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月12日至2月3日,苏军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和乌克兰第一方面军一部实施了维斯瓦—奥德河战役,粉碎了德国A集团军群在波兰的防守,顺利推进到了距柏林只有70公里的地段。但苏军直到4月16日才开始正式进攻柏林,那么,苏军为何不趁德军在奥德河前线立足未稳,一举攻下柏林呢?

苏军的南北两翼还存在着德军的重兵集团‍

维斯瓦—奥德河战役使原本稳固的德军防线出现了巨大缺口,直到德军后备部队赶到奥德河前线才挡住苏军攻势,而苏军其他部队在其他战线上与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存在很大的距离。在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北翼,还有德军波美拉尼亚集团(下辖第2集团军、第11集团军和第3装甲集团军);而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的南翼,还有德军西里西亚集团(下辖第4装甲集团军以及大量的独立部队),除此之外,东普鲁士的德军还没有得到清除。如果苏军此时攻打柏林,也能是孤军深入,战线过短,进攻难以施展;而且,如果德军两重兵集团趁势夹击苏军,那么,两支苏联方面军将遭到合围,刚刚攻占的维斯瓦河阵地很有可能被德军再次占领。



苏军后方还存在着众多的德军要塞没有攻下

德军统帅部于1944年秋开始启动要塞战略,在许多个重要的铁路、公路枢纽建有十分坚固的要塞,要塞中还储存有大量的食品和弹药,可供守军维持数周。即使要塞被包围,由要塞控制的铁路或公路也不会被敌军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拉长苏军的补给线。面对着德军坚固的防御要塞,苏军强行攻击会造成巨大的伤亡,所以,苏军一般先避开德军的要塞,绕道而行,对要塞围而不打

虽然苏军对要塞选择围而不打,但要塞毕竟牵制了苏军大量兵力。此时的苏军两支方面军的后方还留有波兹南、斯纽德姆赫尔、阿恩斯瓦尔德、布莱斯劳、格洛高等要塞,其中,最大的也是最坚固的要数波兹南。必须先攻下要塞来缩短苏军漫长的补给线和解脱被要塞牵制的部队才能继续前进。



苏军急需补充兵员

战争后期,不仅是德军部队满员率较低,苏军部队的满员率也没有比德军强多少,而且随着一个又一个德军占领区被解放,苏军自身伤亡也十分巨大。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平均每个步兵师大约只有4000~5000人,部分部队可能达到6000人;而在匈牙利战线的乌克兰第三方面军中,平均每个步兵师只有大约3500人,超过5000人的都被认为是加强师,所以此时贸然攻击柏林,固然兵力不足。



综上所述,苏军没有在1945年2月立即攻打柏林的决定是正确的,唯有先肃清波美拉尼亚和西里西亚的德军重兵集团以及拔除后方众多的德军要塞才是进军柏林的保证,休整和补充给养才能让部队养精蓄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