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脑梗,这可是中老年人健康的一大杀手。

而耳朵这个器官对血流供应非常敏感,一旦脑梗发生,血流供应不足,它就会作为身体的“信号塔”,给我们传递一些重要的健康信息。

如果你经常出现这3种耳部异常,就要当心脑梗找上门了。

耳朵是脑梗的“预警雷达”


耳朵这个看似简单的器官,与大脑却有着惊人的联系。

随着医学研究的加深,科学家发现:耳朵就是脑梗的“预警雷达”。

症状一

突发性耳聋

内耳由内听动脉供血,该动脉是脑部血管的分支。

脑梗发生时,内听动脉可能因血栓或栓塞导致血流中断,引起内耳缺血,导致耳蜗内的毛细胞受损,影响听觉信号的传递,从而引发突发性耳聋。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显示,经历突发性耳聋的人在未来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是常人的1.6倍,突发性耳聋可能是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

症状二

耳鸣

耳鸣通常是指在没有外界声源刺激的情况下,耳内或头部主观感受到的“嗡嗡”或“嘶嘶”的声音。

突然出现的、持续的耳鸣,尤其是单侧耳鸣,可能是脑梗的一个早期信号。

台湾的一项研究发现,耳鸣患者发生脑梗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出66%,尤其是在耳鸣持续时间较长的老年人中,这一风险更为显著。

症状三

耳痛

少数情况下,脑梗患者在发病前可能会感到耳内疼痛。

这是因为耳部的感觉神经与脑部的神经存在密切联系,当脑部血管发生堵塞或破裂,可能导致牵涉痛,即疼痛感从其他部位放射到耳朵。

这种耳内疼痛可能表现为刺痛、胀痛或隐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并且还可能伴随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这9种异常同样可能是脑梗信号


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23》,以下任何一种症状都可能是卒中的信号,应当留意。

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

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团难

双眼向一侧凝视

单眼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眩晕伴呕吐

行走不稳

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意识障碍或抽搐


早期预防是重中之重


1

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

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

减少盐分摄入,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

糖尿病:

控制血糖水平,定期监测血糖。

遵循医生建议,合理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

高血脂:

控制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必要时服用降脂药物。

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

2

健康饮食

多吃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有助于保护血管。

选择全谷物,如燕麦、糙米、全麦面包,有助于降低胆固醇。

多吃优质蛋白质,选择鱼类、豆类、瘦肉等,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

避免高盐、高糖食品,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

每天饮水1500-2000毫升,保持血液稀释。

3

保持健康体重

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BMI 18.5-24.9)。

减少腹部脂肪,男性腰围应小于90厘米,女性小于85厘米。

4

规律运动

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每周至少150分钟。

力量训练:每周2次,增强肌肉和骨骼。

避免久坐:每坐1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

5

戒烟限酒

吸烟会损伤血管壁,增加血栓风险。

喝酒的话,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当然,一滴不沾是最好的。

脑梗虽然凶险,但通过了解其早期信号,以及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脑梗的发生风险,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