院急诊。
急诊科医生检查发现,二人均为消化系统出血,但出血前都并未感到明显胃痛。经过紧急治疗,他们的情况逐渐稳定。
为什么吃个笋就消化道出血了?
事实上,每年这个季节都有不少人因吃春笋住进医院。医生介绍,春笋含有难溶性成分如草酸和鞣酸,以及丰富的粗纤维。这些成分不易消化,大量食用会刺激肠胃。
尤其对肠胃功能弱或本身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群来说,过量食用易损害胃黏膜,导致消化不良、胃腹胀、反酸、嗳气等不适症状,严重时还会造成消化道出血,出现呕血、黑便等并发症。
以下这几类人也不宜多吃笋
1.有尿道结石的病人
春笋中含有草酸,在人体内易与钙结合,影响钙的吸收,甚至引起结石。
2.儿童和老人
草酸会影响人体对钙和锌的吸收,儿童食用春笋不仅会伤胃,还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老年人消化能力弱,体质较差,胃肠道功能容易紊乱,也应尽量少吃笋。
3.过敏体质人群
春笋中的草酸会加剧过敏反应,如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
吃笋的最佳“姿势”
医生提醒,即便是没有胃肠道疾病的人,吃笋也要悠着点。
1.进行焯水处理
烹饪春笋前最好先用沸水焯煮7~10分钟,甚至更久。这样做不仅能去除春笋的涩味,使其口感更加爽脆,还能减少70%的草酸含量。
2.不要空腹食用或与生冷食物混吃
不要空腹食用春笋,最好先吃几口饭或喝点汤,可有效降低春笋对胃黏膜的刺激;吃完春笋后,尽量不要立即食用生冷食物,以免诱发肠胃不适。
春菜大量上市,食用也需谨慎
当下
枸杞头、马兰头、荠菜头
香椿头、苜蓿头等上市
越来越多的野菜
陆续出现在市民的饭桌上
今天,我们也推送了
六合春菜相关内容↓
虽然野菜营养丰富,但并不是所有野菜都适合食用。南京市第二医院营养科医生王霞提醒,春天气温渐升,不少人喜欢去野外挖野菜,“许多有毒植物的外表与可食用野菜长得跟双胞胎似的,比如荠菜的幼株和蔊菜、独行菜看起来区别不大;香椿芽和漆树的芽很相近。一些野菜含有毒素或刺激性物质,如果采摘不当,误食后轻则上吐下泻,重则性命不保。”
比如
水芹菜可食用
石龙芮有剧毒
白花可食用
白杜鹃花叶都有毒
金银花可食用
断肠草花别碰
除此之外
这些“野菜”也有毒
千万别碰
王霞提醒大家
挖野菜要注意识别
选对地方
吃前要洗净
一旦误食有毒野菜,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不要随意采摘不熟悉的野菜。很多人喜欢去公园、农田里采野菜,一定要确认该区域是否喷洒过药物,否则容易中毒。
专家强调,很多野菜生长条件不佳,特别是长在高速公路旁的野菜长期受到汽车尾气、路边尘土的污染,公园里的野菜浇的水可能是城市绿化用的中水,就不要挖了。
此外
还需注意
食用野菜前要浸泡和焯水处理,“由于野菜长期露天生长在野外,在食用前一定要充分清洗,建议用淡盐水将野菜浸泡两个小时,可以去除部分虫卵、细菌。”
食用野菜后如果出现皮肤瘙痒、过敏、胸闷、呕吐、腹胀、腹泻,或是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到附近医院就诊。
野菜虽好
但这些人千万别吃
体质不合适者不要吃。虚寒体质要少吃,多数野菜属性偏寒凉,过量食用可损伤脾胃;过敏体质者要慎吃,比如平时服用止痛药、磺胺药或易发生过敏的,吃野菜应慎重。
此外,有些野菜孕妈吃不得。部分野菜可活血化瘀、促进子宫收缩,这类野菜孕妇还是别吃为好;还有一些野菜属于中药,含有药物成分,孕妇也不适合食用;此外,寒凉性的野菜孕妇也不适合吃。比如,马齿苋性寒、味酸、微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降血糖的功效。但马齿苋成分对子宫有兴奋作用,可引起子宫收缩,有可能造成流产。
小编提醒大家
春笋好吃但不能贪多
一旦出现
腹痛、便血、恶心、呕吐等症状
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此外,再次强调
千万不要随意采摘
野花、野菜、野生菌、野果等
安全第一
来源: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南京发布、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