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聚焦EGFR ex20ins检测,助力肺癌精准治疗迈向新高度。
近年来,靶向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及单抗类药物的研发与应用,大幅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其中,EGFR ex20ins在中国NSCLC患者中发生率约为3%~5%[1],目前已有多个针对性靶向药物研发。随着埃万妥单抗成功开展III期临床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成为国内首个且目前唯⼀获批用于EGFR ex20ins晚期NSCLC⼀线治疗的靶向药物,开启了我国EGFR ex20ins晚期NSCLC靶向治疗新时代。那么,精准检测EGFR ex20ins这一突变亚型也成为临床关键需求。值此契机,医学界肿瘤频道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应建明教授探讨EGFR ex20ins检测的临床意义、现状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助力精准治疗的实施。
需求升级|埃万妥单抗在我国大陆获批,推动精准治疗迈向新高度
近年来,随着肺癌精准治疗的迅速发展,新型治疗药物层出不穷,极大地改善了肺癌患者的生存预后。精细化NSCLC驱动基因分子分型是精准靶向治疗的基石。作为仅次于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ex19del)和21号外显子L858R点突变(L858R)的第三大EGFR突变 [2] ,EGFR ex20ins的临床需求逐渐显现。
与EGFR常见突变的患者比较,EGFR ex20ins患者整体预后较差,类似于EGFR野生型[3]。这类患者从传统化疗、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EGFR TKI和免疫治疗中的获益有限[4]。然而,III期PAPILLON研究结果显示,埃万妥单抗联合化疗组经BICR评估的中位PFS为11.4个月,显著优于化疗组的6.7个月(HR=0.4, P<0.0001),且在各亚组中保持⼀致[5]。其中,亚洲亚组中埃万妥单抗联合化疗组患者经研究者评估的中位PFS长达14.1个月,可使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69%[6]。
基于这一突破性研究成果,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埃万妥单抗与卡铂和培美曲塞联合用药,适用于经检测确认携带EGFR ex20ins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埃万妥单抗的获批及舒沃替尼等针对EGFR ex20ins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对筛选EGFR ex20ins阳性患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国内外多部权威指南均明确指出[7-9],检测EGFR ex20ins有诊断和治疗意义。
因此,临床对EGFR ex20ins突变的检测需求升级。该突变从以往的“次要关注”对象,转变为如今“必须检测”的驱动基因。这一转变体现了精准医疗理念的深入,也标志着肺癌诊疗进入了更加精细化的时代。目前,国内外肺癌临床管理指南均推荐在进行常规EGFR突变检测时,应涵盖EGFR ex20ins检测[7,8,10]。
现状与挑战|EGFR ex20ins检测的不足与应对,NGS为首选
EGFR ex20ins检测作为常规EGFR突变检测的关键一环,在检测对象、样本种类及检测时间点上,均与EGFR突变检测保持一致。 目前,EGFR突变基因检测主要采用技术成熟、普及性及可及性较高的聚合酶链反应(PCR)和二代测序(NGS)。 NGS技术可以⼀次性、特定时间产生覆盖基因组特定区域(从数个基因到数百个基因以至外显子组或全基因组)的高通量数据。 而PCR可能覆盖能力有限,可能会导致诊断不足。
然而,EGFR ex20ins变异类型众多,在我国目前已知的亚型约85种[11],且各亚型的突变频率分布呈现明显的长尾现象。理论上NGS可检出目前已报告的所有EGFR ex20ins变异形式,因此建议首选基于NGS的全面测序平台。但在我国临床实际应用中,由于检测成本和可及性等因素,初次检测使用PCR技术的情况更为多见。然而,目前我国临床使用的PCR检测试剂盒覆盖能力有限,存在明显漏检风险,国外临床试验和多项真实世界数据分析均提示[12,13],仅使用PCR检测预计会漏检约50%的EGFR ex20ins NSCLC患者。
尽管如此,基于PCR的检测可作为EGFR ex20ins的常规检测方法,对于PCR检测驱动基因全阴性的患者,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NGS进行复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漏检的可能性,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准确的诊断和合适的治疗。
未来展望|技术革新与临床规范,推动NSCLC全程管理迈向个体化新时代
技术革新与临床规范并重是未来核心方向。 未来需要联合全国多家中心的数据建立针对 EGFR ex20ins的大数据平台,全面了解中国EGFR ex20ins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 其次,虽然ctDNA检测的灵敏度不及组织和细胞学检测,但液体检测采样流程便捷,便于实现疗效监测及耐药机制探索。 因此探讨液体活检等分子检测技术在治疗动态监测中的应用,有助于优化肺癌患者的全程管理,以及探索联合治疗模式。
总之,在精准治疗时代,EGFR突变的检测与治疗正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埃万妥单抗的获批以及检测技术的不断优化,患者获得了显著的生存获益和新的希望。未来,检测技术的持续发展有望进一步突破异质性的限制,推动NSCLC的全程管理迈向个体化新时代。
专家简历
应建明 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
分子肿瘤学全国重点实验室PI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协会肿瘤病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个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超微及分子病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单病种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病理工作组组长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评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评审专家、评定专家
精彩资讯等你来
参考文献:
[1]Ying J, Li W, Guo L, et al. Potential Unreliability of Uncommon ALK, ROS1, and RET Genomic Breakpoints in Predicting the Efficacy of Targeted Therapy in NSCLC. J Thorac Oncol. 2021;16(3):404-418.
[2]Kosaka T, Yatabe Y, Endoh H, et al. Mutations of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gene in lung cancer: biological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Cancer Res. 2004 Dec 15;64(24):8919-23.
[3]Leal JL, Alexander M, Itchins M, et al. EGFR Exon 20 Insertion Mutations: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utcomes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lin Lung Cancer. 2021 Nov;22(6):e859-e869.
[4]周文盛,张伟,韩宝惠. EGFR基因20外显子插入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及其进展[J]. 中国肺癌杂志,2020,23(2):118-126.
[5]Zhou CC, Tang KJ, Cho BC, et al. Amivantamab plus Chemotherapy in NSCLC with EGFR Exon 20 Insertions. N Engl J Med. 2023 Nov 30;389(22):2039-2051.
[6]Zhou CC, Tang KJ, Liu B, et al. Amivantamab Plus Chemotherapy vs Chemotherapy as a First-line Treatment Among Asian Patients With EGFR Exon 20 Insertion–mutated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PAPILLON Subgroup Analysis. 2023 ESMO Asia. 513MO.
[7]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Version 3.2025).
[8]Passaro A, Leighl N, Blackhall F, et al. ESMO expert consensus statements on the management of EGFR mutant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nn Oncol. 2022 May;33(5):466-487.
[9]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 EGFR 20外显子插入突变非小细胞肺癌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中国肺癌杂志, 2024, 27(7): 485-494.
[10]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4版).
[11]Qin Y, Jian H, Tong X, et al. Variability of EGFR exon 20 insertions in 24 468 Chinese lung cancer patients and their divergent responses to EGFR inhibitors. Mol Oncol. 2020;14(8):1695-1704.
[12]Viteri S, Minchom A, Bazhenova L, et al. Frequency,underdiagnosis, and heterogeneity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xon 20 insertion mutations using real-world genomic datasets[J]. Mol Oncol, 2023, 17(2):230-237.
[13]Ou S, Hong J, Lin H, et al. MA14.01 distribution and detectability of EGFR exon 20 insertion variant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 Thorac Oncol, 2021,16(Suppl 10):S928-S929.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