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化馆精英精品系列提名展:
陈明中国画作品展
开幕时间:
2025年2月26日 下午 3:00
展览时间:
2025年2月24日—3月8日
展览地点:
江苏省文化大厦四层 江苏艺术馆
(南京市秦淮区中山南路89号)
指导单位:
江苏省国画院
江苏省文化馆
前 言
文化馆作为最初的“众馆之母”,曾经的广大艺术家的初乳地,如今的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新需求。2024年5月以来,江苏艺术馆改造升级、全新开放,先后成功举办了16场面向大众、别具特色的展览活动,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在此基础上,江苏省文化馆创新推出当代“名家名作”系列邀请展、“精英精品”提名展,旨在以丰富优质的公共文化资源精准供给和品质多元化的高端平台推荐展示,学经典、塑品牌、推人才、创精品,持续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
本次“精英精品”陈明中国画作品展聚焦隐蔽战线的英雄人物,通过水墨的虚实交融与线条的刚柔并济,将英雄的坚毅、智慧与隐忍刻画得淋漓尽致。陈明先生作为当代水墨人物画的杰出代表,始终以深沉的历史情怀与精湛的艺术语言,探索人物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共振。在其《江山多娇》《甲午风云》等代表作中,他曾以宏大的历史叙事与细腻的群像塑造闻名,而此次新作则转向更为深邃的个体精神世界,以“无名者”的视角重构历史的另一重维度。
陈明的创作始终根植于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精神,同时融入现代审美意趣。其人物造型摒弃繁复,以“没骨”技法与线描结合,形成简约而富有张力的视觉语言。以传统为根基、以当代为视野,在个体探索与集体记忆的交织中,完成了对隐蔽战线英雄群体的史诗性书写;他笔下的英雄不仅是历史的注脚,更是对当代精神的叩问;他通过艺术重构,将隐蔽战线人物的忠诚、牺牲与智慧转化为普世的价值共鸣,生动地“上演”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观众在审美体验中重新思考“英雄”的定义——无需赫赫战功,唯以赤子之心铸就永恒。
本次展览不仅是陈明绘画艺术的一次阶段性总结,更是一场以艺术致敬信仰的精神盛宴。就让我们在墨香氤氲间,与那些未曾留名的身影相遇,感受他们于无声处惊雷的精神力量。愿这场展览成为一座桥梁,连接历史的厚重与当下的思考,让无声的功勋们的光芒永不褪色。
赵彦国
江苏省文化馆党总支书记、馆长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艺术家介绍
陈 明
1993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2012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研究生毕业,获艺术硕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美术馆馆长、人物画创作研究所专职画家,二级美术师。
作品参展、获奖履历:
2010年
作品《三国组画》获“江苏省第三届新人新作展”新人奖。
2011年
作品《江山多娇》获“2011百家金陵中国画展”金奖,江苏省美术馆收藏。
2012年
作品《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入选“庆祝建军85周年全国美展暨第12届全军美展”。
2013年
作品《江山多娇》入选“第四届全国中国画展”。
2014年
作品《甲午风云》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并获提名奖。
作品《孔子》入选“全国第四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
2015年
作品《甲午风云》《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入选“傅抱石双年展”并获提名奖。
作品《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入选“铸魂鉴史 珍爱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
2016年
作品参加“金陵风骨 其命惟新——江苏省国画院60年·中国画书法作品展”。
2017年
作品《我们都是神枪手》入选“第二届江苏省美术奖作品展”并获美术奖。
作品《甲午风云》入选“第五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
2018年
举办“江苏省国画院近年引进专业人员系列汇报展——陈明中国画作品展”。
2019年
作品《新长征》入选“第六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
作品《我们都是神枪手》入选“第四届江苏省文华奖作品展”。
作品《龙潭六杰》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2020年
作品《国之栋梁》入选“小康颂·第三届江苏美术奖作品展”并获美术奖。
2021年
作品《东方欲晓》获“百年华彩——2021·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典藏作品荣誉,江苏省美术馆收藏。
作品《龙潭六杰》入选“第五届江苏省文华奖作品展”并获美术奖。
作品《龙潭六杰》入选“第七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并获进京展优秀作品奖。
2022年
作品《开国将帅》入选“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第15届全军美术作品展”。
作品《开国将帅》获“2022江苏省文艺大奖·第四届美术奖作品展”美术奖。
2024年
作品《实业兴邦》入选第14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作 品 欣 赏
《江山多娇》191cm×201cm 2011年
《龙潭六杰》218cm×182cm 2019年
《开国将帅》232cm×53cm 2022年
《东方欲晓》231cm×191cm 2021年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260cm×180cm 2012年
《甲午风云》238cm×198cm 2014年
《我们都是神枪手》240cm×200cm 2017年
《实业兴邦》223cm×219cm 2024年
《国之栋梁》232cm×208cm 2019年
《吴宓》233cm×53cm 2018年
《钱穆》233cm×53cm 2018年
《刘文典》233cm×53cm 2018年
《高庆奎》233cm×53cm 2018年
《郝寿臣》233cm×53cm 2018年
《侯喜瑞》233cm×53cm 2018年
《李少春》233cm×53cm 2018年
《马连良》233cm×53cm 2018年
《裘盛戎》233cm×53cm 2018年
《奚啸伯》233cm×53cm 2018年
《杨小楼》233cm×53cm 2018年
《周信芳》233cm×53cm 2018年
《新长征》233cm×216cm 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