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正月二十七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的“老人节”或“庆老日”,承载着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寄托着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祈愿和对家庭和睦的追求。民间常说:“正月二十七,敬老添福气”。今天正月二十七,记住“吃三样,做二事,忌二事”习俗,敬老添福气!



一、吃三样

1、吃手擀长寿面

正月二十七日人庆节,与古老的“人日”文化息息相关,今天被认为是“老人日”,是专为家中长者祈福的日子。“长寿面”是正月二十七必不可少的美食。面条细长不断,象征生命的绵延不绝,寓意老人身体康健、无病无痛。



食材:面粉、淡盐水、蘑菇、鸡蛋、葱丝、姜丝、花生油、盐、香菜



做法:1、面粉中加淡盐水和成硬一些的面团,静置揉匀,放到面板上。2、按扁面团,用大擀面杖慢慢擀成又大又薄的面片,折叠用刀切成宽窄一致的面条,用手抖散,手擀面就做好了。3、锅里放入清水,大火烧开,把手擀面放入,盖上盖子煮开,用筷子打散,即可关火出锅。4、锅里放入适量的花生油,放入葱丝姜丝爆香,倒入蘑菇炒匀加入开水,大火烧开,撒入蛋液煮开,加入盐调味,舀入面条中,撒香菜即成打卤。5、把做好的卤子浇到面团上面,一碗手擀长寿面就完成了。



2、吃七宝羹

正月二十七日“人胜日”,民间有“吃七样羹,愈食愈年轻”的俗语,意思是老年人吃了越来越年轻。“七菜羹”流传已久,古人把它叫做“七宝羹”,七菜羹是用7种寓意吉祥的蔬菜煮成的羹,如菠菜有“博才”的意思,油菜代表着“有财”,没有固定搭配,只是图个吉利,喝七菜羹时,最好将汤与菜吃光喝净,寓意将所有福气都吃到肚子里。



食材:荠菜、苔菜、芥菜、香菜、菠菜、油菜、芹菜、小米、大米、清水



做法:1、把七种绿色青菜都清洗干净,再都切碎。2、锅中放入小米和大米,洗净后加入饮用水,先熬10分钟。3、再把各种绿色蔬菜末,一起放入锅中,一起熬。4、最后加入切碎的调料菜,熬开锅,即可关火。5、美味好喝的七宝羹就做好了,喝了七宝羹,越喝越年轻,信不信由你,老传统是这么说的,反正我信了。



3、吃饺子面

饺子面是将饺子和面条放在一起食用的,面条如金丝,饺子像元宝,面条和饺子搭配一起,形象地称为“金丝缠元宝”。吃饺子面寓意着多福多彩、健康长寿。面条象征着顺顺利利、路路畅通,饺子则代表着财富和好运,饺子面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更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食材:面条、面粉、白菜、猪肉、生菜、葱姜、生抽、



做法:1、把面粉和清水和成软硬适中面团,放到盆里盖上盖子,静置醒面。2、麦蒿选择鲜嫩的,摘取杂叶,清洗干净,放到开水中焯水,捞出放入冷水中过凉,焯水的麦蒿捏干水分,用刀剁成馅。3、肉馅中加入生抽酱油和老抽酱油、盐、葱末、姜末、花生油拌匀,入味。4、放入剁成碎末的麦蒿,充分搅拌均匀,饺子馅就调好了。5、面团醒好了,拿出揉匀,搓成长条,分割成大小一致的小剂子按扁,擀成饺子皮。6、拿一个饺子皮,放上适量的馅料,两手捏紧,饺子就包好了。7、锅里放入清水,大火烧开,煮上饺子用勺子轻轻推动,盖上盖子煮开,继续加入少许清水,盖上盖子继续煮,饺子充分煮熟,捞出饺子。8、再放入面条煮熟也捞起。9、把生菜下入锅内煮一下。10、碗中放酱油、花生油、葱花来调个底汤。11、煮熟的饺子和面条都放入酱汁碗中,放入煮过的生菜,加入适量的面汤,封口饺子面就做好了。



二、做二事

1、登高祈福

农历正月二十七日正值初春时期,北方草木开始萌发,南方已经百花齐放,民间有登高踏青的传统习俗。人们认为登高既可吸纳天地阳气,祛除冬季积郁的寒气,老人还可以活动筋骨。登山途中,家人相伴而行,既强身健体,又寓意“步步登高,福运攀升”。



2、祭祖敬老

正月二十七日人庆节,人们需要做的是祭祖敬老。晚辈需向长辈行礼拜寿,送上寿桃、糕点等礼物。许多地方还会组织家族祭祖仪式,感念先人恩德,祈求祖先庇佑子孙平安。为老人洗脚、梳头等孝亲行为被视为积福之举,代代相传的孝道文化在这一天尤为凸显。



三、忌二事

1、忌争吵

古人认为,新春伊始,家庭和睦方能留住福气。若在这一天发生争执,不仅会冲撞“水官解厄”的吉时,还可能影响全年运势。民间流传“正月二十七吵嘴,一年到头难顺遂”的谚语。即便遇到矛盾,家人也多以包容化解,以求和气生财。



2、忌不敬老

正月二十七是老年人的“人日”,也被称作“老人节”,长期流传的习俗都跟“敬老、爱老”有关。每到正月二十七,很多地方都有庆祝“老人节”的讲究,人们会带家中老人登高望远,或是外出游玩,也会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对老人的尊重和敬意。



看风花雪月,品人间美味!感谢阅读峰儿厨房的美食分享,喜欢我的文章,请给予点赞、分享、收藏、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动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