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槽边往事


同为干眼症困扰的朋友专门送了我一批眼药水,盛情难却,所以我悉数收下,却没有告诉他我的情况已经大有好转。

其实我一直都很明白,干眼症最根本的问题还是用眼过度,对着屏幕的时间过长。所有的眼药水只是缓解,并不能真正治疗。我甚至怀疑一些油性的滴眼液,真正的核心用途是让人提升眨眼的频率,因而改善眼球的润泽程度。

真实的答案非常简单直白:少用手机,少用电脑,让眼睛多休息。

问题是最简单的事情也最难做到,如今的人刷手机用电脑早已经成为一种极为顽固的习气。改变习气一点都不简单,不相信的话,试着在讲话中去掉自己的口头禅试试?多少人在开口说出第一个之前,如果去掉那个「呃」或者「嗯」,估计后续的句子就完全讲不出来。

最近,我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方法说穿了一钱不值,就是去做我愿意做的,容易做的事情,用这些事情占据刷手机的时间。

第一件事情是晒太阳补维他命 D。北方冬季日照时间短,人们大多在室内活动,缺乏日晒,造成普遍都维他命 D 不足。于是,免疫力下降问题,情绪低落问题,睡眠问题,代谢问题,骨骼肌肉问题都会接踵而至,这直接关系到我的切身利益。而维他命 D 需要身体合成,而身体合成需要晒太阳,这件事本身没有任何难度,所以我有很强的意愿去做。

现在我每天会在窗前晒一小时太阳,一边放空发呆一边远眺楼下的风景。由于阳光直射,没法看手机,也就很自然地把手机放在一边,专心发呆。这样一来,合成维他命 D,调节眼球肌肉,放松心情三件事同时就都做了。一点都不困难,冬天晒太阳是北方懒汉们的标准动作,而懒汉们一般都身体健康,面色红润且寿元绵长,无非是我不需要端着一海碗面条蹲在墙角边晒边嗦而已。

事实证明,冬季晒太阳让人变得心情乐观,而且睡眠质量更好,可能是因为现代人的本质就是光伏电池。

第二件事情是打坐。我的工作和生活模式和大多数人不同,有大量时间需要独处。独处其实也很困难,人最难以相处,最难于面对的其实是自己。所以空寂的时间稍微长一点,就不免心神放逸,杂念如瀑。打坐冥想一类的事情,通过培育定力,把心神向内收束,逐渐抵达内心的安定,所以对我这一类的帮助很大。

现在我每天大约可以坐一个小时左右,有时候一次完成,有时候分几次。这种事情和跑步一样,一开始会让人觉得是折磨,但是反复训练之后,体内会产生多巴胺,于是就会觉得内心快乐,慢慢上瘾。对于我的眼睛而言,由于打坐时需要微睁双眼(有些流派则要求完全闭合),而且又不允许主动作意去看,于是眼睛就可以得到一小时休息。

当然,打坐的额外好处是培育定力。定力充足,那么对于随时拿起手机这件事也就有了抵御的能力。即便抵御能力不够,起码也知道自己现在正要拿起手机开始晃眼睛。知道和不知道之间,区别很大,结果也大相径庭。


第三件事是午睡。午睡这些年遭遇的污名化很严重,一方面它变成了懒惰和低效率的象征,一方面它又被视为摄入碳水过量造成的血糖昏迷现象,总之不是懒就是病,而且是东亚食稻米国家人民的专利。我的看法很简单,夜间我睡不够 7 小时,那么白天我就需要补一觉,而且补完下午到晚上都精神振奋。

这样一来,除了晒太阳的一小时,打坐的一小时,我的眼睛又多了半小时到一小时的休息时间。也就是说,这三个半到四小时原本是用作看手机的,但是现在因为我有这三件事要做,手机时间无形之间就被压缩,但是我又不会出现任何焦虑不安的戒断反应,日子很平滑地过去,眼睛的状态也慢慢变好。如果我还能彻底戒掉睡前看垃圾网络小说的习惯,那么估计眼睛甚至能恢复到从前。

这里我分享这些个人经验,不是让每一位读者朋友也去晒太阳、打坐、午睡。重点不是具体的事项,而是这些事的共性:「我」愿意去做,「我」做起来无难度无痛苦,做这些事情和「我」的切身利益存在直接关联。满足了这三点,这些事情就有可能形成新习惯,悄无声息地进入自己的生活,默默侵占原来属于手机的时间,然后眼睛自然得到保全---这才是我真正想要说的话。

一说到手机的危害,人们立即就去想着对抗和抗争。但是,手机的每一个零件,里面的每一个 App,都有世界上的聪明人专门设计过,目的就是用来吸引你黏在上面不放手。以个人那一点点意志力,怎么可能直接对抗得过呢?选择对抗,就是选择困难的事,而人性厌恶困难。

所以,我推荐去做容易的事,自然而然能做到的事,重点是你做起来不费力,但是又能得到好处。甚至这些事本身和玩手机没有任何直接关系,只是你去做了,用手机的时间自然也就少了。苏东坡有一句话说得极好,也是他临终留给世界和世人的遗言,他说:「着力即差」。

题图标题:《玩手机》

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

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V6.1

Prompt:A Polar bear squatting on the toilet and looking at his phone --sref 2230066349 --ar 3:4--v 6.1


《玩手机》


南派,这张《玩手机》送给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