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又上热搜,不知道大家刷到这个消息了没有?网传武汉一中学生跳楼不幸身亡。
该学生父亲透露:孩子当时是在课间10分钟,用电话手表听音乐,被老师把手表收走了,然后当着其他同学的面打了他,回到家里之后,孩子想不开,才发生了这样子的事情。
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工作人员回应称,“正在安抚家长处理此事。”
当时是下课时间,老师体罚该学生是当着其他同学的面进行的。
在当天回到家中后,孩子陷入到了极端的悲观情绪中,最后,毅然决然的从自己家9楼一跃而下,不幸离世。
网友提出,孩子回家后,如果家长能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情绪,并给予关心和引导,或许悲剧就能避免。这也提醒着家长们,在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但是现在的学生,很多都被家长捧在手心里,生活顺风顺水,一旦遇到点挫折,心理防线就容易崩塌。
就拿这个事件中的学生来说,仅仅因为课间听歌被老师体罚,就选择用如此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不得不让人思考,如今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不是太脆弱了些?
部分网友认为,学校有规章制度,就应该严格遵守。如果学校禁止带电话手表,学生就不该带,老师批评学生是合理的。
有些学校明确规定,禁止学生将电话手表带入校园。学校这样做,有其考虑。一方面,担心电话手表会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毕竟学生自控力相对较弱,很容易被电子产品吸引。
另一方面,也怕引发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可在这起事件中,孩子是在课间休息时使用电话手表听歌的,课间本就是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老师是否应该干涉,又该如何干涉呢?
建议查清楚老师是如何“打”学生的,毕竟是回家后跳的楼,在家里又发生了什么?不能学生一跳楼就老师担责,老师没收电子产品完全合规,唯一有问题的是“打”了学生,管是对的,打是万万不能。
这不是简单的谁对谁错,而是要从多方面去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面对这些悲剧,我们不能只是叹息。学校应当优化教育模式,不仅关注成绩,更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咨询服务。家长要改变教育观念,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与尊重,学会倾听他们的心声。
对于学校和教育部门而言,这起事件是一个沉重的教训。学校应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学生可以携带哪些物品进校园,以及违反规定后的合理处理方式。同时,加强对老师师德师风的建设,提升老师的教育素养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素材来源于官方媒体/网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