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月5日、6日,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相继召开,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主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共谋广东省、广州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大会的召开在全市科技工作者中引起热烈反响和强烈共鸣,大家纷纷结合本职工作谈体会、谈思路,表示将坚持高质量发展硬道理,鼓足干劲、奋勇拼搏,为推动广州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科技力量!

广州市科协于近日开辟“科技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栏,编发科技工作者学习体会和贯彻落实情况。

朱才毅

广州市科协委员,广东省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产业体系向新图强,发展才能以质取胜。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受邀参加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深感荣幸与振奋。郭永航书记讲话中指出广州加快建设 “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聚力打造具有广州特色优势的“21+8”重点产业。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集群之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阵地。

广东省生物技术研究院将立足“十四五”基础、着眼“十五五”规划,向“高”攀登,向“实”聚焦,向“转”发力,向“外”拓展,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积极投入、主动嵌入、深度融入全市全省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大局,建好用好“广东省大动物模型中心”基础研究高水平支撑平台,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决定性变量,点燃生物技术科技创新澎湃引擎,深化产学研医协同,加快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助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地贡献坚实力量。


罗敏静

广州市科协委员,广州信息协会会长,广州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

作为市科协第十一届委员、广州信息协会会长及广州智能科技总裁,我深感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对我们科技工作者的指引作用。

在广州,信息行业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广州智能科技在信息融合和智慧城市创新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我们致力于将这些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客户和服务的最终机构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我们深知,新产业是广州整体产业升级的关键。我认为评价以新产业为广州整体产业助力的产业动能融合机制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完善这一机制,我们才能确保新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共同推动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我将继续带领团队深入学习贯彻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积极识别未来产业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点,推动创新融合,为广州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能,为广州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贡献更多力量。


张小锋

广州市科协委员,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热喷涂研究中心副主任

广州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顺应时代发展、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战略。这一体系涵盖多个关键领域,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和协同性,为各产业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

从自身工作出发,我深刻认识到该产业体系的重要意义。就飞机发动机高温涂层来说,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了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使得企业和科研机构间能更好地协同发展,共享技术、人才和市场资源。例如,通过产业集聚效应,相关企业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创新能力,进而提升整体竞争力。而科研机构能得到企业的支持,共享资源,协同发展。

同时,这也为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在实际操作中,我将积极关注政策动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共同推动“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本行业的落地实施,为广州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林勇凯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博士

作为一名从事医疗和教学科研的科技工作者,学习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后,我深受鼓舞。广州提出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我们从事医疗和教学科研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结合“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目标,我们将持续加强基础研究,聚焦生物医药领域的前沿技术,如基因治疗、精准医疗等,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通过产学研合作,将实验室成果快速应用到临床和产业中,助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探索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升医疗效率和质量;大力培养适应现代化产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广州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未来,我将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大会精神,立足本职工作,以科技强推动企业强、产业强,为广州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