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举行的市“两会”上,谈起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市政协委员、市教育局财务科长王利芝言语中透着对职业教育的深厚情怀和殷切期望。
按照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实施方案》和省教育厅工作要求,全市中职学校2025年底未达标学校将被限制招生和项目申报。目前,我市仍有7所公办中职学校办学条件未达标,达标任务迫在眉睫,整合升级刻不容缓。
“办学条件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王利芝说,一般类中职学校重点监测指标主要涉及4大类:校园建设、教师配备、仪器设备、图书配备。目前,这7所中职院校未达标的主要“卡点”在于校园建设方面不满足硬性要求,同时,部分区县达标工程推进缓慢,财政保障结构性失衡,多数学校校园面积狭小,各学校专业设置与本地产业匹配度不足。
为此,王利芝开出了一剂“良方”。她建议,扎实推进达标工程,市直中职学校可通过合并实现达标,县级中职学校可建立跨县协同机制,组建“吕梁山职教协作体”,共建共享实训基地。
着眼于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王利芝提出,构建“双链融合”育人体系,建立产业链与专业链对接工程,淘汰滞后专业,新增氢能技术、智慧农业等专业,实现企业技术骨干授课占比不低于30%,让职业教育真正“接地气”;实施“订单式”招生改革,对接重点企业,共建现代学徒制项目;开展全民职业教育,建设乡镇技能提升站,拓展成人短期培训业务。同时,王利芝还呼吁出台《吕梁市职业教育促进条例》,明确企业参与职教税收减免政策;提议建立职教投入增长机制,确保财政性职教经费年均增幅不低于5%,同时增加职教改革政府绩效考核权重,以保障职业教育改革顺利进行。记者 张娟娟
来源:吕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