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如果喜欢文章,可以评论,关注!
母亲去世后不到2年,继母就进门了,没想到她却对我别样的好。前两年父亲去世,继母就跟着弟弟生活。
然而等我过年回来,看到继母的生活,我当即要接继母来城里,跟我养老。
亲戚们知道后都说我太傻了,不是亲生的,何必管这么多,可我心意已决,做人,就该凭良心。
01
四岁的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穿着白色的衣服,
为什么父亲的眼睛那么红,为什么母亲躺在那口冰冷的棺材里再也不愿意睁开眼睛看我。
那段日子,我总是在深夜里哭醒,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父亲笨拙地哄我,可他那双常年务农的粗糙大手,却总是不知道该如何擦干我的眼泪。
两年后的那个春天,父亲牵着一个温婉的女人走进了家门,她脸上带着羞涩却温暖的微笑。
“这是你继母,以后要叫妈。”父亲的声音有些局促。
我低着头,攥着衣角,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个陌生的女人。
她却蹲下身子,轻轻托起我的小脸,用手帕细心地擦去我脸上不知何时流下的泪水,柔声说:“孩子,以后妈妈会好好照顾你。”
她的手很软,带着淡淡的皂香,那一刻,我鼻子一酸,扑进了她的怀里。
继母来的第二年,我有了一个小弟弟。
村里的长舌妇们又开始叽叽喳喳:“这下有了亲生的,继女肯定要受委屈咯。”
然而她们的预言从未应验,继母待我始终如亲生女儿一般。
我上初中那年,赶上了连年歉收。家里地里的收成不好,父亲外出打工的工钱也不多。
可每次我需要买学习用品,继母总能变戏法似的拿出钱来,那都是她平日里省下的。
那个冬天特别冷,北风呼啸,刮得门窗直响。继母给我缝了件新棉袄,厚实暖和。
可她自己却只穿着一件单薄的老棉衣。
我心疼地说:“妈,你把新棉袄穿上吧。”她笑着说:“我干活总出汗,穿薄点好。”
高考那年,我压力很大。继母每天变着花样给我做可口的饭菜,就怕我营养跟不上。
半夜我伏案苦读时,她总是悄悄地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
然后轻手轻脚地退出去,生怕打扰我。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考上了大学。全家都很高兴,可学费却成了一个大难题。
那时候,一年的学费和住宿费加起来要几千块,家里拿不出来这么多钱。
父亲跑遍了所有能借到钱的亲戚,可都吃了闭门羹。
有的说家里也困难,有的说供孩子读大学是打水漂。
那些日子,我经常看到父亲独自坐在院子里抽闷烟,继母则总是在一旁默默掉泪。
晚上,继母神神秘秘地把我拉到她房间,从贴身的衣兜里掏出一叠崭新的钱。
“够你一年的学费了。”她的眼里闪着泪光,后来我才知道继母把娘家给她的金项链给卖了。
我扑在继母怀里失声痛哭,那一刻,我深深明白,这个女人早已把我当成自己的亲生女儿。
她的金项链,是她最珍贵的嫁妆,却毫不犹豫地变卖来支持我求学。
大学四年,每个月继母都会邮一些好东西。
包裹上的地址歪歪扭扭,错别字连篇,可字里行间都是浓浓的母爱。
每次打开包裹,都能闻到家的味道,那是继母独特的味道。
日子虽然清贫,可继母从不在我面前表现出来。每次我回家,她总会变着法子做些可口的饭菜。
邻居们都说:“你这继母,比亲妈还亲。”我知道,这不是恭维,而是发自内心的感叹。
这些年,我一直在想,如果没有继母的支持和鼓励,我可能早就放弃了求学的梦想。
是她用自己的善良和无私,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如何心怀感恩。
02
父亲是在2023年的深秋离世的。那天我正在公司开会,突然接到弟弟的电话,说父亲突发脑溢血,送医院抢救无效。
我立刻请了假,连夜赶回老家,可还是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
灵堂前,继母瘫坐在地上,浑身颤抖,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老张,你怎么这么狠心,说走就走了呢?”
我跪在父亲的遗像前,泪如雨下。
恍惚间,我又看到了二十多年前母亲离世时的场景,命运为何如此捉弄,让我再次经历这样的痛苦。
料理完父亲的后事,我不得不回城里继续工作。
临走时,继母拉着我的手说:“你放心去忙吧,我和你弟弟一家住在一起,不会有事的。”
看着她佝偻的身影,我心里不是滋味,可事业正处在上升期,走不开身。
那段日子,我像上满发条的机器,每天在工作和家庭之间来回奔波。
白天要处理公司的业务,晚上要照顾上幼儿园的女儿,连轴转得连口热饭都顾不上吃。
唯一能回老家看望继母的机会,就只有过年那几天了。
去年春节,我好不容易挤出时间回家。刚进村口,就听到邻居王婶子欲言又止地说:
“你继母这日子过得不太好啊。”我心里咯噔一下,加快脚步往家里赶。
推开院门的那一刻,我如遭雷击。弟弟在院子西边搭了间低矮的小房子,听说是给继母住的。
房顶的瓦片破损严重,墙上的裂缝触目惊心,屋里散发着一股霉味。
继母蜷缩在角落里,正在用颤抖的手给自己缝补衣服。
见到我来,她慌忙擦干眼泪,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你来啦,吃过饭没有?”我的心像被刀绞一样疼。
更让我心痛的是,弟弟一家人正在正屋里搓麻将,欢声笑语传得老远。
桌上摆着一桌丰盛的饭菜,却没有继母的位置。
我强压怒火,问弟媳:“妈呢?怎么不叫她一起吃饭?”
