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为圆心,半径100米范围的空间,位于虹桥古北地区。在这里,早晚高峰的通勤者、外卖骑手与跨国商旅在此交汇,自然与人工构筑物共同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物理空间。

2月22日,由上海油画雕塑院主办的“百米之内——李淜作品展”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一楼拉开帷幕。作为上海油画雕塑院第七届油画学术系列展之一,展览以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为圆心,半径100米范围内的空间为创作边界,构成了一个独特的艺术实验场域。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李淜的28件油画作品呈现了他对现代城市生活和视觉经验的独特理解。“美术馆成为艺术中转的临时节点,餐饮店油烟中升腾着市井烟火,办公空间内虚拟会议突破地理藩篱,形成一种复杂流动的视觉拼贴。”李淜说,“这百米之内浓缩了自然、社会与技术交织的复杂空间逻辑。这个空间从来不只是物理容器,而是持续进行的社会过程。”

在他看来,这百米之内的空间,物质谱系揭示着空间的社会编码:马赛克瓷砖贴面的样式承载集体记忆,金属的公司铭牌映射着资本流动的抽象图谱。“快餐店的聚丙烯餐盒与写字楼的碳酸钙石材前台,构成消费社会的物质辩证法,前者用一次性逻辑解构进食仪式,后者以稀缺石材的肌理巩固商业权威。霓虹灯膜与金属镀层则书写消费主义的视觉修辞。”



展览现场

“百米之内” 这一系列创作延续了李淜一贯沉稳、 中性的风格。李淜以低饱和度的色彩和绘画性笔触,展现了他对既定图像的深刻运用。他广泛涉猎历史及当代素材,包括历史照片和网络图片,通过局部特写等非常规视角,将熟悉的事物模糊化,给人以陌生观感。他的作品挑战了图像的真实性,将油雕院百米之内的便利店招牌、公司铭牌等完全还原为其本身形态,同时保留并夸大了绘画特有的痕迹,形成了形式语言与图像符号之间的张力。他的画作是对绘画与现实、图像与认知的探讨,更是对绘画语言的拓展和对传统观念及惯性思维的反叛。

这不是李淜第一次使用限定规则的方式构成创作。2023 年的个展 “无限的轮廓”中,李淜选择了两个最常用的搜索软件,百度和谷歌,从一张白底黑色圆点的图片开始,每搜一步,便从中选择自觉 “最能成画” 的一张继续搜索。

展览期间还将举办两场相关公教活动:3月1日的学术会客厅与3月9日的创新课堂第二期第二讲。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3月9日。

原标题:古北,以这个美术馆为圆心,“百米之内”有什么?

题图来源:主办方提供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李君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