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一天,周总理从外地考察归来,顺道去看望傅作义。
傅作义因阵前起义为北平解放做出了积极贡献,使这座千年古城免受生灵涂炭,因而很受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赏识,周总理特别交代给他安排了舒适的四合小院,生活上还为他家里配备了厨师等,这让傅作义很是感激,听说周总理要来,傅作义早早就等在了家门口。当周总理走进傅作义家门口胡同的时候忽然就变了脸。
原来,在傅作义家的胡同里,周总理看到了我军的警卫部队。
“这些警卫部队是谁安排的?”周总理转身问身边的秘书:
“他们是来保卫傅作义安全的。”秘书回答。
当时,北平虽已和平解放,暗处仍隐藏着大批特务,可以说是危机四伏。有关部门考虑到一些领导的人身安全,特意安排了警卫部队进行时刻保护,这其中就有傅作义。
“赶快撤了,给别人安排警卫部队保护可以,给他不能用警卫。”听完秘书的解释,周总理强调了一句。
那么,为什么别人能用警卫部队保护,傅作义就不能用呢?周总理让给他撤了是何道理?
话还要从傅作义北平起义说起。
1949年,随着济南、辽宁、沈阳等大城市的先后解放,东北解放区连成了一片,这时候,北平的傅作义陷入了绝境。
尽管我解放大军突破重重防线,已兵临北平城下,把个北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破城指日可待。毛主席还是提出对北平围而不攻,希望和傅作义进行和谈,和平解放北平。北平是6朝古都啊,每一座建筑都是文物。武力解放北平,打烂的不仅仅是一些建筑,还有老祖宗留给子孙的国粹。
开始,傅作义对和谈首鼠两端,一直持观望态度,和谈先后经历了三次。当时我解放大军压境,尤其随着天津城的解放,傅作义败局已定,不可能再有翻盘的机会。那么,傅作义一直在观望,他到底再等什么?
他等的不是逃跑的机会,因为机会就在他面前,他随时可以坐上飞机逃走。他一走了之,抛下那么多的弟兄怎么办?他等的也不是救兵,他知道蒋介石不会来救他。他等的是我军的一句承诺,说白了就是心中还有顾虑。
为了打消傅作义最后一丝顾虑,毛主席先后派出林帅、罗帅、聂帅、刘亚楼等同其谈判,并答复了傅作义开出的一切合理条件。
22日,傅作义终于在《关于北平和平解放问题的协议书》上签字,北平和平解放。
傅作义阵前起义,本来出现过摇摆不定。尽管我军的宗旨是,起义过来的都是同志,对过往不究。但傅作义多少还有一丝不安。他当时向聂帅提出,想见一见毛主席。
毛主席很快答应了下来,直到见到毛主席的那一刻,傅作义一颗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
可如今,在傅作义家的门前无故安排这么多警卫部队,尽管是出于对他安全上的保护。在傅作义看来,会不会理解为对他的不信任,是一种监视呢。如果要是这么理解,这会让傅作义多么的寒心。他毕竟和我军将领不同,他是一名起义过来的将领。如果产生了误解,我们的好心将适得其反。
正是考虑到这些问题,周总理才让撤去了警卫部队,以消除傅作义的后顾之忧。
为保护傅作义的人身安全,周总理特别交代,可以换一种方式:比如暗中保护等。此外周总理还多次去看望傅作义,有时候还留在他家里和他一起吃饭。
后来,根据傅作义个人意愿,新中国任命他为第一任水利部长。傅作义一干就是23年,为国家的水利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