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2月23日讯(记者 吴雨其)近日,DeepSeek和机器人概念无疑是市场焦点。指数方面,自万得DeepSeek概念指数发布以来,涨幅已达到49.02%,而机器人指数年内也上涨了26.67%。

在这一背景下,大量资金蜂拥而至,科技板块成为资金追逐的热点。从ETF资金流向来看,机器人相关ETF近两周资金净流入额接近25亿元,人工智能相关ETF资金净流入额则超过30亿元。此外,科创、软件、云计算、大数据等科技相关ETF也纷纷获得资金净流入。

此外,受到金价屡创新高的影响下,黄金ETF资金流入明显。华安黄金ETF近两周流入28.69亿元,博时黄金净流入额在20亿元以上。同时,医疗和白酒ETF等低估板块也被投资者重拾。

资金抢筹科技类ETF

从近期ETF的资金流入情况看,科技类ETF无疑榜上有名。市场上共有8只产品名称字眼中包含“机器人”,近两周资金净流入额共24.93亿元,其中,华夏中证机器人ETF资金流入最多,达到13.41亿元,天虹中证机器人ETF流入7.43亿元。

再如人工智能相关的ETF,11只产品近两周资金流入约34.25亿元,其中,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ETF流入18.91亿元,华夏中证人工智能ETF流入5.12亿元,华夏中证人工智能ETF、博时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华宝创业板人工智能ETF、银华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广发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等近两周资金净流入额均在1亿元以上。

多只科技类产品在近期受到资金青睐,如嘉实中证软件服务ETF,两周内资金净流入额为12.13亿元,易方达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ETF流入超过10亿元,华泰柏瑞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ETF、广发中证港股通汽车产业主题ETF、华夏国证消费电子主题ETF、兴银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华夏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ETF等科技类ETF近两周资金净流入额均在1亿元以上。

资金疯狂涌入科技板块的同时,大量机构研报也纷纷唱多AI领域,部分外资更是对中国资产进行了价值重估。

国信证券认为,DeepSeek-R1的突破性发展,直接降低了AI应用的研发落地成本,将加速AI技术在各行业的渗透。建银国际认为,DeepSeek在没有最先进的 AI GPU 的情况下,通过工程创新实现了突破并证明了其卓越的性能。未来中美人工智能发展之间的技术差距可能会进一步缩小。

此外,外资机构也纷纷开始重新审视中国资产。高盛认为DeepSeek的崛起为中概科技股带来中长期价值重估的机会。该行预期,在中性预期下,MSCI中国指数今年有望上涨14%至75点。

除了科技还在买什么?

除了科技板块外,持续高升的金价也吸引众多投资者的目光。华安黄金ETF近两周资金净流入额最多,为28.69亿元,该产品今年以来净值上涨11.05%。博时黄金ETF资金净流入为22.13亿元,国泰黄金ETF、易方达黄金ETF分别流入18.82亿元、16.01亿元。

对于黄金涨势,中信建投指出,开年黄金急涨,定价短期逻辑,缘起关税预期催化纽约现货交割风险。看短期,关税明朗之前,期现溢价波动或难完全平稳,跨市套利行或仍对金价有支撑。

看中期,2022年以来金价已偏离美元和实际利率这两大传统框架。尤其2024年,传统黄金框架明显失效。回归朴素的供需逻辑,2024年金价上涨有两大需求助推至关重要,呼应全球宏观形势。其一,央行购金持续强劲。这是2022年后金价中枢上台阶的底层原因。底层线索是大国博弈,注脚是地缘冲突。其二,亚洲(尤其中国)私人部门黄金投资需求扩容。底层线索是2024年中国有效需求原因所致。

展望2025年,助推2024年金价的需求因素在2025年持续性减弱,故2024年我们判断黄金“高平台上的顺风期”,2025年金价或从顺风期走向震荡期。

医疗保健、白酒相关行业的ETF在近期被投资者所重拾,如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近两周资金净流入23.15亿元居前列,银华中证创新药产业ETF流入6.86亿元。鹏华中证酒ETF资金流入9.29亿元。

由于AI板块再次火爆,包括医药、白酒在内的相关行业也得到复苏。湘财证券表示,AI 赋能各个产业开启智能化加速转型,AI+医药迎来全面商业模式创新和产业链优化投资机遇。AI+制药正重塑制药产业链各个环节,AI+药物发现、 AI+临床研究、 AI+药物生产、 AI+商业化显著改变产业现有运行模式,从短期降低成本有望发展至长期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建议重点关注科技赋能制药产业长期投资机会。

平安证券指出,由于DeepSeek带动中国资产重估、地产政策预期增强,同时白酒今年以来涨跌幅靠后,股息率维持较高水平,部分资金高低切换。展望未来,酒厂加大供给侧管控,节后高端酒批价相对稳定,为次高端、中高端白酒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此外,白酒行业马太效应明显,核心大单品动销平稳,有望加速供需拐点到来。

越涨越卖,越跌越买

从业绩表现来看,今年以来表现最好的ETF是银华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ETF,净值增长率达到36.68%,其次是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上涨36.11%,多只跟踪中证港股通科技以及中证港股通互联网的ETF年内收益率都超过30%。

不过,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即使上述提到的产品今年以来累积了较多收益,较少投资者在此时间节点追高买入。如年内收益率最高的银华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ETF,近两周净流入额仅有1.34亿元,排在第二的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近两周资金还获净流出,为5.79亿元,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也被净卖出4.01亿元,年内收益率超30%的华夏恒生科技ETF近两周被净卖出15.53亿元。

另一面,今年以来能源、红利、旅游类ETF则收益告负,如汇添富中证能源ETF年内净值跌去11.84%,国泰中证煤炭ETF跌去10.97%,广发中证全指能源ETF跌去10.97%,银华中证高股息策略ETF、华夏中证旅游主题跌7.78%、7.55%。

在能源板块低迷下,部分投资者逢低买入,如跌幅最大的汇添富中证能源ETF,近两周资金少量流入0.49亿元,国泰中证煤炭ETF两周内资金流入额达到3.93亿元;红利板块也是如此,国泰上证国有企业红利ETF近两周净流入额为3.31亿元,年内净值跌幅达到6.37%,招商中证红利ETF净流入额为4.62亿元,年内跌幅为5.43%。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