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中国造的电动汽车真是越卖越火了。现在国内每卖出两辆新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马路上绿牌车已经比蓝牌车还多了。



不光自己家里卖得好,咱们的车还漂洋过海卖到全世界,去年光电动汽车就出口了200多万辆,把欧洲、东南亚的市场都占了不少。这事闹得外国车企直头疼,特别是日本和德国的那些老牌汽车厂,现在都快急得跳脚了。

欧洲那些汽车工人以前日子过得太舒服了,每天上班就像喝下午茶,到点就下班,工资还高得吓人。德国大众的工人一年能拿四五十万人民币,比咱们国内工程师赚得都多。可他们干活呢?生产线动不动就罢工,加个班就跟要命似的。



反观咱们国内的汽车厂,工人三班倒机器不停转,过年都有人留守赶订单。宁德时代的电池工厂,从打地基到投产只用了一年时间,这种速度在欧洲人眼里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日本车现在也卖不动了,今年1月份三大日系品牌在中国销量直接跌了两成。本田那个卖了几十年的雅阁,现在月销量还赶不上比亚迪汉的零头。



要我说这些日本车早就该淘汰了,发动机技术几十年没大进步,内饰做得跟出租车似的,现在年轻人谁还买账啊?倒是咱们国产车,大屏幕、自动驾驶、语音控制要啥有啥,价格还便宜三分之一。

欧洲人现在最惨,年初刚开工就传出来要裁4万多人。奔驰把研发部门的工程师裁了一大批,保时捷连生产线工人都不要了。最搞笑的是德国大陆集团,去年裁了7000人还不够,今年又要再裁3000。



要我说这些企业就是活该,早些年躺在燃油车的功劳簿上吃老本,现在电动车追不上了就只会裁员。看看咱们比亚迪,去年研发投了400多个亿,光是电池实验室就建了二十多个。

现在全球汽车零部件厂都在倒闭,德国今年上半年就有20多家大供应商破产。为什么?因为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变速箱没人要了嘛。咱们国产的电机、电控系统又便宜又好用,谁还去买博世、采埃孚那些老古董?



前几天看新闻,国产的插电混动车出口量比纯电动车还多,这说明外国人也知道咱们的技术靠谱。

说到底还是效率问题,中国造一辆电动车的成本只有欧洲的三分之二。上汽的工厂里,机器人焊接生产线一分钟能装好三个车架,德国工厂还在用手工拧螺丝。



更别说咱们的产业链完整了,从锂矿开采到电池组装,所有环节都在国内搞定。欧洲人想造电动车还得满世界买零件,运费都比材料费贵。

现在越来越多人看明白了,外国车就是卖个牌子。同样的配置,合资车要卖40万,国产车才20万出头。以前大家觉得开宝马有面子,现在开蔚来、理想出去照样拉风。



等老百姓都反应过来,那些外国车企的好日子就算到头了。咱们工人肯吃苦,工厂效率高,车又做得实在,这样的中国汽车不崛起才怪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