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9月,日本军医松本胜(一般翻译成“松本草平”)迈着沉重的步子,在大战结束后的诺门坎草原上跋涉前行,收尸车已经快堆满了,可是他还想再多装几具。
苏军只给一个星期的时间,这点时间要收殓1万多具尸体是不够的。
苏军指挥官视察战场
松本胜作为唯一幸存的军医,在几天前目睹了日军的惨败。第23师团的64联队和13联队被苏军歼灭,苏军的坦克将两个联队的日军包围,钢铁洪流像收割机一样收割着日军,日军的骑兵和步兵成片倒下。
苏军的T-34坦克无情地碾压着步兵,骑兵连人带马被喷火坦克烧得焦黑冒烟,倒在草原上像一堆堆焦炭。在雨夜过后的草原上,两个联队的日本兵被坦克碾得血肉分离,烂泥坑里已经分不清哪些是肉哪些是泥。
第64联队的联队长山县光武和第13联队的伊势高秀,亲眼看见士兵被烧成焦炭,被碾成了血泥,在绝望中拔枪自杀。尸体倒在第747高地上,收尸队再晚来两天,野狼就会尸体啃成骨架,到时候两个联队长只能报失踪了。
日军的收尸队
在最后的决战中,苏军统帅朱可夫调集了重兵,集中了苏军的坦克和装甲车集群,以不可阻挡的气势直接开进日军阵地。日军组织了人肉冲锋,以自杀式的冲锋发起反扑,这一招在坦克面前却不起作用,苏军的坦克都换成了柴油驱动,手持燃烧弹的日本兵死得很惨。
日军伍长藤原被称之为“坦克克星”,在第一次诺门坎战役中曾使用燃烧弹烧毁了4辆苏军坦克。可是在决战那天,当他爬上苏军的坦克时,燃烧弹却不起作用了,苏军将他顶翻在车下,直接将他碾成了两截。藤原的下半截身子,被苏军坦克拖出去了很远。
苏军在诺门坎使用的坦克
日军出动了唯一的坦克师团与苏军决战,日军的坦克被视为战胜苏军的杀手锏。可是当日军坦克冲向苏军时,他们才发现苏军的坦克像小山一样,它们像掀火柴盒子一样掀翻了日军的坦克。
在哈拉哈河西岸的一处交战阵地上,苏军的坦克甚至连炮都不开,直接开过去将日军坦克顶翻,然后开上去反复碾压、来回揉搓,日军坦克被压成了铁饼,坦克里的日军变成了“肉夹馍”。
有的苏军坦克直接把日军坦克推进河里,日本兵掀开坦克盖子爬出来时,又遭到了坦克上重机枪的密集扫射。这样的战斗已经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
尸横遍野的日军
这一次决战,日军才恍然发现,1905年日俄战争的荣光已经不再,苏军完全具备了碾压日军的实力。人肉冲锋和自杀式攻击,在钢铁洪流面前彻底失去了作用。
第23师团全军覆没,遍地都是被杀死的日军尸体,骑兵的军马和尸体倒在一起,实际上已经分不清哪些是人的,哪些是马的了。
松本胜等人收殓的尸体总共有4445具,这些尸体是能够捡得起来的,更多的尸体已经化为了泥,已经成为秃鹫腹中的食物。时间和条件不允许,只能就此作罢。
战场上检查尸体残留情况
松本胜最难忘的是,几乎每具还成人形的尸体,双手双脚都被苏军用刀砍断了。苏军在击杀了日本兵后,又不厌其烦地用刀砍断了他们的手脚,这种连尸体都要砍上两刀的做法,着实令人看了不寒而栗。
苏军连死人都不放过,这就是他们的做法,这样做的目的也许是为了防止假死的日军偷袭,也许是为了发泄心中的愤怒,或许两种原因都有。但不管怎么说,杀人斩尸的做法的确令人震撼。
阵亡的日军
松本胜的收尸队用车拉了一个星期,终于将4445具尸体运回了日军的指挥部,这一路都有苏军的坦克和步兵监视,松本胜看着苏军士兵蔑视的表情,心中有说不出的难过。可是作为战败的一方,尊严早已经没有了。
日军挖了四个巨大的火葬场,每个火葬场挖了四五个巨大的土坑,每个土坑能装上百具尸体。大火点燃后,烧尸的烟柱像巨大的黑龙窜上了天空,方圆几里之内都是难闻的气味。
烧尸体的时候还出现了状况,一颗手榴弹藏在日本兵尸体的肚子里,收尸时没有发现,手榴弹爆炸弹起弹片当场炸死了两个点火烧尸的日本兵。于是,日军的尸体当场变成了4447具……
日军成堆的武器被收缴
松本胜一辈子也忘不了这段往事,这段收尸的往事被他写进了日记中。松本胜晚年回忆日军在诺门坎的惨败时,他总是这样感叹道:
“诺门坎苏军打日军有多狠?他们连尸体都要砍上两刀,连死人都不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