弟媳撇撇嘴:“她年纪大了,动作慢,我们等不及。再说了,她自己也不爱和我们一起吃。”
那天晚上,我久久不能入睡。
想起继母蜷缩在角落的身影,想起她为了给我筹学费卖掉金项链的往事,一股热流涌上心头。
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
第二天一早,我就对继母说:“妈,跟我去城里住吧。”
继母先是一愣,随后连连摆手:“不用不用,我在这挺好的,不想给你添麻烦。”
我拉着继母的手,哽咽道:“妈,这些年你待我如亲生女儿,现在该我尽孝的时候了。
我家里有暖气,小区环境好,您去了肯定住得舒服。”
电话里和丈夫商量这事时,我还有些忐忑。没想到他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妈对你这么好,接来是应该的。再说我们空房间多得是。”
可消息一传开,七大姑八大姨全来说道了。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傻?继母又不是你亲妈,犯得着管这么多吗?”
“你自己还要养家糊口,再添一张嘴,压力多大啊!”
“你弟弟才是亲生的,让他养老多正常。你瞎操什么心?”
甚至有人说:“你这不是讨好过头了吗?赶明儿继母把你弟弟也接去城里住,你岂不是亏大了?”
面对这些闲言碎语,我心如止水。抬起头,一字一句地说:
“做人要凭良心。这些年继母待我如亲生,从未亏待过我半分。
现在她需要照顾,我怎能袖手旁观?”
弟弟知道我要接继母走,也来劝阻:
“姐,你工作那么忙,带着孩子已经很辛苦了,就别再操这个心了。
妈在老家住习惯了,去城里反而不自在。”
我冷笑一声:“是啊,住在漏雨的破房子里,连顿热饭都吃不上,这就是你说的习惯了?”
弟弟被我说得哑口无言,讪讪地走开了。
收拾继母的行李时,我发现她的衣服都是好几年前的老物件。
想起这些年弟弟一家没少向我伸手要钱,却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给继母买,我的心又揪成了一团。
临走那天,继母红着眼睛和邻居们道别。
我知道她放心不下这个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但为了她的晚年幸福,我必须坚持自己的决定。
03
这让我想起了弟弟结婚那年的事。
那时我刚参加工作没多久,亲戚们却纷纷找上门来:
“你弟弟要结婚了,你这个当姐姐的总该出份子钱吧?”
我正为难时,继母悄悄把我拉到一边:“你自己的日子也不容易,别管他们。”
可亲戚们不依不饶,甚至说:“你看看人家隔壁,姐姐给弟弟盖了两层小洋楼呢。”
最后,我只拿出一部分积蓄,帮着把老屋翻修了一下。
亲戚们不满意,在背后嚼舌根:“亲姐姐也不过如此。”
却没人记得,当初我上学时四处借钱,这些亲戚一个个都把门关得紧紧的。
继母从不向我伸手要钱,反而时常牵挂我的生活。
记得我生完孩子那年,她拖着病体来城里照顾我。
反观弟弟一家,这些年没少找我“救急”。装修要钱,买车要钱,连孩子上学都要我这个姐姐资助。
每次我掏钱时,继母都会偷偷叹气:“你自己也不容易,别老是被他们这样打秋风。”
想起这些,我擦了擦眼泪,把存折小心地放回布包里。
这些钱,是继母一辈子的心血,我要好好替她保管。
人心凉暖,这些年我早已看透,对我最好的,反而是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继母。
继母来到城里的第一天,我就带她去做了全身体检。
医生说她有轻度的骨质疏松,还有些关节炎,都是这些年操劳落下的病根。
我心疼得直掉眼泪,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照顾她。
城市的生活节奏很快,我原本担心继母会不适应。
没想到她反而像换了个人似的,整天乐呵呵的。
每天早上,她都会早早起床,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
“妈,您就当享清福,不用这么辛苦。”我心疼地说。
继母却笑着说:“闲着也是闲着,我这一辈子就喜欢把家收拾得利利索索的。
再说了,看到你们一家人住得舒服,我心里也高兴。”
小区里有个小花园,继母特别喜欢在那里晒太阳。
渐渐地,她认识了一群老姐妹,每天早上一起跳广场舞,下午就凑在一起聊天说笑。
看着她脸上重新绽放的笑容,我知道自己的决定是对的。
我女儿特别粘继母,每天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扑到继母怀里。
继母总是变着花样给孩子做好吃的,什么南瓜饼、红糖馃子,样样都是拿手好戏。
周末的时候,我就带继母去逛街买衣服。可每次她都推辞:“不用给我买,留着钱给孩子们。”
最后还是我强行给她添了几件新衣裳,看着她穿上鲜艳的新衣服,整个人都年轻了好几岁。
春节前,弟弟打电话来,说想来城里看看母亲。我欣然同意,毕竟是一家人。
可他来了之后,张口就向我借钱,我果断回绝了。
那天晚上,继母拉着我的手说:
“你做得对,不能再由着他们了。你自己也要过日子,不是提款机。”
听着这话,我眼眶一热,紧紧抱住了她。
如今,继母在我家住了快一年了。虽然她总说自己给我添麻烦,
但看着她每天忙忙碌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你们觉得我做的对吗?
如果喜欢本文章,或者有什么观点可以发表在评论区一起交流,同时可以点点关注,账号会持续更新精彩故事,你的评价和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配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