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4月,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在井冈山成立,5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红四军成立初期,部队没有经过教育和整训,与以往的军阀部队差别不大,存在重军事轻政治、不重视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流寇思想和军阀主义等问题。

红四军成立时有9个团,不久农军组成的5个团就自行下山,很快被敌人打败。随后又经历8月失败,29团几乎损失,只剩下了南昌起义的28团,秋收起义的31团,井冈山武装32团。


1929年1月,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开创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1929年12月下旬,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古田会议)召开,对1年多的革命斗争进行了总结。会议后,红四军进行了整编,战斗序列如下。


红四军军部

军长:朱德元帅,解放军总司令,开国领袖。


党代表:毛泽东,开国领袖。


前委代理书记:陈毅元帅。

参谋长:朱云卿,后来担任中革军委总参部代部长,1931年牺牲。

政治部主任:李任予,后来担任红21军政委,1932年牺牲。

副官长:杨至诚上将。


第一纵队

纵队长:林彪元帅。

党代表:熊寿祺,1930年6月从上海返回红四军途中在漳州被捕,12 月被驱逐去上海,与组织失去联系。后来从事地下统战和抗日宣传工作。建国后,担任交通部办公厅主任。

参谋长:萧克上将,后来担任红6军团军团长。

政治部主任:谢唯俊,长征中担任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秘书,1935年底在延安附近遭土匪袭击牺牲。

第1支队支队长:王良,1932年3月任红四军军长。同年6月13日牺牲。

第1支队副队长:陈光,长征后担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抗战时期,任八路军第115五师343旅旅长,代师长。1954年6月7日在武汉去世。

第1支队党代表:李赐凡,1934年任江西军区代理司令员。中央红军长征后,1935年1月25日在宁都战斗中牺牲。

第2支队支队长:龙普林,后来担任红12军35师师长。1933年企图叛变,被逮捕处决。


第2支队党代表:粟裕大将。中央红军长征后,坚持3年游击战争,抗战担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


第二纵队

纵队长:曾士峨,后来担任红4军11师师长,1931年牺牲。

党代表:罗荣桓元帅,1930年8月,任第4军政治委员。1932年3月,任第1军团政治部主任。

参谋长:郭化若中将。


政治部主任:罗瑞卿大将。

第4支队支队长:耿凯,后来担任红4军12师师长,1931年牺牲。

第4支队党代表:赖传珠上将。

第5支队支队长:周正湘。1930年牺牲。

第5支队党代表:彭祜,1933年任闽赣军区政治部主任。红军长征后,1935年5月8日被俘,叛变投靠国民党。建国后,被逮捕处决。

第6支队支队长:谭希林中将。


第三纵队

纵队长:伍中豪,红20军军长,1930年牺牲。

党代表:杨岳彬,1930年,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第五次反“围剿”时叛变投敌。建国后被处决。

参谋长:林野,红12军参谋长,1934年肃反扩大化被错杀。

政治部主任:欧阳健,1933年3月,被叛徒出卖,在韶关监狱中牺牲。

第7支队支队长:周昆,红八军团长,抗战115师参谋长,1938年失踪。

第7支队党代表:朱良才上将。

第8支队支队长:郭天民上将。

第8支队党代表:孔繁树,1931年牺牲。

第9支队支队长:张宗逊上将。

第9支队党代表:高自立,抗战时期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代主席,1950年1月9日因病去世。


第四纵队

纵队长:胡少海,红21军军长,1930年牺牲。

党代表:张鼎丞,抗战时期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建国后福建省委书记。

参谋长:游端轩,1933年任福建军区参谋长,1934年游击战争中牺牲。

政治部主任:谭震林,抗战时期新四军第三支队副司令,建国后国务院副总理。

第10支队支队长:陈紫峰,1932年牺牲。

第10支队党代表:傅茂松,1931年脱离革命。

第11支队支队长:卢肇西,1931年被错杀。

第11支队党代表:赖连璋,1931年脱离革命,80年代后担任省政协委员,享受老红军待遇。


古田会议整编后,红四军获得了迅猛发展。1930年6月,红四军基础上成立了红一军团,林彪担任红四军军长,成为年轻的红军高级将领,被誉为红军之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