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了一口好吃的,能做到什么地步??

上天,入地,下海,以及去殡仪馆嗦粉!

不开玩笑,这是真的。



图源:微博@起点新闻

“去贵州朋友家,她妈非要我去殡仪馆吃酸汤粉。”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这一神奇的经历。

万万没想的是,这还成了一篇种!草!帖!让这家贵州凯里的殡仪馆,因为食堂的酸汤粉太好吃而出圈。



图为:网友分享种草殡仪馆酸汤粉

图源:网络

为了一碗粉,大家甚至不惜冒充为逝者亲朋好友,大排长龙……

贵贵,要不说咱们云贵川渝是手拉手的好朋友呢?云云的癫,川川的神,渝渝的暴,你是一样不落啊?!



贵州人,为什么放不下这一口酸汤?

不喜欢吃酸汤的贵州人,是假贵州人。

要说凯里殡仪馆的这碗粉,为什么如此出圈?

一个是料足,肉沫、辣鸡、脆哨等浇头扎实。另一个就是,这碗酸汤,拿捏住了贵州人的胃。



图源:网络

在贵州,万物皆可酸汤酸汤鱼、酸汤牛肉、酸汤猪脚、酸汤粉、酸汤饺子、酸汤麻辣烫

从当地流传着“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的俗语中,我们也可以窥见酸汤在贵州的地位。



图源:小红书@贵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事实上,贵州人对酸这类味型的执念,是刻在DNA里的。

由于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且缺乏盐矿的省份。同时,又因为交通不便,在古代时,食盐的运输成本极高,所以就养成了当地“以酸代盐”的饮食传统。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哈,这不是以前,我们云贵川这边,物质资源相对匮乏,用发酵的方式延长食物的保存期限,是大家无师自通的技能(好吧,主要是放久了变质了但还能吃)。

PS:在当地,有的酸汤底料,确实是被珍藏了百多年的“太奶级”酸汤……



不只是贵州的酸汤,还有贵州的酸肉、酸菜、豆豉粑,以及四川的泡菜、豆腐乳,云南的干腌菜、火腿,都是微生物发酵后的产物。

即使条件再恶劣,但咱们中国人总能找到填饱肚儿、愉悦味蕾的东西。当然,现在的酸汤,还被认证为了苗族非遗文化传承的代表。



贵州酸汤,成打工人“续命刚需”?

不过,比起很多走不出当地的非遗美食,酸汤的命,是真好啊!

从2023年年底到去年一整年的时间里,大家不难发现:

怎么一夜之间,全国各地都长满了酸汤火锅连锁店啊?!

据不完全统计,仅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含“酸汤”的餐饮店就已经超过了8700家!增长率超40%!好家伙,好家伙,酸汤的风,吹炸了互联网。



图源:小红书、抖音

谁懂?在大众点评搜成都的酸汤火锅店,能搜出来那么老长一串儿——



图源:大众点评

甚至就连打工人的聚集地——北上广深CBD的商场B1楼,也冒出了酸汤火锅、酸汤麻辣烫。

所以,在这股猛烈攻势下,小Yoo承认,我也没有顶住。

像我这种平时完完全全避酸三丈远的选手,也不得不承认酸汤,还可以。



相比川渝火锅的油腻,更低脂、清爽、开胃的酸汤火锅,一举俘获了众多打工人的胃和心。

这简直就是直击年轻人“又要刺激又要养生”的人生痛点啊!

PS:当然,对于小Yoo这种四川妹儿,还是中辣牛油火锅带劲,酸汤火锅不过是姐的过客。



此外,贵州酸汤火锅也不是那种纯酸,而是酸中带点辣,辣中带点鲜,鲜中还有那么一点臭!

这是因为,贵州的酸汤底子本身就分两种——

一种是红酸汤以毛辣果(贵州小番茄)自然发酵。另一种则是用米汤酿出来的。

然后,在这个底料的基础上,加一些木姜子、辣椒。调出来的味道层次感明显。

不过,现在外头卖的多是那种红酸汤。咕嘟咕嘟的,颜色喜人,更让人有食欲。



图源:小红书@贵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下班后,跟朋友约一场B1楼的酸汤火锅。

把老板画的饼,同事给的瓜,自己摸的鱼,领导甩的锅,别人的添油加醋,都放在酸汤锅里咕嘟咕嘟~咕嘟咕嘟~咕嘟咕嘟~等到吃完,大家出一身的汗,打工人的灵魂,也彻底爽了!

有很多人将酸汤视为“灵魂汁子”,还有一个原因——

我们总是能从木姜子等贵州特有的天然植物调味料中,吃出来自远方山野的召唤。(狗头.jpg)

这是被困在灯火通明的办公室里,自己那小小工位上的年轻人们,能够在不拉磨的片刻安宁中,通过吃点东西就可以实现的“颅内高潮”、“精神下乡”。



图源:小红书用户@老白涮肉坊、@whisky的备忘录

问:打工人为什么向往远山和草原?

答:因为这是牛马喜欢的地方,我只是想回家了……

文艺了,太文艺了。大概这是因为小Yoo在星期五17:00还没写完稿子,真的想发疯了。



话说回来,最重要的是——咱打工人最看重的性价比。

比起锅底就要几十块钱的川渝火锅,酸汤火锅便宜啊!

团个券,双人餐还不过百。遇上引流店,人均30搞定!要是自己在家里弄,就更简单了。

酸汤底料一瓶一斤的7块钱,三斤的14块钱。这不比动不动30多块钱的牛油火锅底料便宜?

打工人总在为性价比而折腰!



图源:淘宝

当然,酸汤火锅也不一定那么符合某些人的口味。

这种地域特色味道,离开了当地,有的确实不怎么正宗了。而且酸汤火锅,现在缺头部品牌扛把子,质量参差不齐的,所以像“寡淡、像白醋兑出来的”,诸如此类的吐槽也不少……



玩归玩!闹归闹!别拿酸汤开玩笑!

但总的来说——

打工人爱上的酸汤,或许并不只是那一口奇奇怪怪的味道,更是那种突破味蕾的野蛮生命力。

在某种贫瘠的条件下,每一代人都在尽可能地哄好自己的胃和心,这怎么不算是一种传承呢?又怎么不算是跨越时代和地域的另一种,普通人命运的共振呢?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



图源:CCTV-10《水族酸汤如何制成》

虽然咱们云贵川渝每次出现在互联网上都有一种癫感。在殡仪馆排队嗦粉,在垃圾桶旁打扑克,在马路牙子上睡大觉,菌子中毒都怪没有炒熟……(脸红.jpg)

但这也是咱对抗自然与社会双重压力的智慧。松弛感得嘛,拿捏了。

对了,说个震惊外地Yoo友的事情:我们这边办丧事的时候,那个,确实会打通宵麻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