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周建国,今年62岁,初中毕业,生活在一个小县城里。
年轻时家里穷,没能继续读书,后来进了一家国企,工作了二十多年,前几年单位改制,我提前退休了,每个月有四千多的退休金,日子过得算不上富裕,但也不算差。
我和老婆张秀兰结婚已经快三十年了,生了一个女儿周慧,现在在外地上班,偶尔回来看我们。
我们夫妻俩这些年省吃俭用,供女儿读书,让她过上了比我们年轻时更好的生活。虽然很多人都说“养儿防老”,但我们夫妻一直觉得,女儿也一样是亲骨肉,不比儿子差。
不过,在这个小县城,像我们这样重视女儿的家庭不多,特别是我弟弟周建军一家,他们一直觉得我不生儿子是“断了香火”。
我弟弟比我小五岁,当年他学习不好,初中都没读完就辍学了,后来进了建筑工地做小工,娶了个外地媳妇刘玉梅,生了个儿子周浩。
弟弟一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侄子从小聪明,学习成绩不错,但因为家里穷,日子过得很苦。
三年前,侄子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弟弟红着眼睛找上门来,希望我能帮帮忙,让孩子住我家,方便上学。
“哥,浩浩要是不住在你家,我们真供不起了……”弟弟低着头,语气里透着难堪。
我看着他,又看看站在一旁低头不语的侄子,心软了。
“住就住吧,反正家里有空房间,吃饭的事你们也不用担心,孩子只管好好读书。”
弟弟感激得直点头,弟媳刘玉梅也陪着笑脸,一口一个“大哥大嫂”地叫着,连连道谢。
就这样,侄子搬进了我们家,从高一到高三,足足吃住了三年。
02
侄子周浩搬进家里后,我和老婆张秀兰对他视如己出。
早晨,老婆早起给他做早饭,变着花样给他补营养,怕他吃不惯家里的饭,还特意去问了弟媳,做些他喜欢吃的。中午和晚上,他放学回来,饭菜也是热腾腾地端上桌。冬天怕他冷,特意给他买了新的棉衣棉鞋,夏天怕他热,给他换上了透气的凉席。
不仅如此,我们还给他买了学习资料,每学期交学费时,弟弟一家总是愁眉苦脸,最后还是我们夫妻俩掏钱帮衬。
三年时间,侄子长高了,懂事了,成绩也一直保持在年级前列。我和老婆心里都高兴,觉得这些年的付出没白费。
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全家人都为他高兴。可就在他升学宴那天,我却彻底寒了心。
那天,弟弟一家在酒店摆了酒席,邀请了许多亲朋好友。席间,弟弟端起酒杯,感谢了许多人,感谢他自己的父母,感谢学校的老师,甚至连远房亲戚都感谢了一遍,唯独没有提到我和老婆。
我心里不是滋味,但想着可能是弟弟疏忽了,也没计较。可等到散席时,弟媳刘玉梅拿着一叠礼金,笑眯眯地对着亲戚道谢,唯独对我和老婆只是点了点头,连句正经的“谢谢”都没有。
那一刻,我心里像被针扎了一下——三年吃住在我们家,三年我们拿钱资助,结果到头来,连一句感谢都没有?
我没说话,拉着老婆回了家。老婆在路上忍不住红了眼睛,低声道:“老周,要不以后别管了吧……我们的心意,他们根本不当回事。”
我心里也不是滋味,但终究没说什么。毕竟,侄子考上大学是好事,我们总不能因为这些小事就翻脸。
可谁知道,几年后,他们竟然变本加厉。
03
四年大学一晃而过,侄子毕业后留在了大城市工作。我们听说他找了个女朋友,准备结婚,心里也替他高兴。
可没想到,弟弟一家又找上门了。
那天,弟弟和弟媳一起来了,进门后,弟媳笑得一脸灿烂,说:“哥,浩浩要结婚了,这可是大喜事啊!”
我点点头,笑着说:“那是好事,什么时候办酒席?到时候我和你嫂子一定去。”
弟媳听了,脸上的笑意更浓了,眼神却有些闪躲:“哥,你看……浩浩结婚,得置办房子、买车、办婚礼,花销太大了。你们两个老人家,平时也没啥大开销,浩浩又是你们从小看着长大的,能不能……帮衬点?”
我皱起眉头:“你们想让我帮衬多少?”
弟媳伸出了十个手指头:“十万,哥,我们知道你有退休金,手头也宽裕,这点钱对你来说不算什么。”
我听完,心里一阵冷笑,抬眼看向弟弟:“你们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弟弟有些尴尬地低下头,但弟媳却一点都不觉得自己过分,反而继续劝我:“哥,浩浩可是你亲侄子,他结婚,你不该帮一把吗?”
我冷笑了一声,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压在心里多年的话:“当初浩浩在我们家吃住三年,学费、生活费,哪一样不是我和你嫂子掏的?你们倒好,升学宴上连句感谢都没有,现在倒还有脸来问我要钱?”
弟媳的脸色一下子变了,声音也高了几分:“哥,那时候我们确实困难,你帮帮侄子也是应该的!再说了,浩浩是你弟的儿子,你不也是半个爹吗?你们家反正也就一个女儿,以后这些钱也是要留给外人的,为什么不能帮浩浩?”
我心里的火气腾地一下窜了上来,冷冷地盯着她:“你这话什么意思?我女儿不是我们家的人?我辛辛苦苦存的钱,就该给你们家儿子花?”
弟媳见我态度坚决,脸色一下子拉了下来,啪地一声,把茶杯摔在了地上,指着我骂道:“周建国,你这人也太没良心了!浩浩可是你亲侄子!你就这么铁石心肠?”
我冷冷地看着她,语气平静但坚定:“我没铁石心肠,我只是明白了一个道理——付出不一定会被珍惜,帮忙不一定会被感激。”
说完,我站起身来,指着门口:“我们家没你们要的十万块钱,慢走,不送。”
弟媳气得脸色铁青,弟弟在一旁低着头,一句话都不敢说。最终,他们灰溜溜地走了,出门前,弟媳还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咬牙道:“你别后悔!”
我笑了笑,关上门,心里却前所未有的轻松。
04
后来,我听说弟弟一家在亲戚朋友那儿东拼西凑,才勉强凑够了钱办婚礼。婚礼那天,我们没有去,也没有送礼金。
有亲戚偷偷告诉我,弟媳在背后骂了我好几次,说我“六亲不认”,说我“养个女儿没用,最后便宜了外人”。
我听了,只是笑了笑,不再放在心上。
这世上,亲情不是理所当然的,感情需要双方珍惜。
我曾经掏心掏肺地对待弟弟一家,可到头来,换来的却是他们的理所当然和贪得无厌。既然如此,那就到此为止吧。
老婆后来问我:“你真的一点都不后悔吗?”
我笑着摇了摇头:“后悔的应该是他们,不是我。”
有些人,帮一次,是情分,帮一辈子,就是愚蠢。
我不傻,也不想再当冤大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