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在渝全国人大代表、住渝全国政协委员即将赴京参会。代表委员有怎样的履职故事?今年带去哪些“民意”?
2月21日起,上游新闻推出“履职一年间”系列报道,通过代表委员的履职点滴,展现他们的履职风采。
2月20日15时,重庆江北区海尔工业园内,全国政协委员、重庆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喷粉班班长卢跃富正和同事商讨生产环节的技术难题。
“我们不要害怕困难,困难的地方最容易出成绩。因为有困难就会有改善,有改善就会有创新,我们新时代的产业工人必须提高创新能力。”卢跃富铿锵有力的话语给了成员们很强的信心,因为他们知道,卢跃富就是这样一路走来的。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二十岁出头就只身前往外地打工;为了攻克技术难关,他迎难而上最终提高生产效率为公司节省了生产成本;为了发挥“传帮带”作用,他还打造出一支技能扎实的队伍,其中多人被评为首席技师、高级技师……自2010年入行至今,卢跃富累计参与了80余项改善创新,海尔工业园的卢跃富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内,摆放着许多他的“勋章”。
作为来自一线的产业工人,履职以来,卢跃富积极助力拓宽产业工人发展空间,希望更多奋斗在一线的产业工人在为企业实现价值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今年,他也将继续扎根基层,为一线产业工人“代言”。
在建言中实现自身价值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卢跃富共进行了4次发言,并提交了两份提案,分别是多措并举推动年假落实,和加快“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在企业落实。“我认为实现自身价值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提案工作,关注基层民生,多为基层群众发声。”
“两份提案均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回应,特别是‘新八级工’技能等级制度在企业的落实,更是让我感受到了国家对技术人才的重视和培养。”卢跃富告诉记者,“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序列,打破了技术工人成长的“天花板”,搭建了职业发展“立交桥”,有力推动了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更高质量发展。加快“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在企业落实不仅能引导技术人员更加崇尚技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技能队伍的整体能力水平,也能更好地帮助企业培养人才,留住人才。
“全国在行动,我的家乡重庆也在行动。”卢跃富介绍,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积极指导企业开展试点,并指导企业制定评聘方案、明晰评聘流程,充分发挥企业在“新八级”制度试点工作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自主开展评价、自主探索创新考核评价方式,切实为一线工人搭建好“成长阶梯”。
目前,重庆已经建立从学徒工到首席技师的“新八级”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并确定了多家“新八级”制度试点单位,将人才的“评价权”连同“使用权”都交给企业。
2024年,全国各地推行“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全年共有超过1200万人次劳动者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
新时代产业工人要提高创新能力
在工作室墙上,名为“喷粉箱体挂具结构改善”的创新项目展板引人关注。这正是由卢跃富牵头开展的创新举措项目之一。
“你看,这就是我们去年投用的喷粉箱体的一个挂具,经过改善,每年仅脱漆的费用,就能为企业节约40万元的成本,同时也能为我们员工降低劳动强度。此外,挂具改善后,储存量也降低了,做到化繁为简。” 卢跃富拿着新投用的挂具向记者介绍。
其实,这只是卢跃富参与改善创新的“冰山一角”。
从2010年入行至今,卢跃富围绕喷粉房负压防泄漏、箱体换色喷粉、喷粉设备日常保养等各环节,参与了80余项改善创新,为企业降本增效贡献了不少力量。如喷粉杂色不良改善这一项目,将喷粉下线合格率由85%提升至98%以上,线体生产效率由单小时380台提升至480台,线体效率提升约20%,每年为企业节约能耗物耗费用300余万元。
这期间,卢跃富见证了洗衣机的迭代升级、喷粉技术的半自动化到自动化,他本人也从一名普通的产业一线工人成长为重庆市劳模、全国优秀农民工,到如今的全国政协委员。
“新时代的产业工人,必须提高创新能力。”一路走来,卢跃富深知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为此,他依托卢跃富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积极做好“传帮带”。至今,他已先后带出60余名徒弟,其中多人被评为首席技师、高级技师,为企业喷粉工种打造出了一支技能扎实的队伍。
不仅在本职工作中,卢跃富在委员履职中也积极助力拓宽产业工人发展空间。他希望,让更多奋斗在一线的产业工人,在为企业实现价值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今年,卢跃富将继续关注产业工人的福利保障这一方面。卢跃富介绍,自己正在准备一份关于完善落实工龄制度的提案。“工龄制度的建设会带来几个好处,首先有益于产业工人福利保障,还能够为工厂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为创新改善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因为有经验的老员工越多,那么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
上游新闻记者 陈竹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