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我们的城市有韧性更安全,让城市“平”时正常运行、“急”时安全可控?重庆市应急管理局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近年来,市应急管理局积极构建城市安全风险闭环管控体系,推进应急管理“统防救智”能力迭代创新,巩固提升市域本质安全水平,让城市安全有“韧性”不“任性”。


增强“统”的能力 让责任落地生根

“我们建立了平急结合运转机制,形成‘平’时‘两委’强统筹,‘急’时‘四指’抓应对的多跨协同工作格局。”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平”时各行业部门在市安委会、市减灾委及其专项办公室(指挥部)统筹下开展工作,气象、水文部门主“测”,水利、规资、住建、林业等行业部门主“防”,应急管理部门主“统”主“救”,做到高效运转;“急”时成立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的全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统一调度、扁平管理,确保高效应对。全市应急管理部门“统”的综合优势、相关部门“防”的专业优势“珠联璧合”,共同构建具有强大适应性和“防抗救”能力的安全韧性城市新格局。

责任明确才能落实有力。重庆还纵向健全应急管理“三级体系、五级网络”,即: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体系,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五级网络,将工作触角延伸至基层末梢;横向相关行业部门设置“全灾种、大安全”应急管理机构,实现日常监管全覆盖,努力将安全责任压实到最后一米。

提高“防”的能力 让城市更具韧性


“以前只要下雨,我们晚上都不敢睡,要随时观察五桥河河水上涨情况,随时准备从家中撤离。现在好了,晚上也能安心在家睡觉了。”重庆市万州区五桥街道五间桥社区居民向兴全如是说。

原来,去年7月万州区遭遇连续强降雨天气,在本轮降雨和洪峰中,刚刚完成主体建设的五桥河流域防洪减灾工程通过了汛期“首考”,初步展现了其分洪减灾的实用功能,有效缓解了五桥河防洪压力,这也让总受洪水侵扰的当地群众终于放下了心。

只有“防得住”,才能让群众的城市生活安心、放心、暖心。为此,市应急管理局聚焦“防”,创新构建了“44NN”分段分级分类分层预警响应机制,创新性实现了气象预警发布后,自上而下各层级快速同步应对,推动预警叫应、巡查排查、转移避险、熔断警戒、值班值守等全链条联动,实现预警响应工作模式从“领受式”转变为“触发式”,为群众筑牢安全防线。

此外,市应急管理局还积极推动城市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抓好智能监测,主动防范风险,先期建成危化品安全生产和矿山安全在线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抓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和防灾减灾救灾固本强基两个“三年行动”,提升本质安全,安全韧性水平逐步提升;抓牢体制机制和系统规范管控,制定推进安全韧性城市建设“十九条措施”,全面构建“三控八制”城市安全风险闭环管控机制,努力让风险无处可逃、让城市更具韧性。

打造“救”的能力 让队伍实力过硬

去年11月5日至6日,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一专多能”建设交流会在重庆举行,活动期间国家隧道应急救援中国交建重庆队、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重庆队、国家水上应急救援重庆长航队等队伍,通过地震灾害救援、道路交通事故救援、绳索救援等科目展示展现了重庆应急救援队伍过硬的专业本领和“一专多能”的救援实力,使与会人员纷纷点赞。

“近年来,我们立足‘全灾种、大安全’,健全‘三级政府五级网络’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强化人力、物力和战力,让我们的队伍‘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切实筑牢城市安全最后一道防线。”市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人力方面,重庆建成“乡镇先期处置、区县常态应对、市级专业攻坚、国家队重点支撑”的“1+13+42+N”应急救援力量体系;物力方面,为基层增配应急装备2.7万台(套),改革“应急+粮储”储备调拨机制,让保障更及时,经验还写入国家防减救灾办文件;战力方面,提升快速反应处置能力,形成市域“航空救援1小时、地面救援30分钟、群防员10分钟到达”的快速反应能力,队伍的新质战斗力不断提高。

搭建“智”的平台 让数字赋能安全

“滴……”重庆江北区铁山坪街道办事处主任喻阳日前在辖区巡查时,扫描了一个酒店前台张贴的二维码后,手机上立刻弹出该酒店经营业态信息、安全告知书、安全自查细则等信息。这样的二维码,在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同时,还减少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在重庆,安全检查“码”上见、安全管理“屏”上见已成常态。近年来,重庆积极构建应急管理“统、防、救”全场景数字化平台,聚焦智能化应用场景和智慧化指挥体系,推动事故灾害防救“一屏观全域、一网连全市、一脑统全局”。

智能化应用场景打造上,数字应急3大综合场景和20个子应用上线运行,助力成功应对2024年高温汛期极端灾害挑战。智慧化指挥体系搭建上,已建成“公网十370MHz专网+自组网+卫星网”融合应急通信体系,打造数字化透明战场,“应急动员”9个多跨协同事件全市贯通,形成“带不走”的实战能力。


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该局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安全韧性城市建设,持续健全“全覆盖”安全责任体系,不断完善“全闭环”风险管控机制,进一步夯实“全灾种”应急保障基础,积极打造“全场景”数字应急体系,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促发展,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安全保障。

上游新闻记者 徐勤 市应急管理局供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