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8日,加沙地带迎来一个动荡的清晨,以色列国防军发起大规模军事行动,打破近期相对平静的局势。装甲部队在空中力量的掩护下,从多个方向对图法区发起突击。
第188旅和第36旅作为突击主力,装备最新改进型梅卡瓦MK4主战坦克。这款主战坦克在城市作战中展现出优异的机动性和防护能力,配备新一代主动防护系统,可有效应对反坦克导弹威胁。战场上空,以军部署的“苍鹭”无人机编队执行持续侦察任务,为地面部队提供实时情报支持。
以军此次还首次在实战中大规模启用升级版“铁穹”反导系统。该系统采用新型雷达和拦截算法,显著提升对多目标同时拦截的能力。该系统的部署表明以军预期可能面临的火箭弹威胁程度。
哈马斯武装力量迅速做出反应,调集约3万名战斗人员进行抵抗。战事从图法区迅速向达拉杰区蔓延,并逐步向拉法方向推进。双方在城市街区展开激烈巷战,地形复杂的城区环境给双方部队都带来严峻挑战。第188装甲旅此次装备的新型战场通信系统成为战场上的一大亮点。该系统能够实现各作战单元间的数据实时共享,提升部队协同作战能力。但是依旧造成70死200人伤亡的数据。
随后,中东国家联合,首当其冲的就是埃及政府立即采取行动,大幅加强与加沙地带接壤的边境管控措施。在拉法口岸,埃方增加安保力量部署,并强化边境检查程序。约旦河西岸地区随即爆发大规模示威活动,当地民众通过和平集会的方式表达对军事行动的抗议。当地安全部队保持克制,未出现重大冲突事件。
英法德忍不下去,紧急召开闭门会议。会议重点讨论推动停火方案和保障人道主义救援通道等议题。安理会成员国代表强调,确保平民安全和人道主义援助物资顺畅运送的重要性。
国际人道主义组织纷纷发声,呼吁组建独立调查团进入战区,以核实伤亡情况并评估人道主义需求。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发表声明,敦促交战双方设立人道主义通道,为医疗物资运送和救援人员进入创造条件。国际救援组织已在边境地区集结,待条件允许即可展开人道主义援助行动。
图法区基础设施遭受重创,约80%的区域处于断电状态。加沙市主要输电线路遭到破坏,导致供电系统大面积瘫痪。备用发电设施面临燃料短缺困境,许多重要机构被迫采取限电措施。供水系统同样遭受严重打击,大量居民面临饮用水短缺的困境。通讯基础设施的损毁更使得灾情救援和信息传递雪上加霜。
死亡人数已突破38000人,其中平民占据绝大比例。图法区的医疗设施几近崩溃,多家医院因设施损毁或医疗物资耗尽被迫停止运营。仍在运转的医疗点面临着医务人员短缺、药品匮乏等多重困境。
以军首次在实战中大规模部署新一代人工智能作战系统,该系统整合卫星侦察、无人机监视和地面传感器等多源数据,为指挥官提供实时战场态势。在实战应用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由于算法偏差和数据局限性,系统在目标识别时出现多起误判。在复杂地形和地下环境中,系统表现不尽如人意。
哈马斯则充分利用地形优势,依托超过500公里长、最深处达地下70米的地道网络展开游击战术。这些地道不仅用于人员和物资运输,还设有完备的指挥、通信设施。哈马斯采用5-10人小组作战模式,装备轻便灵活,各作战单位保持相对独立性。秘密武器库和补给点的分散部署,增强其持久作战能力。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