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湖南的问界M9的车主火了,火的原因有点搞笑,但也让人捏了一把汗。

这哥们儿在网上发了个视频,说自己开车回家的时候,一路打着呼噜睡到了家,车自己下了高速,还开进了小区地库。



视频里,车主睡得那叫一个香,呼噜声震天响,车却稳稳当当地自己开,连收费站都是自己过的。这视频一出来,立马就炸了锅,大家伙儿都在感叹华为的智能驾驶技术居然这么牛,连睡觉都能把车开回家。

不过,这位车主也没得意多久,交警很快就找上门了,直接给他开了罚单。虽然车主可能只是想炫耀一下问界M9的智能驾驶有多好用,但这事儿从法律角度来看,确实是不允许的。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必须保持清醒状态,不能疲劳驾驶,更不能在驾驶过程中睡觉。即便车辆具备高级的智能驾驶功能,驾驶员也必须随时准备接管车辆,确保行车安全。所以,这位车主的行为已经违反了交通法规,罚单是逃不掉的。



这事儿虽然搞笑,但也引发了一个严肃的讨论:我们真的能放心在车上睡觉,让智能驾驶系统自己开车吗?

从技术角度来看,问界M9的智能驾驶确实很厉害,能自动识别路况、变道、下高速、进地库,甚至还能应对复杂的交通环境。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已经完美到可以完全替代人类驾驶员。



智能驾驶系统再先进,也总有万分之一的几率会出现问题,比如传感器故障、系统误判、突发路况等。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驾驶员如果还在睡觉,后果可能就不堪设想了。

所以,我个人是反对现阶段大规模推广智能驾驶的。虽然技术发展很快,但它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完全取代人类驾驶员的地步。

智能驾驶更像是一个辅助功能,帮助驾驶员减轻疲劳,提高行车安全性,而不是让驾驶员完全放手不管。毕竟,行车安全无小事,一旦出事,可能就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那么,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在车上睡觉开车呢,我们几个老司机想了半天,或许达到这3个条件后就可以了。

第一,技术层面上,智能驾驶系统必须达到L5级别,也就是完全自动驾驶,能够应对所有路况和突发情况,并且故障率要低到可以忽略不计。但目前,即便是最先进的智能驾驶系统,也只能达到L2或L3级别,离L5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二,法律法规也需要跟上。现有的交通法规都是基于人类驾驶员设计的,如果要实现完全自动驾驶,法规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明确责任划分、事故处理等问题。

第三,社会接受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大家能不能接受让机器完全掌控车辆,尤其是在出现事故时,能不能接受机器承担全部责任,这些都是需要时间去解决的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完全自动驾驶的实现可能还需要至少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这之前,智能驾驶更多是作为一种辅助功能存在,帮助驾驶员更好地掌控车辆,而不是完全取代驾驶员。



回过头来看这位问界M9车主的视频,虽然它给华为的智能驾驶做了一次“免费广告”,但也给大家提了个醒:智能驾驶再怎么牛,驾驶员也不能掉以轻心。

车是为人服务的,但前提是人得对车负责。我们期待未来的某一天,真的可以放心在车上睡觉开车,但在那一天到来之前,还是得老老实实握紧方向盘,保持清醒,安全第一。



给大家提个醒,如果你也开的是智能驾驶车辆,千万别学这位车主。智能驾驶再厉害,也得遵守交通法规,安全驾驶才是王道。毕竟,罚单是小事,安全是大事,千万别因为一时的炫耀,把自己和别人的安全都搭进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