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楚水劈开地脉处,危崖陡然起势。东岸悬棺垂落青铜冷光,西岸夔龙潜渊的鳞纹未褪,两相峙立如上古兵主掷下的铁戟,刃口尚滴着洪荒的碧血。江风撞壁回旋,将十万松涛锻成霜刃,削得云絮纷飞如帛裂,却削不平岩壁上禹王斧凿的谶语。
蓦见赤轮碾过天门,千仞绝壁刹那熔作紫金。孤帆自羲和驭日处浮来,素舷剖开琉璃江面,拖曳的波痕竟似割裂阴阳——前半截浸着未褪的夜色,后半截已燃起流火。舟子长篙点破镜天,惊起崖间栖鹘,翼展掠过赭色岩画时,抖落几片商周残甲。
转舵时忽闻钟吕声自虚谷涌出,原是江涛拍打空洞山腹。古栈道悬于云雾,樵歌坠入深渊,三百年后才化作翡翠水纹。崖柏倒悬处,见采药人背负竹篓踏虹而行,腰间葫芦摇晃,泼出半瓢云雾竟凝成前朝谪仙的残句。
暮色沉降如铸剑淬火,两岸青山渐染铜绿。孤帆拢岸刹那,惊见水中倒影:东峰化作垂旒天子,西岭变作簪花仕女,千年对视的眸光里浮沉着六朝金粉与烽烟。忽有渔火跃出荻花,恰似历史长卷里遗落的朱砂印,钤在楚江苍茫的留白处。
月出时千岩泛起冷焰,始知这亘古的对峙原是天地设下的镜鉴:山影里沉睡着开天辟地的雷霆,帆影中流转着万世飘萍的微尘。当子夜潮声漫过碣石,方悟那叶冲破日轮的孤舟,不过是永恒向须臾借来的,一枚会呼吸的楔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刃削碎玉盘,残月向西沉去,寒光飞溅处惊起三更鸦鸣。吴越之地自古多慷慨之士,此刻姑苏城外十万白霜覆城,竟似伍子胥白发冲冠,又若范蠡五湖烟波中凝成的冷雾。铁蹄声早随夫差剑沉入胥江,惟余江枫血色未褪,将半空寒星烧作渔火明灭。
艄公橹声荡碎千年银河,舟楫载着李太白捞月的醉影、张若虚叩问江月的玄思,却载不动半片霜刃般的月光。寒山寺钟声如青铜古剑出鞘,剑气斩落满天星斗,坠入江中化作流萤点点。渔火忽明忽暗,恰似范仲淹笔砚间未干的墨泪,又似唐伯虎桃花庵前将熄的酒旗。
江枫红得惊心动魄,每片叶脉里都流淌着血性的吴歌。子胥目悬城门的传说在叶影间明灭,西施浣纱的涟漪在霜刃下凝结。渔火忽而大亮,照见张继青衫上未干的墨痕,那墨色原是自屈子离骚中浸染而来,此刻竟在霜天里蒸腾成云,遮住欲曙的天光。
乌鹊振翅声里,二十四桥箫音与寒山钟声交缠。渔火渐次熄灭处,范成大笔下"四十九回秋月明"的喟叹随江水东流。最后一颗星子坠入枫林时,江面忽然浮起半轮红日——原是渔人收网,将整条银河打捞成晨光熹微。霜刃消融处,江枫愈见殷红,恍若昨夜愁眠凝成的血色琥珀,在黎明前迸射万道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