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林市玉州区以积极发展智慧农业为抓手,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加速落地,科技赋能农业植入“数字基因”芯片,绘就农业现代化新图景。


三黄鸡智能养殖鸡舍

数字赋能为畜禽养殖装上“智慧大脑”

广西参皇养殖集团三黄鸡智慧养殖,通过构建以农业AI大脑为核心的智慧养殖大数据平台,“智慧大脑”无缝对接机器人、设备、EPR等现有畜禽养殖系统,支持显示屏、电脑、移动端设备等多种设备同时访问,成为强大的养殖监测和分析工具,通过预设养殖任务等形式协助养殖场进行管理。现代化的生产线“一键启动”实现供水、换气、调温、照明、清粪一体自动化作业,智能养殖机器人24小时不间断地将获取的数据上传到智慧养殖大数据平台,包括鸡舍各个位置的温度、湿度、光照、气味等环境数据。管理者可随时随地掌握鸡舍内动态,一名饲养员可通过机器人管理15万只鸡,实现数智化养鸡。

据了解,玉州区大力推广人工智能与畜禽养殖技术和数字化饲料加工生产,积极落实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不断优化环境保护设备和管理方法,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三黄鸡生产一体化产业深度融合,有效促进玉州区农业新型业态快速发展。


三黄鸡智能化预制菜工厂效果图

目前,该区建成现代化孵化大楼1栋,实现年产鸡苗3亿羽,带动1万多户农户投入三黄鸡数字化、智慧化养殖增收致富;人均饲养量由5500羽鸡提升到8000羽鸡,年提高产蛋率3%-5%,三黄鸡养殖基地劳动生产率提高10%以上,养殖生产自动化、机械化率达95%以上,投入品质量管控率达100%。

“科技农耕图”里播种新质生产力

在好粮仓香稻产业示范区,一条全新的自动工厂化育秧流水线正“火力全开”,3秒内输出一个成品秧盘。稻种送入自动化流水线,经过暗化室“1+N”叠盘式顺利出苗,整个育秧流程只需48小时,1小时完成育秧1200盘60亩大田需求,育秧尽显“科技范”。而在仁东镇木根村500亩连片农田里,机耕手操纵的智能化拖拉机,搭载了自动化、信息化系统,通过依托物联网技术与北斗定位系统,实现作业面积3亩/小时的智能精准耙田。


无人机高空作业

把育秧从田间搬进“工厂”,智能化插秧机驶过水田留下一片“新绿”,无人机盘旋穿梭农田上空喷施肥药,通过手机端数据交互,实现环境数据的智能感知……一幅幅“未来感”十足的画面,成为玉州区不断拓展农业潜能,植入“数字基因”芯片加快技术创新,在“人工智能+农业”领域玩转“黑科技”,在“科技农耕图”里播种新质生产力的新蓝图。

该区积极推广北斗技术集成应用,将北斗智能终端系统加装用于拖拉机、插秧机(播种机)、植保无人飞机、收割机、烘干机等农业机械中,开展耕整、无人机飞防飞播、收割、烘干、加工等“一站式”智能化服务,实现对农作物“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智能化作业,为“人工智能+农业”数智化插上科技翅膀。目前,该区推广北斗终端装置50台(套),接到各地育秧订单服务面积约4000亩。(陈佳佳、文达新、李荣)

来源:玉州区委宣传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