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用真实的数据解读2025年楼市的开局情况。

今年1到2月,全国新房成交量环比下降了53%,但深圳的同比是上涨了97.3%。接下来用两分钟带大家看看市场的真相。

首先看城市分化。

深圳新房成交量同比上涨了97.3%,广州增长37%。但是北京上海受二手房的一个分流影响,新房成交量环比下跌了9.39%。

全国百强房企1月的销售额同比下降了3.2%,但是前三十强的房企的销售门槛反而提高了4.8%,市场的集中度持续在提升。

当前全国的新房均价环比微涨0.23%,其中一线城市上涨了0.36%。需要注意的是,成都金融城某高端项目首期区化率达到了70%,这一类高价盘一定程度上拉高了整体的均价。

二手房市场也在持续调整,百城均价下跌了0.51%。上海二手房挂牌量已经达到了15万套,普遍需要降价10%才能成交。

土地市场呈现了一个两极分化的态势。

深圳南昌地块以185亿元刷新了全国总价的记录,北京上海地块溢价率超过40%,但是三四线城市的土地流拍率近高达92.7%,开发商更倾向于投资核心城市的优质地块。

当前的购房政策处于历史的宽松期,首付比例15%,房贷利率破3%,多项税费减免政策的刺激下,2024年四季度销售增长了15,但2025年1月环比暴跌53%,市场对政策的敏感度正在降低。

需要关注的是,2025年房企的到期债务达到了5257亿元,三季度将迎来1574亿元的常在高峰。

在城市差异方面。

一线城市中真正放宽限购后,新房的成交翻倍,但北京二手房的挂牌量突破了18万套,业主普遍在降价出售。

二线城市核心地段的优质项目仍然受青睐,武汉某项目首开销售额不1亿,但非核心区的项目即使降价30%,也难有成交。

三四线城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部某县城新盘单价降至5000元,仍然没有成交,市场的活跃度持续走低。

对于3月份走势存在了两种观点。

乐观方认为,核心城市已有回暖的迹象,叠加的政策支持可能迎来20%的环比增长。

谨盛方指出,市场新型指数仍为负值,二手房持续降价可能会影响整体的走势。

在这里建议购房者重点关注三个指标。

核心城市的新房区划周期超过18个月,需要谨慎。

二手房挂牌量同比增幅超过50%,建议观望。

房企的融资成本超过5%,存在一定风险。

对于购房建议来说,对于不同城市的购房者。

首先,三四线城市的购房者需要注意资产保值的问题,建议谨慎决策。

其次,一二线城市可以关注头部房企开发的核心区改善型产品。

最后,建议持续关注市场态理性评估自身的需求与风险的一个测试能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