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国会日前通过决议,要砸84亿美元建一条从北部港口海防直通中国云南的老街-河内-海防铁路。消息一出,有人欢呼“中越经济血脉终于打通了”,也有人嘀咕“这铁路怕不是个坑”。别急,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把这事儿背后的门道说清楚。


先说个冷知识:越南的铁路系统,大部分还是法国人一百多年前留下的“米轨”(轨距1000毫米),而中国用的是标准轨(1435毫米)。这就好比一个用安卓充电线,一个用苹果接口,货物到了边境得卸货换装,效率低到能把人逼疯。2022年越南铁路运力缺口超过50%,边境货场堆成山的集装箱,活生生把“越南制造”卡成了“越南慢造”。

可越南为啥拖到现在才咬牙修这条铁路?两个字:活不下去了。这两年越南经济表面上风光——外资工厂遍地开花,苹果、三星的订单接到手软。但掀开底牌一看,越南工厂七成零部件得从中国进口,去年对华贸易逆差飙到600亿美元,相当于每天一睁眼就欠中国1.6亿美元。偏偏自家铁路像条老牛拉破车,运力连需求的一半都满足不了。美国那边还火上浇油,动不动拿关税大棒吓唬人,去年差点把越南打成“汇率操纵国”。越南心里门儿清:光靠美国市场,哪天人家翻脸,自己就得喝西北风。

于是,这条铁路成了救命稻草。按越南总理范明政的话说,这是“满足国内运输和国际联运需求的战略性工程”。翻译成人话就是:赶紧把中国的零部件运进来,再把贴了“越南制造”的商品卖到中国和欧洲。毕竟中欧班列比海运快7天,运费还比空运便宜八成,这账怎么算都划算。

对中国来说,这条铁路当然不是做慈善。明面上的好处有三层:

第一层是供应链安全。越南工厂就像中国制造的“外挂生产线”,铁路通了,广西的钢材、广东的电子元件12小时直达河内,越南组装的iPhone、三星手机又能通过中欧班列卖到欧洲。这种“你中有我”的绑定,比签一百份合作协议都实在。

第二层是标准输出。越南这次破天荒采用中国标准轨,等于承认了中国铁路技术的江湖地位。要知道,东南亚国家过去不是用米轨就是跟着日本搞“定制化”,如今中老铁路已经通车,中泰铁路在建,再加上越南这一锤子,泛亚铁路网的“中国基因”算是稳了。

第三层是地缘博弈。越南在南海问题上向来不服软,但经济上越依赖中国,谈判桌上就越硬气不起来。这条铁路就像一根细线,拴住了越南经济风筝的尾巴。

不过,中国可没被这“糖衣炮弹”冲昏头脑。外交部发言人去年被问到中越铁路合作时,回了句“双方正就具体细节保持沟通”,翻译过来就是:“不急,再看看。”

中国对越南的戒心,可不是瞎琢磨。2018年中企投资的河静钢铁厂,被越南环保部门突然叫停,6亿美元差点打水漂;2020年越南网民集体抵制中国5G,逼得政府出面灭火。更别说南海岛礁上的雷达对峙,隔三差五就要上演“眼神杀”。


但比起政治风险,越南自家的“基建黑洞”更让人头皮发麻。日本人在河内修地铁的故事,堪称国际工程界的“恐怖片”:2011年立项,预算从5.5亿美元一路涨到18亿,原计划2016年通车,结果征地闹了5年,施工拖了7年,到现在还有3个车站没装修完。越南网友自嘲:“等地铁通了,我孙子都能打酱油了。”

这条中越铁路要闯的关,可比河内地铁凶险十倍:

征地是个火药桶:铁路穿过9个省市,数万居民要搬迁。越南政府倒是精明,允许地方保留车站周边50%的土地开发收入,可河内郊区的农民去年刚为征地补偿款堵过国道,谁敢保证这次不炸雷?

钱袋子见底了:84亿美元预算里,越南财政只掏20%,剩下的得找中国贷款。可越南外债已经占到GDP的46%,比国际警戒线还高6个百分点。中国要是大手一挥把钱借了,保不齐就成了“借钱的孙子”。

效率堪比树懒:越南国会要求2030年全线通车,但光是可行性研究就要拖到2025年。参照北南高铁的“PPT造路”前科,这条铁路能按工期完工的概率,大概和国足进世界杯差不多。

面对这块“带刺的蛋糕”,我们想吃蛋糕,又不想被刺扎着,该怎么办?总结起来就八个字:利益照收,风险严控。

在商言商,该赚的钱一分不能少。中铁集团早就放出风声,要求承包铁路设计、施工和关键设备供应。毕竟中老铁路的教训摆在那儿——老挝段全线采用中国标准,通车后货运量三年翻五倍,中国不仅赚了工程款,还捏住了物流命脉。

但该捂紧的钱袋子也绝不能松。消息人士透露,中方贷款可能会绑定两个“紧箍咒”:一是资金必须专款专用,每笔支出都要中越联合审批;二是越南得拿港口、矿产等资产做抵押。这招在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项目上用过,效果立竿见影。

最绝的是标准控制。越南想中途把轨距改成“中越混合型”?门儿都没有!中方谈判代表撂下话:“要么全盘用中国标准,要么自己玩去。”毕竟有了印尼雅万高铁的前车之鉴——日本想插一脚搞混搭标准,结果被中国用全产业链优势硬生生挤出了局。


这条铁路像面镜子,照出了中越关系的所有拧巴:越南既想搭中国经济的快车,又怕被绑得太紧;中国既想扩大影响力,又怕掉进无底洞。

对越南,咱得送句大实话:要想富,先修路,这是老祖宗的智慧,但修路的钱、技术、标准都是中国给的,日后可别学印度,路修好了就翻脸涨过路费。

对中国,也是一次宝贵的经验:战略定力比什么都重要。当年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巴基斯坦瓜达尔港都是一步步啃下来的硬骨头,对越南,急不得也软不得。这条铁路要是真能修成,广西的榴莲估计能便宜三成,长三角的电子厂没准要涨工资抢工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