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未退,淄博水利系统已掀起数字化改革热潮。日前,全市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推进会释放明确信号:萌山水库、太河水库将在3月底率先迎来省级评价,田庄水库、石马水库紧随其后在5月冲刺验收,这标志着淄博市水库管理将正式进入标准化、智能化、体系化的“矩阵时代”。
“智慧大脑”重构管理模式。在太河水库调度中心,工作人员正调试新接入的矩阵平台系统。大屏幕上,雨情监测、工程巡检、应急预案等13个模块数据实时跳动。“过去分散在多个系统的数据,现在统一归集,就像给水库装上‘智慧大脑’。”技术负责人介绍,该平台通过物联网+AI算法,可提前72小时预测库区安全风险,处置效率提升40%以上。
此次重点解读的《山丘区评估指标》,构建起包含数字孪生、智能感知、预报预警等6大维度的评价体系。市河湖长制保障服务中心专家特别指出,矩阵建设并非简单的信息化叠加,而是通过数据流重构管理流程,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库”。
作为国家级试点的萌山水库,其创新实践备受关注。相关负责人给记者展示了施工图:“我们正在搭建三维数字孪生平台,通过3000多个传感器实现坝体毫米级形变监测。”据悉,同步推进的还有无人机自动巡检、库区生态流量智能调控等四大攻坚项目,相关成果将形成山丘区水库管理的“淄博样板”。
针对建设中暴露的“数据孤岛”问题,淄博市明确表示将建立市级技术攻关专班,重点突破异构系统兼容、多源数据融合等技术瓶颈。省水利厅专家现场支招:“可借鉴深圳智慧水务经验,建立全市统一的数据中台。”
“省级验收进入倒计时,我们必须跑出加速度。”在市水利局的作战图上,四座水库的建设任务已细化到周。特别设立的“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对滞后项目实行提级督办。
值得关注的是,淄博市将同步编制《矩阵建设实操手册》,把萌山水库的智能诊断系统、太河水库的应急预案数字化模块等创新成果,固化为标准工具包。市水利局负责人表示:“这些经验不仅服务本地,更要为全省水库智慧化管理提供解决方案。”
随着春汛临近,矩阵建设的实战检验即将到来。当传统水库插上数字化翅膀,淄博正以先行者姿态,探索着智慧水利建设的全新路径。
鲁网淄博新闻热线:0533-3811076
责任编辑:刘宗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