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今日正月廿七,建议老年人:有空没空,4件大事记得做,健康长寿

今天是正月二十七,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人胜节”,也被称为是“老人节”或“庆老日”。



传说女娲在前六日造了牲畜,第七日时造人,因此正月初七被认为是所有人的生日,即“人日”。根据民俗传统,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分别对应人的幼年、中年和老年三个阶段,而正月二十七作为人日的延续,专为老人祈福,寓意尊老敬老、家庭安康。



在古代的时候,人们也会通过“人日”这天的天气情况来判断当年年景。例如,在《占年书》中就有记载说:“人日晴,所生之物蕃育;若逢阴雨,则有灾。

今年的正月二十七这天恰逢乙巳蛇年的第一个“甲子日”,是换甲的日子,在民间有“久雨久晴,且看换甲;六甲无云,一旬少雨;甲寅乙卯晴,四十五日放光明。甲寅乙卯雨,四十五日看泥水。”等一些说法。



今日正月廿七,建议老年人:有空没空,4件大事记得做,健康长寿!

一、吃面条

按传统,人日节这天是要吃面条的,而正月二十七是给老人祈福长寿和安康的日子,因此,这天必然要吃面条。

所以,这天不论多忙,老年人都要吃一碗汤面,最好里面再放一个荷包蛋蛋,寓意长寿圆满、长久顺利。

如果,作为子女不在老人身边,不能亲手给老人做“长寿面”吃,也别忘了给父母打个电话,祝愿父母健康长寿。



二、忌扫地倒垃圾、外出和说丧气话

正月二十七这天,在旧时也是有很多禁忌的,反映了人们知道自然不可控,利用遵守一些禁忌来进行安抚,以获得平安顺遂。

在旧时民间,人们认为正月二十七这天不宜清扫,会将家中的福气扫走,尤其不可清理供桌上的祭祀用品。并且,部分地区的人们也认为“老人节”这天是阴气较重的日子,晚辈应陪伴家中老人避免独处。此外,还要注意这天不能说丧气话,如日常交谈需避讳“病”“死”等字眼。



三、不发脾气

正月二十七这天通常距离惊蛰节气非常近,气温回升,是养肝的重要时段。因此,在这里提醒中老年人,除了日常饮食要注意以外,还要注意调理自己的心情。

例如,我们应该戒暴怒,也不能使自己的心情过于忧郁,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恬静、愉悦的心态,以保持肝的健康。所以,我们吃完饭不要老待在家里看手机,要多出来动一动,去小区里或者去公园转转,仰望天空或者做一些简单的舒展运动,以保持身体健康。



四、饮食注意以清温清淡为主

进入春天了,给人的感觉外面的空气是比较清新的,并且,气温也越来越高了。同时,我们身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因此,我们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采取一些行动来顺应节气的变化。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的饮食应该以清温平淡为主,多食用一些应季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荠菜、儿菜、红苋菜、莴笋、黄豆、黑豆、豆腐、豆皮、鸡肉、牛肉、鳕鱼、鲫鱼、鸭蛋、鹅蛋、酸奶等增强体质以抵御病菌的侵袭。



另外,这个时候虽然已经进入春天了,但是气候还是比较干燥的,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因此,我们这个时候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梨,生梨性寒味甘,对身体有好处。



此外,这个时候气温并不稳定,乍寒乍暖的,甚至还可能会出现倒春寒的天气。因此,我们这个时候宜适当吃些葱、香菜等,这类食物温而发散,与春季气候相适应,对人体有益。同时,要避免过多食用生冷和油腻食物,以免伤害脾胃。



例如,像生冷食物有生鱼片(三文鱼、金枪鱼等)、冰激淋、凉拌菜等。这些生冷食物,易使脾胃受寒,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问题,尤其是对中老年人来说更应该注意。并且,这些生冷食物还会会直接刺激肠胃,使肠胃血管收缩,干扰阳气的正常生发。

油腻食物像油炸食品(炸鸡、油条等)、肥肉(五花肉、猪蹄等)、奶油制品(奶油蛋糕、奶油冰淇淋等)要少少吃,尤其是对中老年人更应该注意。



因为,这些食物油脂含量高,不易消化,在春天食用过多会加重肠胃负担,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还可能导致体内湿热积聚,出现困倦、乏力、血液粘稠度增加,影响气血运行,还可能引发肥胖、心血管疾病、痰湿内生等。

对此,大家怎么看?期待您的评论,感谢阅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